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芭蕾艺术与当代民族化芭蕾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芭蕾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自它诞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而芭蕾审美的确立一直作为对舞者的要求沿用至今。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面向世界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趨势,我国应以继承中国民族文化底蕴为核心,发展属于中国特色的民族化芭蕾。
  关键词:芭蕾;审美规范;民族化;教育
  14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兴盛,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科学文化技术发展迅猛,为了满足宫廷文化氛围需要,芭蕾艺术应运而生。当时的芭蕾吸收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养料,如希腊的宗教礼仪舞蹈以及罗马的哑剧。15世纪末芭蕾由意大利传入法国,历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皇后的喜剧芭蕾》由此诞生。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极其重视芭蕾舞的传扬,创办了芭蕾史上第一家皇家芭蕾舞蹈学院,规范了芭蕾的手位及脚位,并沿用至今,这是芭蕾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19世纪的浪漫主义高潮对芭蕾舞影响之大,芭蕾舞蹈的风格也随之改变,玛丽塔丽奥尼的芭蕾舞剧《仙女》揭开了芭蕾的新一页篇章。而芭蕾艺术的兴盛时期是19世纪末的俄罗斯,《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的出现,使芭蕾的发展中心由巴黎转为圣彼得堡。
  一、芭蕾美学
  (一)芭蕾审美的确立
  意大利优秀的舞蹈家玛丽·塔里奥妮是历史上第一个采用足尖技术的芭蕾舞者。她的作品舞剧《仙女》于1832年3月12日在巴黎歌舞剧院舞台上首演,从此开创了“白裙芭蕾”时代,她飘逸的过膝白裙成为芭蕾舞的服装特点;足尖鞋构成了芭蕾特有的艺术标志,也是芭蕾艺术走向成熟的里程碑;“三长一小”即长胳膊、长腿、小脑袋成为芭蕾舞蹈的形体的审美标准。塔里奥妮首创了一种轻盈飘逸的舞蹈风格,将芭蕾舞蹈的审美基础确立了下来。
  (二)“开、绷、直、立”的审美规范
  芭蕾自诞生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其审美标准可以用“开、绷、直、立”来概括,这一基本标准的确立是在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创办的皇家芭蕾舞学院时规定的,它与若干固定的舞姿和脚位一起,自创立之初便运用至今,构成古典芭蕾舞美学的核心。因为芭蕾艺术源自于古希腊文化,其中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人的哲学思想影响最深刻,而此二人的理论显示出了对立性,此二人两极分化的基本精神构成了西方芭蕾的审美取向:开放性、散开式、放射状的形态特征。
  “开”指肩、胸、胯、膝、踝分别向外展开至最大限度;“绷”指紧绷的膝盖、脚背等;“直”指身体挺拔向上的感觉;“立”指身体重心上移,以便为高空动作做准备。
  (三)中国芭蕾艺术的民族性
  就像西方浪漫主义芭蕾以仙女形象来塑造一样,中国芭蕾展示的民族性主要也是由塑造人物形象来实现的,如著名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是典型的中国革命英雄形象。无论哪个国家的艺术发展与民族性都是分不开的,艺术的民族性来源于民族风俗、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等多种元素,既体现了民族的审美理想又反馈给民族文化,使之可以更好的保留和传承。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民族芭蕾舞剧中,利用舞台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等舞美设施,完美再现了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作品分析
  (一)20世纪前期中国芭蕾代表作品
  从1956年开始,我国不断向内引进西方的芭蕾舞剧,如《天鹅湖》、《吉赛尔》、《关不住的女儿》等。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得这些芭蕾剧目不得不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反映革命斗争题材的舞蹈作品,中国第一部成功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应运而生,它作为“八大样板戏”之一而风靡一时。舞剧讲述了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贫农女儿琼花被恶霸地主南霸天欺凌后逃跑,后被中国工农红军连党代表洪常青救起,投奔中国红军聚歼敌群将恶霸南霸天就地正法,踏着英雄们的足迹,奋勇向前的故事。中国红色娘子军它成功之处就在于,首先此部舞剧吸收了多种元素以将芭蕾舞最大程度民族化,比如它配合舞剧题材加入了许多军事化的动作,如“刺杀”、“射击”等,塑造出女战士们不惧危险、英姿飒爽的形象。