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校武术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文以走在课程改革前列的南京师范大学附中为个案,通过资料分析和师生访谈口述,深入探究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武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果。分析其值得借鉴的地方,期望在一定范围内的武术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改善提高,将学校教育重地更好地占领,为武术的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2008年,南师大附中成为南京市第一个用武术操取代广播体操的中学,当时在社会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师附中新城学校等兄弟学校相继学习南师大附中的教学改革经验,将大课间操改成了武术操形式。校园武术教育改革成功的院校究竟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可以服务于当下的武术教育改革,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传统的武术教学涵盖了从基本功到基本动作再到武术套路、器械的训练。大多数的学生在基本功训练阶段往往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使得后续的教学难以实施,或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如何改变这一教学模式的困境?全国学校武术联盟提出的“趣味引导、套路与格斗随行、礼仪与武德始终、功力自修、展演激励”的教学模式,即是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不同的全新尝试。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明确了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以兴趣为主线,从简单易学的动作入门,以“试手”和理论深度理解保持兴趣,借助竞赛平台升华教学效果。
  一、 兴趣激发,从简单易学的动作入门
  首先,摒弃令学生望而生畏的“繁难”武术动作。对于缺乏武术基础的同学,过于繁难的武术动作容易使他们望而生畏,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有两位老师这样总结道:“根据学生情况,教授一些简单实用并不繁难的武术动作,避免让学生失去学下去的信心,觉得武术是电视上的侠客才能练得的,自己不行,因此一开始一定要让学生学得会,找得到学武的自信。”“首先要让他们接触而且要找一个载体,让学生瞬间便能掌握它,在掌握的基础上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达到更高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慢慢地培养兴趣。”
  其次,打破“沉闷”的武术套路习练流程。武术套路教学一直以来延续着学习动作、组合练习、重复练习的学習模式,使得学习过程过于沉闷,难以引起学生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活跃度,而武术教育模式的探索就是要使课题充满趣味性,使学习过程充满活力。
  再次,游戏导入激发习武热情。比如,以情景游戏等方式导入。击鼓传花接力、套路顺序接力、变向演练接力等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将情感与行为投入到武术学练中来,充分享受学练的过程,从而提高武术课堂教学效率和练习质量。
  二、 以“试手”和理论的深度理解保持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后,有的教师通过“试手”获胜来引发学生的敬佩之心,以同学间的“试手”来以打促练,进而使学生对武术保持浓厚的兴趣。对不喜欢武术的孩子我经常用实例引导,比如教授一个“擒拿”动作—“枪背”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孩子从这些实际运用中领悟习武的乐趣,自然也就会喜欢上武术运动了。在教学中,教师对武术动作的技击性理论进行深入讲解,并诠释每个技击含义的文化内容,也可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在燃起学生的兴趣之火后,形成一个渐进的阶梯式升级过程,使武术的学习不断进步,也是保持兴趣的一个“法宝”。
  三、 通过竞赛升华教学效果
  竞赛是体育教育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既是促使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又是培养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要完成学校体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三大任务,比赛是最好的平台。
  一方面,进行校内武术展演的激励。南师大附中的校内展演活动和校外展演活动,有专业展演、个人展演和全体的武术操展演,既能体现展演的精专又能兼顾展演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参与省市武术比赛。2007年开始从普通学生中招募喜欢武术的学生组建南京师大附中武术表演队。该队多次代表学校、南京市武术协会进行外出表演。自2008年开始参加“江苏省中学生武术比赛”以来,连续六届获得集体一等奖、个人前三名的好成绩。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探索了特色鲜明的武术教学模式:“以兴趣为主线,从简单易学动作入门,形成游戏导入、兴趣激发、简化难度、因人而异的模式,采用三段式结构,用三步式授课、五字诀教法,以“试手”和理论深度理解保持兴趣,通过竞赛升华教学效果。”让学生喜欢武术,热爱武术,为武术在学校的开展摸索出了一条可行的模式,值得推广和学习。
  (作者单位:南京汉开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6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