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的人文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现代城市中,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多侧重于城市实体空间的营造,而忽略城市空间的人文表达。本文通过对空间组合、建筑表达、城
  市界面展示的人文思考,探索一种能够有助于城市活力存续、社会积极发展的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的新方法。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空间;空间组合;城市界面;人文
  城市空间设计的本质是在三维空间中对城市环境形态进行艺术创作。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与其中的人类活动联系起来,这包括城市中一切与建筑和环境相关联的共享空间。芦原义信将城市空间划分为积极性的空间和消极性的空间。积极性空间侧重计划性的人为干预和人工表达,同样也是实现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人文关怀的有效手段。
  1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组合形式的人文探讨
  弗朗西斯·D·K·钦在其所著《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一书中,叙述了空间组合的原理。他将空间的关系(图1)总结为空间内的空间、穿插式空间、邻接式空间以及公共空间之间连起的空间。在空间关系中,封闭的大空间作为小空间的三度场地存在。为了理解这个概念,两者在大小上必须有明显的区别。
  交叉空间由两个空间组成,每个空间的范围重叠形成公共空间区域。这个公共区域可以由每个空间共同拥有,也可以与其中一个空间合并,形成整体体量的一部分,或者整合到原始两个空间的连接空间中。与前两种空间形态相比,相邻的空间关系是最常见的形式,这使得每个空间都可以根据其功能或象征意图进行清晰的划分。相邻空间之间视觉和空间连续性的程度取决于分隔和连接它们的表面的特征。
  从城市居住区空间组织来讲,邻接式空间和公共空间连起的空间的设计更能体现城市局部空间的人文关怀,例如两栋公共建筑之间的庭院空间或者是其它小型的缓冲空间,它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建筑,但可以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实现建筑的引导作用和提供休憩交流的场所。落实到具体的设计还应尊重使用者的感受,设计师应该根据设计对象的尺度、功能和性质有选择地设计城市空间,让人们在城市中感受到更多的空间秩序和空间类型,使空间的组合不是单一的建筑和形式的叠加,而是赋予人性特点的有生命的城市空间。
  2 建筑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人文表现
  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往往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认知来实现的。空间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心理来感知。例如,在城市空间中,逐级测量空间是感知空间的基本方法。人们通过步行体验空间界面的升降,体验城市空间的真实尺度和城市印象。
  建筑群体形态的设计是城市设计阶段主要的设计内容。与建筑空间不同,城市空间强调整体性和秩序感。城市空间是一系列相互交织的空间,如广场、街道、花园、绿地和住宅庭院。城市空间设计主要考虑的是秩序问题。良好的时间秩序和良好的空间秩序将考虑人们在从一个空间移动到另一个空间时的空间体验,如渗透、变换和方位。这种空间序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证了目击者的行为和视觉不被打断,从而实现了人们对城市的体验。
  3界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人文思考城市空间设计必须考虑界面的空间效应。总体来说,建筑、广场、街道的空间序列都可以看作是城市界面的一种表达。封闭性强的空间比较容易界定,同时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地域感或私密性也得到加强,在居住区设计中这类界面空间最为常见。界面空间还分为硬质界面和软质界面,在当今城市的高楼大厦中,人们更加渴望一个自然友好的环境,因此,素描、绿化、水景等都起到了很好的缓和作用。设计师应该从空间对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考虑软硬景观的结合,处理不同的界面。为了突出城市空间与人文建设的界面表达。
  滨水界面,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城市设施环境构成了城市的自然物质环境。自然环境系统中海、河、湖的控制和利用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建设水平,城市滨水空间是人们形成城市印象、记忆和评价它的前提条件,无论从视觉、听觉还是触觉。它为城市居住区的物质形态与大众行为提供了集聚与过度复合状态下的疏解与释放的可能,并以其特有的多样性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可选择性需求。
  4 人文思考在实践中的运用
  以宜宾鲁能山水原著?原香嶺项目为例,该项目地块约为28万平方米,周边街道尺度大约700X400米,其尺度属于车行尺度,如何避免形成缺乏活力、安全感的消极空间是我们重新组合空间的关键。由此,引入空间组合理论,将车行尺度的大社区划分成步行尺度的小组团群,化整为零。组团间保持相对开放,组团间道路亦可兼做城市道路的分支,让使用者有一种从私密空间到公共开放空间的过渡体验,形成邻接式开放式街区的组合居住区空间。
  考虑到建筑群对居住区空间的影响,将居住区场地空间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居住区空间,西侧规划为高层住宅组团,东侧规划为低密度住宅组团,组团间利用商业街的围合与公共空间形成自然分区。组团间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界面,步行街道让居住者能够缓步其中。组团内增加多条步行道来提高各区域空间的可达性。通过街道、组团空间的重构,营造出更多的城市积极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
  结语
  作为设计者需从城市构成最基本的层面考量适合现代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的方法。如何通过对城市空间设计要素的把握达成对城市生活中人文体验的关怀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美]弗朗西斯·D·K·钦著.邹德侬方千里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凯文?林奇.项秉人,译.城市的印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梁雪肖连望编.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