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教师行为失当在校园欺凌中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校园欺凌现象在校园屡见不鲜。教师实际扮演的角色在校园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少数教师角色的或多或少的失当,却成为了欺凌行为屡禁不止的实际助推者。
  【关键词】校园欺凌  教师行为失当  实际助推者
  【基金项目】本文是区级重点课题《龙华区初中校园欺凌现象的学校预防策略》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186-02
  校园欺凌现象在校园内外或重或轻发生,屡禁不止,这是对学生个体成长的不公正的对待。这种不公正对待可能限制学生的自我期望,阻碍学生自我能力的实现,甚至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分析校园欺凌现象滋生的原因,大家往往忽略了教师的一些不当行为在校园欺凌境现象中所造成的影响。教师实际扮演的角色在校园文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言语、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少数教师的言语、行为或多或少的失当,使本应该维护正义、及时终止欺凌现象发生的教师却成为了欺凌现象屡禁不止的实际助推者。
  教师失范行为对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应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地位与保障偏失的教师成了除了教授知识别的就一概不加过问的“售货员”了。对于未成年的违法,由于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免除惩罚,过去还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留校察看等处分,现在提倡正面引导说服为主,而不能剥夺受教育权。如今绝大多数学校再不敢轻易地处分一个学生,这一现象在义务教育段特别明显。与教育惩戒功能的丧失同步的,是“师道”的尊严扫地,在经济浪潮的冲洗中教师失去了昔日神圣的“光环”,在学生中,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目中,教师仅仅是一种只会读书的人,在相当多的家长心目中,老师成了单一的出售知识、不能赚大钱、没有权力的“低能”人。家长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就是一种“顾客”和“销售员”的关系。特别是一旦学生出现问题社会、家长就向学校、老师施加压力,教师被家长、学生辱骂、甚至被杀的事件屡见不鲜,更可悲的是当今社会舆论往往偏离正确的导向,严重扭曲教师形象,打压和摧残教师管理职责。这种“扭曲”的教育环境下,影响着老师们的工作情绪,使得一些教师也自动地进入家长和学生划定地这个“售货员”的角色中,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对学生管理,思想德育教流于形式,使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把对同学凌辱当作一种权利,一种胜利。没有惩戒的校园,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种人人遵纪守法的好现象,反而是因为没有了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利剑”,更使不少教师放弃管理职责,更多的学生“肆无忌惮”向着“小霸王”发展。放纵和妥协只能纵容少不更事的学生更加的嚣张。
  二、教师对校园弱势群体关怀的缺失,导致弱势群体成为校园欺凌的“众矢之的”。关怀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关怀者发出关怀行为,而被关怀者给予回应的互动行为。关怀与被关怀是个体生存的基本形式。学校中的弱势群体一般为家庭条件不佳、个人自身带有缺陷的学生,校园弱势群体本作为学校存在的特殊群体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怀。但目前,学校教师间的功利争夺主要是以“成绩”为中心衍生出的评优评奖争夺。这种对成绩的追逐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铸就学校成绩的光辉,但是长期处于以成绩为导向的工作环境下,老师对学生必然会出现以成绩为基础的地位分层。对于处于成绩优势的学生教师会因为错误的教学成就感继续关注其成绩的提升,分散对其他学生道德情感的关注,而对处于成绩弱势地位的学生出现教师不愿付出更多的关爱、教育几次无效便冷落一旁甚至取笑其缺陷和泄露其隐私的情况,这些现象的发生不仅会伤害弱势学生的自尊,更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该生成为被欺凌的对象,例如许多学生间的外号是根据老师后进生的“玩笑式”的批评中获得“灵感”。这些行为最终导致教师缺乏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出现教师缺乏对学生间欺凌与被欺凌等道德问题的观察与纠正的现象。
  三、教师不当的教育惩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暴力的学习主要来自两种社会学习的特征:替代学习与示范或楷模,也就是说经由直接的模仿或单纯的观察,不仅会产生新的攻击行为,也会诱发更多旧有的攻击反应,已有研究发现,喜欢观看暴力影片的儿童(尤其是男孩),在人际关系的攻击性上也较强,而施行暴力的后果往往又助长了更多的暴力。在校园中不少老师时常不经意间对学生真诚的问候敬礼习以为常,置之不理;为了顺利进行教学活动,教师有时会以冷言讽刺、挖苦、呵斥甚至是肢体冲突等不当的教育惩罚来维持教学秩序:不写作业罚抄,违纪罚站,没收杂书,砸坏手机,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检讨,把家长叫到学校,气急时甚至动手……教师的这些惩罚行为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教师对学生的言语辱骂以及粗暴的惩罚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学生“违规”行为的效果,但是教师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可能引发其他学生的效仿,产生校园欺凌行为。这更是使师生间丧失了一种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学生遇见了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再愿意去征询老师的意见,不愿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导致了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这种靠力量、财富和容貌等世俗社会用来评价判断人的地位的标准,眼下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的价值信仰。在此信仰的操纵下,同学间的纠纷便有了新的“处理条例”,也成了裁定问题归属的新权威。这“法外法”撇开了所有发生矛盾时该走的正道,刻意地把原本简单的问题,上升到类似江湖纷争的地步,使得单纯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恐怖江湖的阴云。教学课堂中和谐的关系是应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上的。另外,对欺凌、暴力场面的过度渲染,也强化了某些学生的欺凌意识。
  四、教师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多以“压服”为主,或将欺凌事件簡化,认识模糊,不能“对症下药”。传统的师道尊严使教师总是不自觉地将自身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审视学生的行为,以“压服”的方式管理和教育学生间的校园欺凌行为。但是,随着学生民主意识的提升,学生追求的是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因此,对待欺凌事件教师不平等的压服只能暂时缓解学生间的显性冲突,学生间的隐性冲突却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也是校园欺凌事件屡制不止的原因。另外,也有很多老师习惯在遇到校园欺凌、暴力事件时将事情简单化,多凭经验将学生间的打闹行为简单区分为“玩笑”和“暴力”两种,教师对欺凌行为的频率次数和严重程度没有充分了解,也因害怕被指责监管不周或对学校不利而淡化处理,不能有效干预欺凌事件,甚至要求学生握手拥抱,包办“友谊”。有调查显示,有近40%的小学生和60%的初中生认为教师只偶尔或从不阻止欺凌行为;更重要的是家长和教师不能正确区分欺凌行为与一般无害行为,很容易忽略早期欺凌行为的征象,导致没有采取适时的干预措施,为后来重复性欺凌或强度更大的暴力行为发生埋下了隐患。这样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老师和相关科室一定要严肃处理,先从源头抓起,对轻微的欺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给受害学生公道。在处理恶性事件时更不应越俎代庖,把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给顶替了。
  校园欺凌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教育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携手,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能有效遏制学生之间的相互欺凌,我们的学生才会健康成长,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平安,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05)
  [2]曹梅静.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13(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