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在,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语文难教,学生埋怨语文难学。学生听课时打瞌睡,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的。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到知识本身能否为学生接受,学生又是否乐于接受。如果这些问题都考虑到了,学生就可以兴趣盎然地学好语文。
  我深深体会到要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学生才能够更有趣地学好语文,而要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就必须要有“三心”。
  1.爱心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爱心,让其感受到老师的暖暖真情。学生体会到了我们老师对他的热爱,才会亲近我们,尊重我们而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教育,从而唤起了“学”的欲望。相反,如果老师没有想到学生离家在校后已经缺失了父母的爱,对学生不闻不问。这样的话,学生的积极性肯定调动不起来。
  2.细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找准切人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或德育渗透。
  3.童心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00后,所追求的是有趣的东西,不喜欢看板着脸孔的老师,也不喜欢老师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地独自讲完课文就下课。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放下架子,体现出童心未泯。
  要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我认为还要有“三勤”:
  一、勤钻研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因此,教师除了熟悉课文之外,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如阅读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引导;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法的书籍,可以了解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关注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可以了解世界发展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学习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只有这样,老师才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成为“老师”。
  二、勤设计
  一节课, 该怎样上才能让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我的做法是:
  1.走出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提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等等,都说明了语文这个学科的广泛性。因此,学习语文,不必圈死在教室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的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2.请学生上课
  有时,听老师讲课久了,学生就会有点腻烦。而有的学生喜欢表现,喜欢被人肯定,因此,我就用心培养了几位基础较好的“小老师”。在我开会或者出差的时候,就由这些小老师帮我上课。经过同学们的反映,这些“小老师”上课蛮可以的,同学们也非常踊跃,没有什么拘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共同探讨的效果非常好。
  3.精心设计问题,生生合作解决
  让学生与学生对话,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生生对话赋予了教学浓厚的情意色彩,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生生对话给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能使同窗真正成为学友。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常常遭到失败,比一般學生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在课堂上,应该结合这些学生的实际,创造一些条件让他们也能和别的同学样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尽量设置简单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如读一段课文,读几个生字,背一句话,在文段中找出一个简单的句子等等。
  三、勤激励
  以往的教育,大多是批评的教育,挑错的教育,孩子们犯点错误就不依不饶,有毛病就批得狗血淋头。那不是在对待学生,而是在对待敌人。现在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激励的教育。贾志敏提出的“二主”(以激励为主、以训练为主),其中之一就是以“激励为主”。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表扬。再适当地指出其不足,促使他扬长避短。现时给他们创设发挥长处的机会,如读书声音响亮的同学让他负责早晚读的领读,作业认真的同学让他负责检查作业等。
  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就是肯定他们在某方面的成功之处,他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