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考小说阅读探究之既得“渔”又获“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人称作用、主题概括和人物形象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考小说阅读的答题要求,从问题的解决到方法的获得,化整为零,步步落实。
   关键词:小说阅读;完整性;人称作用;主题;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054
  小说阅读作为高考的必考题,每年此项的得分高低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小说阅读也成了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可问题是即使教师讲得激情洋溢,每一届的学生答题依旧是照错不误,答题情况罗列地够详细,可结果一遇到题还是手忙脚乱,要么不会答,要么就是答不全,显得捉襟见肘,更有甚者连题目都没读懂。都说得语文者得高考,那么有没有什么比较好一点的,甚至行之有效的方法呢。思之再三,在今年的外国小说欣赏课时,组里的同仁们突发奇想,与其片面追求小说教学的完整性,何不尝试着把一篇文章割裂开来,看似四分五裂,而最终却能化整为零,让学生在掌握小说阅读各类型题目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从而达到做题、理解两不误,做到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说过于功利,却也不失为一条不是办法的办法。
   一、化零为整,既得“渔”,又获“鱼”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是追求教学的完整性,追求课堂的完美,绝不可能去特意割裂一篇课文。一旦割裂开来,文章也就失去了美感,“完整性”甚至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但在高考复习中,我们总是会分类复习并加以归纳,会把每个问题独立开来。那么,能不能在上新课的同时,直接让学生把课文当做一篇高考小说阅读来做,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从而完成对课文的理解。既给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外国小说第一单元的话题是“叙述”,即人称变化的作用。那么,在讲课前可以让学生根据单元话题先明确人称的作用。如第一人称的作用有:1. 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2. 拉近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3. 便于抒发感情。4. 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故事故事情节的发展。5. 凸显文章的主题。第二人称的作用:(1)面对面的谈话,便于直接抒发感情。(2)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第三人称的作用有:不受时空限制,显得相对自由,不带个人情感,比较客观、公正。在明确人称作用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先找出课文中的主次人物。在课文《桥边的老人》中,总共涉及两个人物:“我”和“老人”(他)。而从文章内容来看,学生很容易辨别出来,老人才是主要人物,“我”却是个次要人物,那么我们可以让学生直接概括“我”或“他”的作用。通过回顾上文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得出“我”在文中的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使文章显得真实可信,拉近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以“我”和老人的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通过“我”表达出了文章的主题,即对老人的同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而“老人”这一形象的塑造,则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也同样表现出一个主题。明确了这些,我们可以让学生趁热打铁去读《牲畜林》和《山羊兹拉特》这两篇文章,明确“朱阿”以及“阿隆”这两个人物的作用,相信类叠重现之后,学生会加深印象,真正掌握“人称”的作用,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投影有关的高考真题卷,让学生感受,并根据答题情况让学生互相打分,让他们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应该是教师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作为文本类小说阅读,它既不像文言文那样艰涩难懂,也不像社科文那样枯燥乏味。小说本身就带有一种魅力,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意看小说。但问题是愿意看和看得懂又是一回事。在教授《沙之书》时,很多学生对这篇文章充满了好奇,觉得这本书过于的神奇,但真要他讲出个所以然来却并不见得,甚至有的学生说根本没看明白。其实这一单元的话題为“虚构”,英语里的小说一词用fiction来表达,本身就兼有虚构、想象、杜撰的意思。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沙之书》正体现了小说虚构这一特点。所谓艺术的真实必须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把虚构巧妙地伪装起来。趁着学生的热乎劲,我们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想象生活中有无类似“沙之书”这样无穷尽的东西存在。学生可能就会想到: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而又繁琐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未知的世界……由此进一步启发学生这叫什么手法——象征。明白了这一点,再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起课文就简单多了,所有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阅读《胡安发现了一条绳子》,那么这条“绳子”就不至于那么难以理解了。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探究中领会课文,从而突破小说的主题教学,完成高考大纲对主题的概括。
   三、局部中求统一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力求一节课的完整性,甚至对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都有自己的掌控,精准到什么时候该说那句话,什么时候该做哪件事都有严格的说明。对于一篇课文当然更要刻意追求它的完整性。有意而为之的割裂讲解不是教师所追求的,但偶尔为之也未尝不可。当然,“割裂”不是“孤立”,我们应尽可能在局部的讲解中做到统一、完美。让学生既能得“渔”,又能感知文章的完整美。其实好的文章,任何一个章节或片段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阅读讲解。比如《娜塔莎》,文章就节选了《战争与和平》中的三个场面:舞会前、舞会时以及婚变这几个能突出人物形象的章节,可试着让学生自己来概括“娜塔莎”这一少女形象,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线找出主人公“娜塔莎”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等描写性句子,通过这些句子,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一个天真、活泼、心直口快、率真而清纯的少女。
   总而言之,教学生读懂或欣赏一篇文章甚至一部小说,笔者想不仅仅是读懂那么简单,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读,如何去读,如何找准切入点,真正理解或消化这篇文章,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笔者所说的“鱼”“渔”兼得,让学生触类旁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在高考中得以完胜。
  (作者单位:浙江省三门第二高级中学 317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1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