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选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群文阅读,贵在有文可读,贵在归类连读。最近几年,随着群文阅读在我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 ,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而它也适应了新课改,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能力。“群文阅读”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方法和策略,其中选文策略是重中之重,本文就其内容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选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73-01
  语文的学习,阅读很重要。往往依托于文本,学习活动在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中有效进行。然而,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初中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每一册六个单元,编排22篇课文,课外古诗词8首,名著导读2部,明显偏少的内容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暗示了语文走群文阅读路线的必要性。而怎样依托教材,选择供学生学习的一组文章,这里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围绕教材选择文章
   通常情况,我们的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一个单元一个明确的主题。我们在选择阅读文本时,以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来选择相关阅读内容,选择多少,根据学生情况来定。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文
   不同的年龄特征,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所以,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在文章的选择时,要考虑题材的难易程度,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阅读能力。在数量的确定上,可以循序渐进,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七年级第一学期,可以是一带一,或一带二,当学生们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形成后,可以是一带三,带四,教师推荐一些好的阅读文本,学生自主选择。
   3.以作者为线索选取文章
  古往今来,一些优秀的作家,他们笔下脍炙人口的篇目有很多。鲁迅先生就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故乡》等多篇出现在教材中。再比如我们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时,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读他的散文《荷塘月色》《槳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这些散文写的委婉动人,诗意浓郁,在状物写景的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值得学生去比较性的阅读。我们以作者为线索确定主题时,要尽量选择教材中已经出现过的作者,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
  4.按内容选择文章
  每篇好的文章,都有其自身的内容,我们在学校教材上的文章时,按内容进行拓展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对同类的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以荷来说,周敦颐的《爱莲说》,汉乐府的《江南》,唐诗中的《采莲曲》可以归类进行学习。在以月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些内容即是对课文的补充,又能反过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按体裁选择文章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以体裁为中心确定选文,就是把同一体裁的文本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掌握该类体裁的写法。初中学段文章的体裁一般有六大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语文教师在选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难易适中同类体裁的文章进行类比阅读。例如议论文体裁,可以将《鱼我所欲也》《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等议论文放在一起,以供学生欣赏,同时精心讲解其中的一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地域、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或者以说明文体裁来说,《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可以归类学习,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
  6.按主题选择文章
  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其训练的能力目标,这在单元导读里面说的非常清楚。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写到:“这一单元涉及的新闻体裁十分广泛,有通讯报道,新闻特写,短篇消息,学习时,结合课文内容,从消息特写通讯三种体裁出发,将他们的篇幅,报道对象,时效性,表现手法进行对比,以此掌握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特点。又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读中写到:“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无论是鲁迅笔下的阿长,杨绛笔下的老王,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李森祥笔下的父亲,都体现着一种爱人的仁爱,也都倾注着作者浓浓的深情与爱意,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都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贵在有文可读,贵在归类连读。因此,一定要以教材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按照不同标准进行选材,上述几种选文方法,既尊重了教材,又丰富了教材,是实现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亚,骆文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201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