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电子信息类嵌入式人才培养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不少高校正遇到电子信息(嵌入式方向)人才培养严重脱离企业需求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多数校企合作的成果,总结出了基于课程组的多层次嵌入式核心课程架构。一方面,这种架构符合嵌入式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有利于驱动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信息;嵌入式;人才培养
  一、前言
  电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嵌入式方向)知识体系、结构和内容都比较多,涉及到各个方面,但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学习系统,社会缺乏完善的电子信息类嵌入式人才培养计划,很多时候都只是让学生们简单地叠加电子信息的各科理论知识。再加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的教师能力不足,环境不完备,理论教育过程中频繁出现知识注入现象,进而导致了实践教育链点与企业需求的背离。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嵌入式实践培训方式将严重脱离社会需求。原因是实际项目的内容已经过时,实际系统的知识是独一无二的,学习内容之间缺乏联系。嵌入式系统设计是专业的,是与系统非常复杂的任务,在构建培养计划时,不仅要改革单一的流程,必须从全面考虑软件和硬件的技术需求的设计系统开始。因此,必须强调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倡导技能开发,强调创新与发展,深刻联系社会需求,探索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方式的构建。
  二、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式
  为配合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电子信息人才需求,国家在不断培养电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嵌入型方向)的人才,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同办学,创立的专业以2+1+1运行模式进行教育。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专业的设定和行业需求,将职业要求和课程内容的专业标准对接,将训练课程和产品研究开发对接,但是,通过学校和企业间的持续合作,特别是在构建核心课程的体系结构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紧迫问题,比如在创建核心课程的体系结构方面格外显著。[1]
  以嵌入式人才培养目标为重点,加强前校和企业合作的教育成果,融合企业先进的工程教育实践手段。前期学生在学校听课,主要由学校老师教授,然后完成基础科目和专业基础科目的学习任务。另外,企业专家负责课程设计的链点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中期在校内上课,以相关企业老师的教授为主,学生向自己的专业方向学习。学生将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研修专家培训计划中规定的基本课程和骨干专业课程。后期应在相关企业内上课,企业内老师负责企业项目课程和实习分配,共同完成毕业设计。
  学校企业专业与共同经营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在嵌入式人才行业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纲要。在教育经营方面,企业选出一批优秀的开发经理、项目经理参加了嵌入式相关的专业课程教育,实施学生专业科目的适当短期进修,使学生能够透彻的理解专业的知识并能够驾驭知识,提高学生的在生活中运用的能力。
  三、高校电子信息类嵌入式人才的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类嵌入式人才的培养,是为了让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更加适应社会、市场、企业的需要。所以,为了达到教习目的,需要建立完成的培训体系。在校企联合教育全面合作的过程中,结合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优势,构建了以嵌入式应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结构,驱动了校企联合教育嵌入式培训的进一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3]。
  (一)理论知识的学习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第一级别,也是基本能力级别,旨在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采用项目驱动的培训方法设计嵌入式课程的基础实验项目。理论学习所涉及的编程语言有:C、C++和Python,以及数据库原理和数据结构。C语言为未来面向Linux的开发课程,单片机设计和芯片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并且是最受欢迎的嵌入式编程语言。C++和Python课程提供了编写后续嵌入式应用程序的选项。
  (二)学会综合应用
  如何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才能真正学习、学到、学会第二级别是综合应用级,目的是在培育学生的综合系统设计,提高学生能应对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系统的授学方法,进一步构建和整合不同实验模块,不同知识块和课程的知识,实现基础概念和基础原理,并实时灵活地使用它们。例如:Linux操作系统是核心操作系统,学习Linux操作系统,迁移Linux操作系统,运行和开发Linux应用程序,使学生能够从嵌入式系统层面了解硬件和软件如何协同工作,坚固和提高嵌入式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自主动手学习的能力。
  (三)创新与扩展
  第三级别是创新和扩展级。它采用协作和团队培訓方法,依托大学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和教学实力,在第二课堂,创新培训计划,电子设计竞赛和各种学科竞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设计、主题竞赛和空间创作等第二课程,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增强和增强理论知识。
  以上三个阶段的核心培训结构与内容,是电子信息嵌入式入核心培训系统构筑,全面反映了各水平嵌入式系统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其实施过程的关联性,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协调的多层次培训计划,加速了内部教育和企业教育两个主要主体之间的有机关系,从而实现了“1+1>2”对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四、结束语
  随着人工智能的新一轮崛起,嵌入式技术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人才培训方法下培养的学生个性化缺失,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明显不相适应。本文提出,我们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培训方式,重视高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导学生们学会综合应用,更重要的是具备创新与扩展的能力,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电子信息类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磊.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7):139-140.
  [2]章献民,杨冬晓,杨建义.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78-181.
  [3]谢斌,任克强,钟文涛.嵌入式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2):93-95.
  [4]谢银波,陈小桥,郑宏,杨剑锋.嵌入式技术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5):153-1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