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推断或估计,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缺少购物等实践活动机会,体会不到估算的必要性,也几乎没有估算习惯。同时,学生对结果的分析和调整能力有限,导致学习估算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让估算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在生活中自觉应用估算,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一、借助情境,增进体验,让学生“要”估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提高估算兴趣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1.通过取整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根据实际情景把两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这样能方便估算出一个大致的得数或范围。如书店运来800本书,如果每个书架放289本,需要几个书架才能放下这些书?可以先采用估计的方法,把一个书架放289看做整百的数300本,得出需要3个书架才能放下这些书。
  2.通过平均法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依据简单平均数的原理,将预测对象过去各个时期的数据平均,以这个平均数作为预测值.如估算四层教学楼楼高,测得上下两层楼台阶数为20级,每级台阶高17厘米。估出一层楼高约为3至4米,四层楼高约为13至14米。
  3.通过取样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如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不必让学生拿出120张纸来进行测量,可指导学生测得几十张纸的厚度,再去计算1200张纸的厚度。如测得30张纸大约为2毫米厚,再算得1200张约为8厘米厚。
  如果教师长期注意在计算中培养学生先估再算、估算验算的习惯,学生不断地尝到估算的好处,将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也就促进学生估算意识的养成。
  (二)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感的重要意义,这些意义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而必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体验估算解决问题的乐趣。例如在《估算》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有了估算方面的生活体验,老师课前将讲台布置成一个展销会,在仿制商品上标明价格:电视(3100元)洗衣机(1200元)抽油烟机(488元)电脑(7990元)空调(2210元)电冰箱(4986元)电话(295元)手表(112元)。
  师:我想买一部电话和一块手表,请你当参谋,我大约需要带多少钱呢?
  (有的学生拿笔计算,有的学生歪头在想,有的早已举起了手)
  师:有的同学想的真快,我们先来听他们的意见吧。
  生1:大约需要400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把295元看成300元,把112元看成100元,所以两件商品需要400元。
  生2:你这样得到的数不准确!我算的结果是407。(一些同学连连点头)
  生1:(很不服气):但我算得很快,而且买东西的时候,不一定带的钱正合适。也不一定正好有那么些零钱。让售货员找钱也可以嘛!
  师:生1就是使用了估算的方法。在生活中有没有必要进行估算?(即学生发言讨论估算的必要性)
  生3:有必要。估算的速度比计算快。
  生4:如果数太大了不好算,用生1的方法简便。
  (其他学生连连点头。老师也给以了肯定)
  师:三年级的李老师喜欢上了电视机和空调,这次你给李老师当一次参谋,想买下这两件商品大约需要多少钱?
  大部分学生把3100看成3000,把2210看成2000,于是得出大概要带5000元。
  生5:“不行,这样估算的话,那带的钱就不够了。”
  生3:可不是,带5000元就不够了。带5400元肯定够。把2210看成2300元。
  生4:我觉得带5000元就够了。上次,我和妈妈去黄村买空调,要1350元,妈妈还价,1180元就买下来了。我想买两件,更应多便宜些,5000元差不多。
  生5:但有时候不能还价,怎么办?
  生4:还可以先交定金,把货送到家,再给剩下的钱。
  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教师借机提出:“对于‘购物时怎样估算更合理’这一问题,同学们都敢于发表各自的见解,估算方法多种多样。看来,在我们生活中常常要用到估算。
  这种让学生自己体验估算过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估算兴趣。
  二、立足教材,渗透策略,让学生“会”估算
  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熟悉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真正了解其长短、大小和轻重等,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如1米大约多长,1平方米大约有多大,50克、100克、1千克、1吨大约有多重;还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熟悉生活常识,如超市中1元、3元、5元、10元、20元分别可以买到什么;大米什么价,酱油多少钱一瓶,味精多少钱一袋,书包多少钱一只,等等。从而,让学生感知学数学不只是做几道计算题,解几道应用题,更要让学生感悟生活是一门大学科,其中也有着极为丰富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学问。
  三、结合口、笔算,加强估算训练,形成估算习惯
  口算和筆算常常为估算提供充分的“素材”,估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笔算的熟练化。具体训练中,不论是先估算后计算,还是先计算后用估算检验,都应如实记录估算与计算的结果,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出入,以不断改进估算技巧。如估算61.9×1.51,将61.9看作50,1.51看作1.5,就会发现61.9×1.51约为90,且比90大;再如9+99+999=?具有估算习惯的学生则在头脑中对数据稍作变化,(把9看成比它大1的10)几乎会脱口说出结果:10+100+1000=1110。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性地让学生对口算题、笔算题的结果进行估算,从而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能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不断提高估算能力。教师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进行长程的践行与融合渗透,真正让估算教学成为学生能力生长的载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