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学科“中小学段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很多中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反映,小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在音乐学习方面不适应,具体表现为想唱歌却不敢唱歌,想演奏却又过分紧张,想创作却力不从心,想表现却不知从何做起。筆者为了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九年制学校是否存在此问题,对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的“学段衔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音乐;学段衔接;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学校坐落于广州市白云区,是一所由广州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办的一所九年制私立学校,学校硬件设施好,设有档案资料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语音室、仪器室、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室各一间)、综合实践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卫生室、心理辅导室、图书阅览室、团队室等专用场室。所有专用场室均按省级学校的标准配置设备、仪器,能够充分满足教学需要。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生源具有家庭背景多样、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笔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音乐科“中小学段衔接”的现状做了实际调查,并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现根据所获得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并得出结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段衔接”的含义
  “学段衔接”是指小学和中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衔接,若把“学段衔接”放到“师与生、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基本矛盾中去考察,“衔接”的含义非常广泛,“衔接”的任务十分艰巨。音乐这一学科一直以来都是非考试科目,因此,该科目的学段衔接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过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但在中小学段衔接中如何在该科目铺垫搭桥,导引小学生顺利向初中过渡的问题,逐渐成为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体现一个学校的素质教育成果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学段衔接”的重要性
  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的过渡是九年制或十二年学校中“学段衔接”的结合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音乐学科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一定影响。无论是音乐学科还是中小学段衔接都是九年一贯制或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教育中被忽视的环节,一直以来处于教学和研究的边缘地位。
  由于目前取消小升初考试,公办学校采取学生按学区免试就近入学的方式,而私立学校则采取面试录取学生,音乐类特长考试相应取消,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反映,在新入学的初一年级中,学生们音乐方面的能力差异较大,基础程度不一,这些都增加了学生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后在音乐学习方面的不适应,集中反映在学生进入初中后想唱歌却不敢唱歌,想创作却力不从心,想表现却不知从何做起等。此外,与家长、老师和学校的冲突增多。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广州市白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情况究竟怎么样?引起相关现实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基于上述考虑,笔者从多方面、多角度,着重对九年一贯制学校音乐学科“学段衔接”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广州市白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多,本调查以我校为例,原因有两个。
  我校地处白云区城乡结合部,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九年一贯制学校符合学校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对我校的调查研究更有指向性和代表性。
  我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多样化,家长来自很多个不同的行业,因此,不会因仅仅研究一个主流群体而使调查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为了全面了解该校的音乐科“学段衔接”的具体情况,笔者对我校七年级学生发放问卷640份,收回有效问卷623份,有效问卷占97.3%。
  (二)调查实施
  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和资料。为了使调查更全面、更深入,笔者对问卷采用结构性问卷和非结构性问卷相结合的形式,根据中小学段衔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歌唱能力、鉴赏能力、器乐能力、创作能力、音乐理论知识、音乐与相关文化、视唱曲谱能力七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根据“学段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从教材、教师、学生、家长四个维度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这次被调查的我校七年级学生中,有效问卷623份,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一)“学段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1.在问到七年级学生音乐课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时,10.6%的学生认为歌唱能力不好;3%的学生认为鉴赏能力不好;30.3%的学生认为器乐能力不好;39.4%的学生认为创作困难;27.3%的学生认为音乐理论知识是面临的最大问题;有11.8%的学生觉得音乐相关文化知道太少是最大问题;还有31.8%的学生觉得视谱能力不好,此外还有30.3%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唱歌。这项调查结果表明创作能力、识谱能力和器乐能力是最大的问题,三项均在30%以上,而不想唱歌的学生除了音乐能力方面有问题外,是否存在心理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
