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1]。小学数学学科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教师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课堂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情趣方面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小学生逐渐发展思考和探究能力,为以后学习做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一)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育便于开发学生智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的其他学科学习打下基础[2]。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帮助小学生在对周围事物认知上以及世界观的认知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们会在遇到难题时进行冷静思考,去寻找有效答案。例如一条小狗有一张嘴、两只耳朵、四条腿,教师提问学生两条小狗有几张嘴、几只耳朵几条腿时,学生会进行思考:小狗的数量增加了,那么它的嘴巴、耳朵以及腿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应该是两条小狗有两张嘴,2×2只耳朵,2×4条腿,通过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学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數学思维。
  (二)实现生活价值
  小学生数学教学目的是能让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时,利用思维思考,去解决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培养,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并慢慢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遇到生活中难题时,得到有利解决。例如:学校共有200名学生参加春游,一辆汽车上能做40人,共需要几辆车。学生在通过实际参与过程中,会进行合理规划计算,通过这个过程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思考
  思考是需要学生认真投入当中的一项活动,学生如果缺少相应的兴趣和乐趣,思考会变成负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抵触心理[3]。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传统教学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善于利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模式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有较高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并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对计算器的运用之后,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创设去超市买物品付款时的情境。如果去超市买了一包糖果需要5元钱,买了3盒的花,需要付多少钱。学生们会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把自己带到超市中去,并利用计算器算出5×3=15元。像这种结合实际生活的情境是学生经常遇到的情况,所以他们会对这样的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通过此种方式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其内心会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会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中去,并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如果能够主动的提出问题,就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不是机械式的学习,提出问题的学生是能主动去思考,有思想的去获取知识[4]。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巧妙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两者的驱使下,对数学中的奥妙进行主动探索。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学习当中,教师在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可以通过设置巧妙的问题,去激发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认知上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两种形体的共性以及不同之处,学生会说出两者都有四条边,四个角相等。不同之处在于正方形四边相等,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结论。学生在利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测量两者的特点的同时,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些疑问,这时候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发言,说出心中疑问并对此进行思考。比如有的学生说可以不借用尺子量,以对折的方式就能知道他们的特点等等。学生们积极发言,在这样自由快乐的气氛中,学生能从各种角度去思考问题,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对新的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巧妙设计问题,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对学生的兴趣也起到了培养作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性,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三)赏识学生,让学生喜欢思考
  适当的表扬能促使学生更好的进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因其在年龄以及心理方面的因素特点,他们会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5]。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做出正面评价,给予学生鼓励、表扬、尊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方面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能以更好的热情和激情去主动学习,并且自信心的建立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摒弃掉传统“以分数定优劣”的观念,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把他们的学习态度、每一次进步、思考问题方式等等都纳入评价范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分层评价。在合理、客观的前提下对学生多做鼓励,多予以表扬,多去赞美,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定自己对数学上的成就,从而爱上数学,爱上思考。例如在刚才举例正方形和长方形认识的课程中,因每个学生天赋不同,以及第一次接触的新课程等因素,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当教师发现学生有疑问时,要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引导学生去质疑问题,去思考问题。另外对于表示不借助尺子也可以找出两者特点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经验去思考问题,在这样民主、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总结: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引导和培养,利用各种教学模式,借助各种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条件提供有力基础,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质疑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志祥.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吴宁.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梅世岭.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34-135.
  [4]李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浅谈[J].中华少年,2017(19):160.
  [5]朱一畅. 小学高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课堂练习设计现状及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