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对“艺术符号”的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当代艺术中呈现借鉴“艺术符号”问题为主,通过中国近年以来当代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来进行分析與研究。本文的主旨在于对中国当代艺术中国性问题的一些表现手法和创作精神来进行论述,进行总结和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表达手法、灵感及其概念所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比较全面的总结和归纳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国身份”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通过不同的创作技巧和概念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当代艺术。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中国身份;文化符号
  一、艺术符号的具体概念
  文化是人类的符号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所在,人们的思考手段是由一系列可感知的符号单元组成的完整系统。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rer)认为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①人之所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区别于动物,不同之一就是会创造符号,并通过符号来进行交际,以沟通方式发生不同,人与人之间会存在各种情绪、思想、观念等等。
  苏珊·朗格对艺术符号及其形式特性作了更具体的阐述,在她看来,“艺术符号”不同于“艺术中的符号”。②艺术符号包括了无数的艺术作品,而且多种形式题材也各有不同,艺术符号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但实际上,艺术符号的内在是统一的在一起的,艺术符号的统一性体现在有共同的审美意义和有着共同的艺术法则上。朗格指出,语言是符号能力就势必创造出服务于情感表现的另一种符号,于是艺术应运而生。艺术的整体意向就是艺术符号,它将人的内在经验形式化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的展现出给人们以供关照。朗格认为艺术的情感的表现,但又强调艺术表现的绝不是艺术家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艺术家所意识到的人类情感。苏珊?朗格也说到“在艺术中,形式之被抽象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摆脱其通常的功用也仅仅是为获致新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情感。”③一个艺术符号就是一种有机形式,一件艺术品就是意味着它的“生命”,意味与艺术品的关系所在,就像生命与生命体的关系一样,是密不可分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和内容
  “艺术符号”既然不是指具体的、单独的符号,所以“艺术符号”本身就是一个有机形式,它无法从整体中分割出来,换个说法,也就是它就是整体本身,具有其自身的存在逻辑。正是这个意义上,艺术符号与艺术形式就具有相同的指向。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在历史的长河里徜徉一番,就能够感受得到中国民族文化博大深厚,是传统艺术本质的精神特征。自古以来中国艺术的韵律能够与大自然的韵律相配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人类本性的美感被启发,这种自然的韵律和与生俱来的生命力,不管是线条还是轮廓,都是中国艺术一开始就存在了的。在此我想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定义成有中国传统意味在艺术形式中体现,比如壁画、火药、印刷术、书法、中国绢本或者纸本绘画、年画、剪纸、国画、刺绣等等。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但谈起民族传统艺术,常常会赋予它补救西方艺术的不同和不足之处,的确,在“全球化”发展的艺术语境中,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全球化”不是单纯的“西方化”,而是对自己民族文化有着新的理解和融合。如今的当代艺术具有中国的意识,西化手法来进行创作,我们需要一种“文化自觉”——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着正确的、恰当的认识,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未来有着充分的认识。也要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所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碰撞下,互相理解、相互共存、对不同的艺术有着对话和融合,以赋予传统艺术符号新的生命,将民族文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无意识影响转化为有意识的运用。
  三、当代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借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义发生了悄然变化。从1970年后文化大革命之后再到“伤痕美术”的兴起,1980年代中期的中国当代艺术中著名的“85新潮美术”。再到1989年,在中国现代艺术展上,新的文人画和实验水墨画涉及当代艺术领域。这些都表明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艺术家开始追求自我意识,放弃模仿,并出现了“玩世现实主义”的艺术潮流。它是80年代理想主义破灭后对现实状态的一种被动或消极的反应。
  徐冰先生代表作《析世鉴——天书》。他利用自己以往的版画经验,刻制了4000多个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字,这些文字神似汉字却又不是汉字,它们通过雕版印刷出来后,装帧成线装书。虽然这些具有汉字形态的“文字”没有办法去辨认,但一旦它们以这种书籍的方式呈现,这部无法交流的书就具有了庄重、严肃的意义。徐冰运用中国特有的印刷术来完成这幅装置作品,透露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他创作灵感的影响和借鉴。装置艺术家徐冰的这个作品,把“中国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展露的淋漓尽致。
  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从1986-1995年持续探索从家乡泉州开始的以中国特有的火药创作绘画的艺术手法。2015年在故乡泉州实施爆破计划作品《天梯》,它的灵感来源于蔡国强小时候父亲与奶奶对他的影响、小时候奶奶教会他点火与灭火的关系、以及多年以来奶奶对他的期望等等,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推动着蔡国强从他的家乡泉州走向全世界,他以如此激昂的心情完成了这部作品,展现了未知世界里的隐秘而伟大。他著名的火药爆破艺术和大型装置艺术充满了与众不同的爆发力和视觉感,作品超越平面和自由,从室内空间走入社会和自然的不同表现手法。
  这个阶段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从宇宙俯瞰,如今他仰望着星空,去感叹人类渺小与无能为力。这样从“神化”到“人化”的过程,就是蔡国强的真实。这种“中国记忆”和“中国身份”,是艺术家的一种特殊的民族情怀,作品里运用到的爆破、火药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它被艺术家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美]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 邹德侬等译[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杨卫:《艺术大视野丛书——没有灵魂的现代性》,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4][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注释:
  ①[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②[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③[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8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