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乖孩子”背后的隐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我们的精力都会被各种琐碎的事务牵累,更何况还有各种让人头疼的孩子,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由衷的感慨,真喜欢那些懂事的孩子啊,从不给老师添麻烦!于是我们便继续与那些捣蛋的、偷懒的、惹祸的孩子“战斗”去了。那些懂事的孩子呢?其实可能被我们忽略了。我们忽略了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渴望,甚至是他们的存在,这于他们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
  以往毕业的学生中,就有一个特别懂事的女生,她来自于一个破碎的家庭。父母分开时,妈妈对她说:“你和爸爸生活吧,你爸条件好,妈妈挣钱太辛苦。”她便懂事的跟了爸爸,尽管心里她更依赖妈妈。她的爸爸是严父型的家长,也许出于望女成凤的希望,她父亲对她要求异常严格,例如每一篇新概念英语的课文都必须熟练背诵,她虽不情愿,但更不愿意爸爸为自己操心,努力达到爸爸所有的要求。体谅爸爸的辛苦,物质上从不主动向爸爸提要求,是个十足的乖乖女。后来爸爸再婚,新妈妈努力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继母,自觉接过了监管她学习的责任,尽管她的学习不需要监管,但是她的继母还是会经常和我联系,帮她开家长会,和她爸爸一同出席家长会。于是孩子的爸爸,包括很多亲人都告诉孩子,你这个阿姨真不错,你可要好好的,你爸爸带着你再婚不容易。再后来,继母生了小弟弟,年龄差距这么大,自然她是不好和小弟弟有任何争宠的行为和心理的。再后来她考上了重点高中,住校去了。紧张的高中生活,如山一样的高考压力,让她变得异常努力,她考取了985的重点大学的重点学科。让家里人着实为她感到骄傲。大学生活,学习压力也不轻,她依旧很努力。因为她爸爸说要锻炼她的生活能力,每两个星期给她一次生活费,600块。这些钱按照今天一线城市的大学生的消费标准,应该是不够的,但爸爸不多给,她就不会去要,自然就不去买衣服,少跟同学吃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她把所有的精力和心神放到了学习上,成绩名列前茅,有时间也去参与勤工俭学,赚一点外快。总之,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她总是一个让人无比放心的孩子,大家都说她特别努力,特别懂事。
  可是就是这个孩子在开学之初来看我的时候,告诉我,她得了抑郁症,而且很严重,整夜整夜的失眠,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人瘦的就像一个没有发育的小男孩,听她和我倾诉她的烦恼和痛苦,我心里很难过。回顾这个孩子的成长道路,她就是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敏感的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我还是经常看到长辈对孩子说:“你再淘气我就不喜欢你了。”或是“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孩子眨巴着眼睛,马上安静下来,以期望长辈还爱着自己。为了博得看护人的喜爱,情愿压抑自己真实的天性,这种伪装起来的“乖”孩子,其实很可怜。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同了,可这样的要挟,还不停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这些小时候“乖”的孩子可能学业出色,然而为什么在人生路上取得更大成就的,有时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呢?因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强,反过来自主性也越差。因此,控制欲越强的家长,越会出“乖孩子”。同理,我想说,控制欲越强的班主任,教育出的学生依附性越强,自主性越差,这些乖孩子随着他渐渐长大,他就会从一个不提问的“乖”学生、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婆婆包办的“妈宝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滥好人,甚至遭遇一点挫折的时候,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所以从一个妈妈的角度想,我愿我的孩子做出人生选择是因为自己的真实喜好,而不是牺牲自己的感受去讨好别人。从一个班主任的角度想,我愿意支持学生的决定并提醒他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而不是“你就做一个乖孩子,按照我给你指点的人生活下去。”
  更何况我们有的时候恐怕是在用前人井底观天的人生经验,去指路后一代不可测、未可知的人生。培养孩子的目标有千千万,也许最坏的可能就是那个“乖”小孩!
  听到那么多跳楼或者自残的让人毛骨悚然的新闻,我宁愿我的孩子,我的学生做一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健康自由的孩子,而不是一个一味“乖”的孩子。所以我想说,与一份出色的成绩相比,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我告诫自己切莫打着帮助学生、教育学生的旗号,绑架了学生的自由天性,我更希望他们是健康快乐的孩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