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沟通是人类相互交换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不同背景的人类将对某一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相对统一的行动。本文将在第一部分阐述沟通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在第二部分分析当下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将在第三部分提出利用沟通艺术完善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管理 沟通艺术 应用
  一、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沟通是人类相互交换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不同背景的人类将对某一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相对统一的行动。教学管理的主要诉求是构建高效的知识传输环境,而通过沟通获得相对统一的行为与思想互动,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手段。因此沟通艺术将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具体的应用中,合理的沟通可帮助教师更为清晰地掌握到学生的思维动态,并使输出的观点得到尊重。[1]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交流机制不合理
  合理性是将沟通转变为艺术的主要条件,即与最恰当的人分享最合适的交流信息,从而达到最有效的管理效果。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其对于逻辑性较强或者已被社会检验的道理往往较难理解。但通用的管理标准是以这两项内容作为检验准则,因此班主任在管理中无法避免使用此类语言,“鸡同鸭讲”的现象也将随之出现。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管理中建立更为有效、覆盖面更广的交流机制,从而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获得中介传播渠道。[2]
  2.语言表达不准确
  我国部分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语言表达不准确的问题。例如,针对学生错误的定性,部分教师的判断往往会存在一些偏差。这一错误必将对学生内心产生负面影响,并使其形成针对教师管理的抵触情绪。再有,部分教师对于问题的起因与过程往往不够关心,并无法耐心聆听学生的辩解。小学生的主观意识往往较强,依据自身理解实施行动的方式较为普遍。因此缺乏对小学生主观认知的理解,将使管理工作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3.管理方式僵化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阶段的少年儿童对于沟通对象的心理感知能力较强,因此在沟通中释放出真诚、呵护的情感,可使沟通过程的有效性得到加强。但我国部分班主任教师的管理方式较为僵化,其与学生的沟通也难以体现出真诚的情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仍然抱定“以管促学”的传统思维,并将严格的管理视为教师责任的具体体现,而学生的内心情感往往被其忽略。
  4.沟通场景不合理
  不同的场景往往会使相同的语言产生差异性较大的效果。但部分班主任教师,较少在管理工作中关注场景变化的作用,以至沟通工作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升。例如,部分教师常常会在公开场合批评或斥责学生的错误。这样的场景运用,会使学生将沟通的焦点转化为自身的“面子”问题,而拒不认错常常会成为其争取“面子”的有效手段。这样的冲突必将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三、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1.建立合理的交流机制
  沟通的逻辑难以与学生思维对接,是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在改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与同学、家长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机制,从而使沟通效果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在日常管理中,建立小组帮扶机制,在该机制中私人交往较为密切的学生将形成互助小组。当某一同学出现纪律问题时,教师可在主动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小组内的同学对该学生进行劝导。当学生获得来自不同视角的劝导后,其往往会对自身的问题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将得到提升。
  2.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在管理工作中,部分小学班主任的语言应用往往不够准确。这一问题,将使沟通效果受到影响。在改进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谨慎使用结论性用语,并在深入了解学生逻辑的基础上,展开有效的沟通。例如,教师可在沟通前,对问题的起因与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在宽松的氛围内邀请学生说出自身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主观意见将得以呈现。之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主观逻辑进行分析,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分享给学生。认知逻辑是产生行为的主要因素。而当代小学生的社会阅历普遍不足,其对于行为规范与人际交往通常存在一定的偏差。利用清晰准确的沟通解决这一问题,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错误行为。
  3.将情感融入到管理教育中
  语言是承载人类情感的主要载体,因此在沟通中忽视学生的情感,将使管理工作难以获得实质的进展。因此教师应当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体现出真挚的情感,并利用情感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管理工作的正面性,从而使其作出情感回馈。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将产生心灵碰撞,并构筑起相通的情感平台,其对教師的批评也将更加接受。在具体的沟通中,情感可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眼神与语气的真诚,通过类似的表达,学生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其次是相对平等的交流方式,例如,同等的视觉高度,带有敬意的词语使用等。再有是认真的聆听,通过聆听学生的观点将得到提炼,其也可感受到教师的耐心。最后教师应当从内心中,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并减少对其个性的泯灭。[3]
  4.在管理中合理使用沟通场景
  场景运用会对沟通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因此班主任教师应当依据实际情况,为沟通创造对应的场景,从而使焦点聚集在管理问题中。例如,针对同学之间的矛盾,教师可在私密性较强的空间内,邀请其共同阐述自身的观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化解误会。在这样的场景中,学生更易于面对自身的问题并谅解他人的不足。再有,教师可在教室中为学生庆祝生日,并邀请同学为其送出寄语。教师可通过这一机会,以“老师期望某某同学改进某某问题”的语句结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沟通的有效性将得到加强,管理工作也将获得更多的支持。
  结语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是交流机制不合理,其二是语言表达不够精确,其三是管理手段较为僵化,其四是沟通场景的设计问题。在改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联合家长与学生共同打造良好的沟通平台,并进一步完善自身语言运用,再通过场景营造等措施,将自身的情感与建议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从而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52.
  [2]池雪琴.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语言沟通艺术阐释[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33+35.
  [3]曹杨丽.沟通艺术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汉字文化,2017,(15):9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