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问题滋养数学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教学目标之一,思维缺失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问题入手,设计分层教学,激活思维;开展深度互动,锤炼思维;开展有效评价,提升思维。
  关键词:问题;分层教学;深度互动;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50-1
  数学学习是一个富于个性思维的再创造活动。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本文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真正让思维参与学习,用问题提升思维品质,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分层教学,激活思维
  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由此可见“问题”对数学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把注意力放在了内容讲授上,忽略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是表面的。要想学好数学关键要实行“再创造”,要让学生自己去实施。模仿、死记硬背是学不好数学的,为了更有效率的学好数学,我们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分层次、有梯度地展开探索、学习,通过亲身实践和自主探索,透彻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们要分析学情和教学目标,发现并锁定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分层设计教学活动,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分层教学,引导学习深度发生。
  例如:在执教苏教版二下上《认识线段》第二课时,教师在设计画线段活动时从三个层次出发,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第一次画线段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较怎么走,认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而让学生认识线段的魅力所在,为下一步画线段打下情感基础。接着开展第二次活动:连接A、B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逐渐认识到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最后,设计逆向思维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點A、B、C可以画几条线段?学生经过探索思考后发现:从A点出发连接B是1条,再连接C是一条,并在A上写上2(表示花了2条),从B出发,发现A已经连好,只能连接C,写上1。从C出发发现全部连接完,写上0。
  授课时以问题为教学导向,分层设计教学环节,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在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参与到学习中去,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深度互动,锤炼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参与的频率、程度越高说明这节课越成功。在互动过程中,问题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核心因素。基于教学目标和具体学情,依据不同类型的问题,教师可进行有效的师生间深度互动,锤炼思维。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个性特点都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教师应提前备学情,设计有梯度问题,让每个学生最大程度靠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成长。
  例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二上·表内除法·二课时的动手做,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梯度问题:用12个、18个相同的小正方形能拼成长方形吗?能拼成相同的长方形吗?能平成正方形吗?要拼成正方形,至少需要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大正方形?这几个问题从易到难,从见到繁,难度逐步增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编分小组展开讨论,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之间互动讨论,给每位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引发小组共鸣和讨论,形成思维共振和信息共享,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锤炼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以问题为前提开展有效评价,提升思维
  学生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互动,学习的效果究竟怎么样?需要教师及时地给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是为了重申获得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从而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教师以问题为前提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知识要点,评价反思,深入探究,获得最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课本中思考题时,如果直截了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我不行”“我笨”等弃学情绪。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分享成果,讨论互评。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对“慢思考”的理解随之加深,其评价也自然独特而深刻。在组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和激励性的评价。先自主修改,再让小组间进行互评互议,在评价过程中提升思维深度,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数学课堂要有创新,要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经历过程。例如:提出“有向开放”的问题、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开展序列递进的交流、推进思维优化的反省。老师不再是圣人,而是导师,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让他们成为“自得”的人,老师要引导他们,将课堂让位给学生,使他们能够自己学。在现有教育模式下,激活学生的兴趣,提升思维深度,让学生深度感受数学知识的可行性,感悟数学知识的建构与生成的过程,感知数学知识的成果。经过类比迁移,有效建构,在过程中培养理性思考,拓展思维深度,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核心素养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7(03).
  [2]邵光华,刘海华.数学语言与其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05).
  [3]谢安华,王丽,李隆.以问题为导向分层设计教学活动.江苏教育,2018(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5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