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能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将全面实现智能化的前景预期,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需要,从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定位、目标、评价、组织观念等多个方面对课程的调整和变革进行探析。
  [关    键   词]  智能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62-02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的理论应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和应用应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一系列的目标也标志着我国对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日益重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智能化时代,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顺应社会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与改革。在职业教育领域,若想取得长足发展,也应该顺时而变,顺势而变,对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变革与调整,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自身能力提升的需要。
   二、智能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分析
   (一)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在传统的观念之中,职业教育主要是教学生学会一技之长,其人才培养定位也是“应用型”教育,以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人文精神的内涵是综合的,全方位的,很实在很具体,是一種潜移默化的力量。在智能化的今天,徐贲教授认为,人文教育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区分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区别可能与不能被机器取代的人的能力,区别人的机械劳动与想象。因而,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对我国培养储备人才十分必要,职业教育的课程价值定位,也应兼顾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二)学习者中心价值取向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尊重不同学习者自身发展的潜能。只有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发展“智识”。无论何时,都应该秉持教育的精神,即便是在职业教育中,也要渗透“博雅教育”,培养人成为“自由人”。
   (三)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体发展相结合
   教育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教育,同样需要满足个人和社会双重发展的需要。新时期的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型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应该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学到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优势和自身价值,在经济大潮中找准方位,施展才华,进而形成职业教育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智能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探析
   (一)从能力本位到核心素养
   著名学者方建华认为,对职校说,其课程的主要目的,应该从能力本位过渡到素质本位,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5C模型”具有普适性,既适用于普通教育体系的课程改革,也适用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往的职业教育更多体现出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工具主义”色彩,但随着“终身性”职业的减少,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职业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全方位渗透职业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突破原有的课程结构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智能化时代的职业大环境。
   (二)从技能培养到智能开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李开复曾经说过,未来十年“翻译、简单的新闻报道、保安、销售、客服等领域的人,将约有近九成工作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技术技能的人才,更需要“高智能”人才。
   未来有很多工作将会是以装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等,一个人一辈子只从事一种职业变得越来越不可能。所谓的“高智能”,也是未来人们融入社会与成功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目标,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随着教育内涵的变化与不断地成熟优化,“智能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能凸显教育的本质意义,彰显学生个体的活力。
   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的课堂必须“连接一切,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重构,开放生态”,呈现出开放与融合共生、创新与人本共存的样态。基于此目标,方可开展具体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与发展。
   四、职业教育课程的评价分析
   所谓的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由判断相关的职业教育类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和实践操作方面的价值的活动构成。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课程的评价模式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转型需要,要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来,实现教育与技术的深化融合,实现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智能化。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课程需求的评价、课程标准评价、教材评价、课程实施情况评价、实训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    日前已有学者研究“移动听评课”这一技术,即开发出一款可以用来听评课的软件,借助这个平台对老师的授课内容,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只有高效评价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课程中的不足,进而改进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只不过目前这一技术还不成熟,未来还需要完善和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课程评价之中去。这也在暗示我们,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智能化是不可避免的。另外,随着智能视频监控与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将该技术引进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中,以“第三者”身份客观公正地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些方法都可以引入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让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更加科学全面。
   五、智能化背景下职业课程模式探析
   在“Education+2018”国际峰会上,赵志群教授指出: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课程1.0、课程2.0、课程3.0的发展与演变,应该努力向着课程4.0的方向发展。
   课程1.0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所有的课程安排与开发都离不开学习与技能训练这两个重心。这个时期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相互独立的,脱离了具体情境,因而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发展的需求。课程2.0时期是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课程模式,这个时期表现为能力本位课程建设模式对传统的知识本位课程建设模式的取代,这种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认为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这种观点体现了职业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功利性经济需求”,但对职业教育课程来说也是一种创新。课程3.0时代的课程主要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模式,这一时期由于受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强力冲击,重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当时的课程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其系列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工作过程导向”展开,但在此过程中,不少职业学校把职业能力理解为简单的技能输出,教学呈现出知识技能的“程序化”“碎片化”“微型化”倾向,学生很多时候无法获得对工作过程要素的整体理解,这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需要改进的地方。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4.0的模式呼之欲出。现代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的生产运行模式都对他们的关键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化时代催生了更加灵活、更加个性化和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模式。目前对智能化课堂的实践主要停留在精品课程的开发和优质PPT课件等教学媒体的运用上,应将智能化扩展到整个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中,调整学生的课程结构,建立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开放,种类更加丰富的职业教育公共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为师生建立先端的学习资源库,注重对先端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课程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分享、提高数字化资源与技术手段的使用效率以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挑战。
   六、对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及时关注国际上的智能化课程项目的“实际获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的职业教育相对于德国、瑞士、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而言,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能。通过对“国际化项目”的关注,可以获得更多有益的启发:应及时关注国际上的最新研究动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看其实际成效如何,对他们较为先进的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方式等要尽可能多学习,对可以引进的智能化教学工具、实训设备、新生的专业、职业门类等都要及时关注,适时抓住机会,在立足本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与吸收,这样才能尽快让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与国际接轨。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批判思维的培养
   人在智能化时代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要有创新思维,只有个人的独特性与思维是不可取代的,因而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平时的课程实施中,也需要提高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批判性反思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要尽最大努力创设相关的课程和條件,让职业教育的相关教育活动融入现实场景,注重思维启发与环境陶冶,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厚实基础。
   (三)开发品质教育课程,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
   品质课程一方面可以指提高学生品质的课程,另一方面也指高品质、高质量的课程。
   职业教育,其落脚点在教育,而教育最重要是育心,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的品质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课程是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载体。
   目前,应以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为核心,打造特色课程、特色教师、特色专业、特色活动等,为学生的德行成长创设鼓励和包容的氛围,驱动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内在激励场。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设本土文化课程,挖掘特色品行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文娱活动,让学生被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氛围感染,同时也让学生系统了解甚至重视地域文化,从而实现品行教育的培养目标。另外,还可以通过政策鼓励、利益驱动、舆论导向等多种手段,创造宽松和谐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鼓励教育者积极探索多种职业教育实践模式,在具体的职业情境中生成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杨林.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从实然与应然视角的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1.
   [2]周乐瑞,徐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9):15-17.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