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问题导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当前紫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构建“三环”“四学”“五导”为主线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最根本原则,“问题导学”是当前课改的有效手段之一。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就“问题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谈三点认识:巧设“问题”布置前置性作业;“问题”驱动教学的有效途径;“问题”提出的技巧。
  【关键词】问题导学;巧设问题;有效途径;提问技巧
  所谓“问题导学”即是老师在分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导学问题和自学任务,通过诱导质疑自学,唤起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在自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学习中研究和生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导学,直接决定了课堂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是否高效。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就是一个高效而实用的解决方法。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以下就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导学”谈三点认识。
  一、巧设“问题”布置前置性作业
  不管是当前教改的主流,还是生本课堂的推进,其核心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模式,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学定教”模式。而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中前置性预习是很重要的一环。面对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的现状,想让学生独立完成前置性作业,这是多么困难的事。这时,就需要考虑前置性作业如何巧设“问题”,让学生化难为易。
  1.分课时巧设问题。众所周知,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文的教学最少需要2课时,而一些老师布置前置性作业的做法是:预习第几课。就简单的几个字作为前置性作业布置,根本没考虑语文;2课时教学的任务不同;学生要预习什么?怎么去预习?无从下手。结果是老师随便布置,学生也懒得去预习。而笔者的做法是:根据2个课时学生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农村学生基础较差的客观原因,进行分课时巧设问题布置前置性作业。笔者会让学生准备一本专门预习课文的笔记本,把前置性作业的问题抄写在本子上。如在学习新课第1课时前,笔者会这样设问题:你能边读课文边找出生字并组词吗?你能选择其中一、二个新词尝试说一句话吗?你能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吗?……在学习第2课时前,则这样设问题:你能试说说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吗?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能找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吗?(试着把它做上记号)……这样的问题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学生完成任务也轻松。
  2.分层次巧设问题。前面提到农村学生太多是留守儿童,学困生较多,这时提出问题布置前置性作业就要考虑分层次进行。通常笔者是这样做:在第1课时对于学困生这样提问:你能把文章读通顺吗?你能找出生字并组词吗?对于学困生只是简单的读课文、组词的任务,他们才能较好地完成。对于中等生、优质生则要求:除了组词、造句外,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只有这样分层次巧设问题布置前置性作业,学生完成任务才会更有效,为课堂上发挥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问题”导学的有效途径
  问题导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两点。
  1.深度对话,引“核心”问题开花。“问题”导学并不是简单的照教案上课,依问题回答。“问题”导学要保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围绕“核心”问题的深度对话,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等活动的思维过程,也是引发“核心”问题“开花”的教学关键点。如,在教学《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时,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请说出理由。学生在讨论时,发现有一个小组争论得特别激烈,笔者走上前去倾听,原来他们有不同的观点,其中3名同说喜欢这样的老师,而有一个同学说不喜欢这样的老师,他认为老师不应该欺骗学生还给学生零分。他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见此,笔者适时地把他们的观点拿到全班去讨论、展开对话,其他同学都说喜欢怀特森老师,只有那个同学不以为然。这时我再次引导学生:怀特森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对同学们的影响多大?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通过这样深层次的对话,最终那个学生认识到怀特森老师的良苦用心,接受了大家的意见。
  2.让出讲台,展“问题导学”魅力。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笔者经常把讲臺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小老师”,让这些“小老师”带领同学们围绕课文的“核心”问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而教师只需要简明地提出问题,一步一步的“导”,学生就会按要求自己去思考、讨论、争辩……此时教师的“授业”变成了学生的“探求”,教师的“说教”变成了“引导”。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走动或与儿童交流,使师生关系得到协调,为教师节省出了解、观察学生的时间和机会,也为教师提供了思考、印证一些教育理念的时间。问题导学的魅力是教师“让”出来的,是靠教师坚定的信念来支撑。只有保持科学的教学信念,才能更好地给问题导学展示出“导”的魅力。
  三、“问题”导学的提问技巧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那么该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可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如今充分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更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老师的提问就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了。
  1.抛锚式提问。所谓的抛锚式提问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抛出一个问题,作为锚点。通过拓展问题,构建平台,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单纯让学生接受书本知识远远不够,教师应在丰富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滥竽充数》这篇课文,在结课时笔者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南郭先生逃走了会怎么样?学生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然后笔者适时地提示:可以从好的方面和不好结局两个方面去思考,只要合理就行,请大胆展开想象。经我的提示,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各抒己见,这时笔者再次引导他们把这个话题当作一次小练笔。从后来交上来的作品,学生的想象真是让笔者惊讶,看到了学生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2.降坡式提问。所谓降坡式提问就是在课堂上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作答,这时老师就要考虑把问题降低难度,换一个角度去提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直至把问题弄懂。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就会经常遇到学生不能及时作答的现象,这是非常考验老师的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的。一次笔者到中心小学去听课,内容是六年级语文的第13课《海水为什么是蓝的》的“同课异构”。第一位老师在教学中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学生听到后是面面相觑,不知从何答起。老师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一个同学举手,这时老师也有点急了,干脆直接点名回答,而学生只能低着头一声不响。这个不行,再叫一个,还是一声不响。这时,这个老师更急了,脸上豆大的汗珠渗出,情急之下,自己把答案直接说出来了,多尴尬的一个局面。第2位老师在课堂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她见学生不能作答,机智地进行降坡式提问:“小男孩的问号引起了拉曼怎样的思考?让拉曼明白了什么?”她讓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并作答,学生弄明白后,继续提问:“拉曼后来的工作是怎么做的?这和小男孩有什么联系?”学生就这样在老师的“降坡式”引导下弄明白了上面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择时机提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选择时机,适时提问。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学生在大致了解课文意思后,笔者适时地提问:“两个小孩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你如何说服对方呢?”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于是笔者随机把学生分成两组,请为两个小孩辩护。学生各抒己见,辩论得异常激烈,最终谁也没说服对方。见此,笔者再次引导学生可查找下资料,结果发现两个小孩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但学生通过辩论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接着笔者再次提问:“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我们是一样的,这样简单的道理我们都懂,而文中说孔子博学却这样的道理都不懂,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呢?你是怎样看待孔子的?”学生再次进行讨论、发表看法的同时认识到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也就把握住课文的中心了。这种事先预设的问题,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情,真正起到“导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将我们的课堂教学引向纵深处。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展开教学,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兴彬.清晰课程目标,灵活运用教材[J].广东教育,2017(2).
  [2]黄爱华.“大问题”教学的实施要诀[J].橘林教育研究院.
  [3]钱雪华.打造贴心的语文课堂[J].师道,2017:27-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