其次,它将中国的古典舞和民族舞自然地加入进来,生动准确的刻画了琼花、洪常青等中国革命英雄人物形象,运用各种中国舞舞蹈技巧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刻画洪常青他性格坚毅刚强,就运用了中国古典舞“大跳”、“京剧亮相”等强有力的动作,烘托出了他的英勇气概。再次,舞美的灵活应用也是一大创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一反传统芭蕾的白裙形象,将战士的服装运用于舞台上,例如短裤和绑腿。而在灯光处理方面则将黑白善恶两种人物形态清晰的展示出来,南霸天出场时的灯光只有区区点点,营造出恐怖的氛围。在红色娘子军出场时的布景则为蓝天白云的椰子林,人物性格特点清晰可见。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是我国对于芭蕾舞民族化、革命化的伟大尝试,对建立带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作品有着里程碑似的意义,有力的证明中国芭蕾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二)20世纪后期中国芭蕾舞代表作品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由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大型原创芭蕾舞剧作品。作品讲述是20世纪残酷的封建势力与一个弱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的对立,而她最终也没能逃脱悲剧命运的故事。
  没有人物冲突就没有故事的发展,此部舞剧就将人物性格作为线索发展,故事具有舞台化,这是张艺谋改编这部电影的最重要原因。他运用蒙太奇和视觉心理等手法将高挂的44只大红灯笼和可活动的隔扇门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刘青弋先生的书中说到:“在音乐的选择上,作曲家陈其钢在大量采用中国的京剧、民歌、民间曲调、民间打击乐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音乐包含有旋律优美的双人舞音乐、有突出气氛的唢呐和笙独奏、有模仿洗麻将的效果声、有家丁乱棍的效果声、有二胡与大提琴的对答、还有京戏青衣幽怨绵长的吊嗓。音乐听似素材杂乱,但却自如而流畅。”[1]在服装的选择上,舞剧选择了华丽精美的旗袍,这是中国舞剧第一次将旗袍搬上舞台,不仅还原了历史样貌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而且丝毫不影响舞者做动作,更加传神的用舞蹈动作去表现人物,不得不说是服饰上的一大创新。
  三、中国芭蕾艺术的发展趋势
  自打20世纪开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到达了全方位互动阶段,中国芭蕾艺术也开始朝着多元化发展。在随着90年代艺术市场改革的同时,芭蕾艺术也在创作上推陈出新,创作出一批符合时代精神,满足大众需要的中国芭蕾舞剧作品。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文化交流方面也随之日益密切。在中国芭蕾艺术发展的道路中,将西方的芭蕾艺术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使民族化了的芭蕾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
  四、中国芭蕾舞教育的发展
  在早期,我国的舞蹈教育制度一直以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为主。长期运行着“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而随着国情改变,目前我国现在是以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制度与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二者相结合来发展的,两种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既避免了舞蹈教育系统发展不连贯的问题,又不会出现艺术人才缺乏的现象。
  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舞蹈高等学府,无论哪个时期,北京舞蹈学院的教育制度都处在最前沿,对于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芭蕾简史》中谈到:“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于1984年成立,改革开放以来,该系通过频繁参加国际芭蕾赛事、出国访问和参加国际艺术节等活动与世界各国进行芭蕾舞学术交流,不仅及时了解了世界芭蕾的发展动向,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芭蕾舞的教学成果。”[2]经过多年教育实践的摸索,北京舞蹈学院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教学模式,映射出了中国舞蹈教育发展的缩影,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精尖的舞蹈人才,成为中国芭蕾艺术发展的中流砥柱,推进舞蹈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青弋.中外舞蹈作品鉴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祁天航.中国芭蕾简史[M].现代出版社,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