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82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中医疗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82例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中医疗法的则为观察组。分析并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1%,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9%,与对照组的78.0%与19.5%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通过展开中医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重视。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临床疗效
  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类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梗死以及心绞痛等病种[1]。近些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发展,使得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日益升高,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2]。由于心血管疾病有着非常高的病残率与病死率,因而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临床也应当探寻出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同时,充分促进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作者以本院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例,就其應用中医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2例于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有26例与15例;年龄为28~76岁,平均(51.8±2.9)岁;疾病类型:冠心病15例,高血压12例,心绞痛9例,其他类型5例。观察组中,男女分别有28例与13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50.7±2.6)岁;疾病类型:冠心病17例,高血压10例,心绞痛8例,其他类型6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得到确诊,排除存在严重脏器疾病以及精神异常等患者。基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也即在疾病发作期,向患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口服钙离子拮抗剂,以及抗血小板凝集等治疗;在稳定期,常规服药即可。观察组则应用中医治疗,方剂包括葛根、红花、丹参、川芎以及银杏叶等中药,首先加水浸泡30min左右,然后用武火煮沸,之后采用文火煎30min左右,最后取350mL的药汁,让患者分别在早饭与晚饭后的1h温服。1个疗程共10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展开为期2~5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患者的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
  显效:治疗后,患者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均完全消失,心电图检查显示恢复至正常水平,未出现病理现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心电图检查显示病理现象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未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展开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与计量方面的数据分别应用百分率(%)与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1例恶心呕吐,1例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41);对照组中,4例恶心呕吐,2例胸闷,2例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8/41)。分析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经调查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患者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高血脂及高血压等,影响到脑动脉的血管壁,当血压上升时,就会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主要遵循防止血小板凝聚、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原则[3],多采用降脂类药物,尽管可将患者缺氧、缺血等症状快速缓解,但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有着较高的后期复发率,并且需要长期用药,会引发不少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冠状动脉的硬化程度,进而造成心肌梗死或猝死等严重情况,这也阻碍了西药的大力应用及推广[4]。
  在中医学领域,心血管疾病属于“心悸”、“胸痹心痛”、“郁病”等范畴,发病原因与患者心、肝、脾等脏器受累,以及气血失调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展开中医治疗时,一般采用葛根、红花、丹参、川芎以及银杏叶等中药进行治疗,可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以丹参为例,该药可有效增加患者冠脉血流量,大大降低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及心房利钠多肽,在降低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还可对其血流动力学进行改善,对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5]。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以充分体现中医辨证治疗的特点,从患者实际病情及体征出发,随症加减用药。此外,中药有着非常多的给药方式,最为常见的便是汤剂,但由于汤剂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不适用于心血管急症患者,因而临床推出了中药复方药剂以及注射制剂等,有效弥补了以往给药方式的不足。近些年来,现代中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中西药结合药物也不断被研发出来,比如通心络胶囊,其组成成分包括蝉蜕、人参、芍药、蜈蚣及冰片等多种中药,可起到良好的补益心气、化瘀活血及止痛通络的作用。而为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身体的恢复,心血管疾病患者还应对自身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可适量食用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展开中医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反应也显著下降,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证实了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而言,中医疗法有着西医疗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展开中医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相比于常规西医治疗更为显著,安全性也更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毅斯.761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3):34-35.
  [2] 姚磊.532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02):237.
  [3] 陆娟,陈永清,谭兴普,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30):38-39.
  [4] 蔡文渊,滕婷婷,施晶晶.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J].当代医学,2016,22(33):12-13.
  [5] 王自豪,李素娟.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2):26-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