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提高“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动手技能。本文根据“电工基础”课程特点,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
  引言
  当前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给教和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變化。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要求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均有所提高。笔者列举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若干知识点,结合电工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对学生做好科学、有效的指导,做好该理论课程对于后续实训课程的基础性、引导性教学。
  1在教学目标方面的改善
  正确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和条件,《电工基础》课程是电工类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要素。电工类的专业学习主要以《电工基础》课程为基础教学目标,因此,《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是整个电工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工基础》的教学目标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需要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力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定律等,初步了解简单电路设计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其二,通过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加强实践锻炼,熟练使用电路设备和仪器,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应用能力。其三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2建设网络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与课程教学学时不足的矛盾在各高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会感觉学习难度较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上课跟不上进度,课下又找不到有效的自学方法,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最终达不到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可以建设一门信息安全数学基础配套网络课程,主要功能包括:①为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提供课后复习巩固及自学的平台;②补充讲授要求学生自学的知识点;③补充数学知识在信息安全领域内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④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具有辅导答疑、自测阅卷等功能的互动交流平台。信息安全专业及参加信息安全竞赛的学生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远程学习,作为课堂授课的有效补充,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3突出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提高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
  电工基础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和实训教学环节,无论是综合性实验还是设计性实验都不可忽视,努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比如后续的电工技能课,教学过程中涉及万用表的使用,后续的电子技能课中电阻、电容的识别和检测、电路故障的查找和排除,均与电工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的老师对实验教学的质量重视不够,或者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较差,或者是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够等原因,而不去做实验。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理解得不透彻,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往往还会造成另一种现象:老师讲课很辛苦,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是一脸茫然,收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而对于实验条件确实不够,或是验证性实验,可以采用仿真教学。对于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内容偏难,计算较为复杂,采取实验教学则没有太大的意义,只能是一个验证定理的过程,而且耗费时间和精力。比如戴维南定理中计算等效电压源的时候,若是能采用仿真教学,用电压表测出开路电压,再测出等效电阻,最后再进行待求电流的计算,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对定理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4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为保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十讲”中谈到教学有效性时说:“有效教学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要让课堂活跃起来;其次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最后要从有效走向高品质教学。”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基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堂课如同战役,教师是战役的统帅,如何调兵遣将这得依靠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每一位士兵,让每位士兵都有平等的接受调遣的机会,统帅在讲台上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要建立一个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就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才会活跃。特别是那些完全错误的意见和想法,教师的言行更是一如往常。学生意见发表完毕,教师都予以微笑鼓励并加以表扬。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人手一机早就是事实,上课时上网打游戏、聊天、听音乐、看视频,屡禁不止,容易引起师生关系对立。为缓和矛盾,发挥手机的正能量,笔者尝试学生用手机在课堂上上网查找资料,在“磁生电”的课堂教学时让同学们搜索科学家法拉第和科拉顿的生平事迹,他俩都曾将一个磁铁插入连有灵敏电流计的螺旋线圈,来观察在线圈中是否有电流产生。法拉第成功了,研究得很透彻,成就很高。科拉顿错失良机,成为故事中的人物。学生感慨万千,收获不同。以此例让学生知道课堂也要专心致志,不然有的机会也会错失喔!另外,我把课堂练习和作业发在班级QQ群,学生做好后拍照传给我。这样的教学举措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上课玩手机游戏、看视频的现象逐步减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5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电工基础课程中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又很抽象。教师在教材处理时要弄清楚知识的新旧联系,以旧导新,由熟入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笔者在讲到电容器的时候,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充放电电路的搭接,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的实验现象,并根据所学知识来分析充放电的原理,小组分析讨论后发表看法。由于学生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有的说得比较笼统。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提出问题:“电容器充电的时候为什么会有电流产生?”第一组的学生说是由于有电位之差,才会有电流产生;第二组的学生说是有电荷的移动,才会形成电流,这样就与前面学习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联系起来了。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中,对前后章节的概念和理论有了融会贯通的认识,对章节知识有了系统化的理解,既加强了对旧知识的巩固,也引导了对新知识的渴求。如果仅仅是孤立地机械地停留在某个问题和概念的记忆上,不能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就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整体理论体系的全貌。
  结语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程在整个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但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笔者基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打牢基础、着眼应用”的教学理念,初步探讨了几种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希望引起广大同行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秦艳琳,吴晓平,罗芳.信息安全数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1.
  [2]李继国,余纯武,张福泰,等.信息安全数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53-54.
  [3]陈恭亮.简明信息安全数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2-33.
  [4]巫玲.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任务型专题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4(1):47-48.
  (作者单位: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6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