  (2)在问到学生上哪种类型的音乐课会更积极主动时,28.9%的学生认为是歌唱综合课;30.1%认为是音乐文化课;37.9%认为是音乐鉴赏课;9%认为是音乐创作课。这个问题可以说明学生哪方面音乐能力强,上那种类型的音乐课越主动和积极。
  (3)在问到从小学六年级升到七年级之前做适当的音乐能力准备是否对中学音乐课的学习有帮助时,62.1%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其中,48.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和衔接好;19.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调整;22.7%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态度需要改变;42.4%的学生认为过渡期间应该加强音乐能力的训练(视唱、创作、乐器)。
  (二)“学段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发现,不少学生在小学音乐课的表现很不错,能唱能跳的,音乐各方面的能力也很强,但到了初中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不张嘴唱歌了,乐感也不知道哪里去了,上课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不少小学音乐老师甚至责怪初中音乐老师,学生在小学表现都很好,为什么到了初中就不行,而初中老师提起小学老师,抱怨学生在小学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学习不扎实等。笔者调查后,从教材、教师、学生、家长四个维度找原因,31.8%认为是教材内容衔接不好;24.2%认为是教师的原因;34.8%认为是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造成的;16.7%认为是与家长冲突增多造成的。
  四、调查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笔者得到如下认识。
  (一)音乐学科“学段衔接”中,歌唱能力和鉴赏能力相对较强,而视谱能力、创作能力、器乐能力较弱,这是中小音乐课衔接中很重要的问题。此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基本音乐能力的提高,都可以缓解中小学音乐科过渡、衔接中的问题。
  (二)音乐科“学段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有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家长四个方面。
  (1)教学内容方面。小学音乐教材和初中教材的过渡中文化内容衔接需要进一步改善,例如“音乐和情感世界的关系”这一部分,七年级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如果在小学六年级把母爱、友谊等方面的内容提前摄入,应该会使七年级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更加好理解和深入。
  (2)教师方面。小学音乐教师对初中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了解不深、不全面,没有从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长远利益出发,在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视谱、视唱、创作、器乐)训练方面做得不够。初中音乐教师由于对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状况及其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了解得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造成师生协调适应差。
  (3)学生方面。①在情感上和心理上不适应,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存在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对缺乏充分准备的学生容易产生感情和心理上的不安,从而影响音乐课的学习,造成不想唱歌的现象。②七年级的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能力的要求提高,难度增加,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难度和学习方法的改变,七年级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加之功课增多,中学教师也不再用小学教师那种全面详尽、细致入微的手把手式的教学方法,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4)家长方面。从心理角度看,进入七年级的学生处于逆反心理、对抗心理期,是幼稚和成熟、冲动和控制、独立和依靠并存的时期,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差, 他们希望自己独立,却又受到家长的约束,所以与家长冲突增多。家长则认为孩子不听话、不好管理,双方出现代沟,孩子不愿意学习,也不想唱歌。
  五、思考与建议
  由上可知,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音乐科“学段衔接”的问题需要解决,笔者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希望能有效解决音乐学科“学段衔接”的问题。
  首先,可以在本学校的六年级和七年级的音乐教材上做内容上的微调整,使六、七年级音乐教学内容过渡自然。例如,可以在六年级的音乐教材中加入“竖笛”的认识和欣赏,为竖笛进入课堂作相应的准备。
  其次,打破中小学界限,鼓励中学教师到小学段兼课,这样教师既了解小学音乐科的要求和標准,也了解中学音乐科的要求和标准,而且初中教师提前“立体”地了解和掌握了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和需要,掌握好音乐学科“学段衔接”的主动权,为学生提前搭好过渡桥。
  再次,学校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六、七年级学生进行联谊活动,使小学毕业生提前了解初中生的学习方法、科目情况、作息生活等,为进入中学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最后,学校应组织指导好家教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才能保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使音乐学科“学段衔接”顺利过渡。
  我校开办以来一直关注中小学段的衔接问题,每年我校都有一批小升初学生,笔者的调查分析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可行性建议旨在让我校音乐学科良好的“学段衔接”带给全校各科“学段衔接”一个很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吴俐俐.中小学衔接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议[J].赤峰学院学报,2009.
  [3]张金业.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段衔接”的思考与探索[J].科教文汇,2007.
  [4]金庆军.以沈阳市第七十三中学为例对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衔接”的实践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
  [5]庄月娥.搭建衔接平台成就无缝接轨[J].现代阅读, 2011.
  作者简介:赖小江(1974—),女,汉族,大专,广州市白云区广外附属小学,小学高级教师,音乐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