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将学科价值尽显出来,教师也应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健康行为、运动能力等,为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助力。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体育  核心素养  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a)-0115-02
  1  核心素养的概述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概念[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在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就是体育运动、体育健康、体育品德及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处事方法、逻辑思维、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等,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了目标,也是研究者在开展工作中的重要导向。
  在体育学科当中,在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研究者可以将上述内容紧密的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并可以从体育运动、体育健康、体育品德等方面为切入点,促使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在彰显学科价值的同时,推动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及发展。
  2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2.1 体育运动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体育教学中,所谓的体育运动就是指,学生在参与运动的实际过程中,可以对自身的素质、形体、技能起到促进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之一[2]。而通过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身体认知、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也能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因素,符合初中生骨骼迅速发育,肌肉骨骼逐渐发达,运动需求量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意志品质、形成体育精神等,力求将学科价值全方位的展现出来。
  2.2 体育健康认知能力的提升
  体育健康就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应深化自身的认知,充分的认知到体育锻炼是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的,能提高个人能力,对于自身的成长及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由于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加强,所以核心素养这一内容在体育学科中的渗透,就可以进一步的丰富学生的认知,使其在体育锻炼中始终的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心态等,并在实际参与中逐渐的形成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其获取到更多的健康知识,促使其三观的正确建立。
  2.3 体育品德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核心素养当中,体育品德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就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逐步的形成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等,增强对体育的理解及认知,懂得体育品质、体育道德、体育精神间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等。初中是學生三观构建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可以使初中生在不断的体育锻炼中逐渐的形成坚毅、耐力等品质,并大大的增强学生群体的号召力、凝聚力、感染力等,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研究者在体育教学中应关注的要点。
  3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3.1 转变思想观念,引起重视程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其本身专业素养、技能、知识的好与坏,将关乎到最终的培养效果[3]。因此,身为一名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引起注重等,保障培养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
  第一,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地利用体育课程,深化学生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并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教育效用,促使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放置在教学的重点内容中。第二,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观念,加强教学模式的更新、变革等,在教学中积极的摒弃传统生硬、死板的教学方式,可以强化学校间、区域间的体育合作,大力的开展一些知识竞赛、体育运动比赛等,使得学生在实际参与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第三,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应促使科研和体育教学的有机整合,进一步的明确好核心素养所具有的内涵、意义等,真正的落到实处,在教学中予以践行,使得学生得到更多。
  3.2 保障教学实效,推动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将教学大纲作为依据,开展好每周的体育课,将学生体育素养、核心素养的形成作为教学目标,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导向作用,促使教学质量、效率的双重提升。在这其中,教师应进一步的保障教学的实效性,应要求教研组强化体育备课,对学生的特征、现状进行分析等,并充分地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性的取舍,进一步的保障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等,促使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增强。
  例如,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大力的推进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并将核心素养中的相关内容渗透到体育活动的方方面面中,鼓励学生在参与中更好地锻炼核心素养、体育精神等,使其在局限的课堂中收获更多。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一些合作、竞争类的活动,如接力比赛、二人三足等,通过这种竞争性、合作性并存的活动,不仅能对学生的胜负欲起到激发作用,大大的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动力,也能促使其集体主义精神的生成,使其在运动中感受到参与、竞争、合作的乐趣等,进一步的展现学科价值,这对于学生本身核心素养的提高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效用。
  3.3 完善培养措施,展现学科效用
  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凭借教研组和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积极的参与其中,以此来完善培养工作的措施、政策等,保障培养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确保培养工作的有效进行。
  例如,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中,教研组应负责教学改革,教育部门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指导方案及规范等;当在实施培养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也应保障有相应的处理机制及反馈途径,保障培养工作得以长效的运行下去;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也应将其设定在教师的综合考核当中,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深化其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等,为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3.4 建立联动机制,达到培养目标
  在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中,家庭和学校也应共同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使得学生养成锻炼习惯等,并在多方的共同引导下,促使学生本身体育品德的形成。
  例如,在此方面应形成联动,学校可以积极地联合家庭,以合作的方式借助多种途径大力的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运动项目中,使其在体育项目的参与中更加积极、主动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耐力、持久力、意志品质,推动其的综合、全面发展。在这一培养模式下,可以使学生获取到更多的感染、动力,使其深刻的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点词汇,为研究者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导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研究者也应对核心素养加以必要的关注,并要在此基础上对渗透策略、方法进行分析、探究等,以此来彰显出学科价值,将体育学科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 谢东霖,张晨.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体育综合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14.
  [2] 刘丽萍.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探[J].华夏教师,2018(27):78-79.
  [3] 郑林红.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J].体育师友,2018(6):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