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体医融合”视野的运动损伤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体育向医学延伸、医学向体育渗透的“体医融合”视野下,从运动损伤学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开设运动损伤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探究运动康复专业运动损伤学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构建符合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求的运动损伤学课程教学内容,为进一步完善和改革运动损伤学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医融合  运动损伤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b)-0214-02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愈烈、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疾病呈现低龄化、范围广等特点,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现代文明疾病的呈现,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伴随着一系列疾病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在许多疾病的早期预防、临床治疗以及后期的康复治疗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功效和地位,从而转变了“重医疗轻康复”的错误观念, “体医融合”也随之而产生。所谓“体医融合”,就是通过运动手段促进身体健康,在“医疗”的概念中加入体育元素。北京体育大学前校长杨桦曾说:“体育与卫生医疗的结合是大有可为的。体育可以解决医疗卫生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改善治病难、看病难特别是预防慢性疾病,可以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另外,医疗卫生中的治疗可以与体育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把运动康复方面的治疗手段、方法运用到一些常见病的治疗中”。然而如何恰如其分的将体育与医学相关学科衔接起来,真正实现“体医融合”是当前一段时间里需要解决的问题。运动损伤学是我校运动康复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如何连贯的将这门课程与医学的相关学科衔接,使学生能真正的掌握以医学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将运动损伤学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动作改进、预防损伤和临床康复等领域,同时有针对性的将体育运动方法作为开设某些疾病的运动处方是一项值得努力下功夫解决的课题。
  1  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与其他课程相比,运动损伤学是一门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的应用型学科,学生不但需要掌握相关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熟悉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并能够将所学的运动损伤学知识应用于运动损伤实践中去,从而更好地达到预防损伤及指导患者进行康复的目的。笔者经过实践教学发现,当前大多数高校选择的运动损伤学教材是由王予彬主编的《运动创伤学》,该教材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教材内容涉及医学知识点偏多,医学专业性强且教材的章节和知识点偏多,而与之相关的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的知识点却寥寥无几,医学院校的学生医学知识扎实,但体育知识却比较薄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很难将体育运动项目与损伤联系到一起,课堂上常因无法亲自实践、不理解而失去兴趣。再加上教学培养计划中没有安排实验学时,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故实践环节中技能操作水平也一般。
  1.2 教学方法枯燥,缺乏新意
  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和操作能力,在课堂上,不能选择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然而笔者经过一年的授课发现,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运动损伤理论知识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基本以记笔记为主,鲜有人提出疑问,而且在具体的运动康复方法实践环节过程中很少有同学主动参与实践,分析原因可能与学生缺乏运动背景有关,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欠缺,无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学以致用。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运动损伤课程的瓶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体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未来授课的重中之重。
  1.3 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大多数高校将运动损伤学课程设置为考试课,考试题型大多以填空题、选择题和简述题等传统题型为主,学生为应付考试,往往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应付完成,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往往只能形成短暂性记忆,达不到检验学生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者认为,要想使学生取得良好得学习效果,就应该从考核方式上下手,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分配比例,真正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
  2  方法与建议
  2.1 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岗位需求人才
  “体医融合”背景下的运动损伤学课程是以我国运动康复专业的未来发展为趋势,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广泛调研用人单位和国外内相关专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特点和我省,特别是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以“未来岗位为需求”,在我校强大的医学背景下逐渐向体育渗透,体育向医学延伸,同时以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来确定运动损伤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根据运动项目的创伤特点[1],以学生的体育专项和常见的运动损伤病例为主,联系运动实践和生活实际,尽量避免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实践环节缺失、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发生,使学生真正能够掌握各类运动损伤及其预防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还要与相关医学(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骨科学等)等内容的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2.2 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课件灌输式讲授知识点,教学单调乏味,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2]。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培养未来合格的运动康复人才至关重要。因此在选择授课方式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现代诊疗技术,充分调动现有资源,例如教学实践基地、实训室的充分合理利用,以问题为导向,以四步法、小组讨论、演讲法、案例分析法、实际案例演示法等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在讲授膝关节韧带损伤时,首先通过讲授膝关节的解剖特点和基本运动方式,再结合视频让学生直观的观看一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一些极易容易引起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运动项目,设疑以督促学生思考膝关节的解剖弱點以及哪些体育动作容易引起膝关节韧带损伤,从而探寻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引导学生掌握其损伤的机制、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进一步思考应对损伤的方法有哪些?面对损伤应该如何去处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再结合课堂讲授法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并能应用到康复技能的实际操作上,为将来更好的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转变教学模式和授课地点,从课堂转移到实训中心
  甘肃中医药大学有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为教学课堂实践提供了有利场所,将运动损伤学的一部分实验课放到康复实训室或医院相关科室进行,让学生仔细观察学习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走进医院,走进临床的方式和患者面对面交流,根据患者的诉说、临床表现,在带教医生或者任课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在患者本人和病情的允许下,检查患者损伤部位,依据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检查诊断、分析损伤病因,提出适合患者康复的一些体育康复锻炼方法并能够亲身体验。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离不开临床的实践环节。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康复中心和实训室,介绍理疗仪器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演示康复器材的使用[4]。通过给患者做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4 大胆改革考核方式,建立適宜的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是最能直接反映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知识程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损伤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应用性学科,在考核形式上,应该考虑课程的特殊性,不能仅仅局限于闭卷考试,在闭卷考试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临床实践操作环节的考核,将闭卷卷面成绩、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平时课堂表现、课堂出勤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环节的成绩按照不同的比例纳入到最终的期末成绩,形成最终成绩。多因素的考试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检验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熟练程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结语
  “体医融合”视野下的《运动损伤学》课程教学是结合医学院校、体育院系的特点和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实际情况,培养“体医融合”的应用型康复人才。因此在教材、讲课及其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选择上应将医学、体育学等学科进行相互融合,知识结构应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不仅仅只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而是应注重将专业与医学等相关知识合理的融合,体现多学科发展趋势下“体医融合”的真正意义,坚持以“未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为目标,执行“体育向医学延伸、医学向体育渗透”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选择适宜的教材、新颖的教学方法、恰当的考核方式,从而构建以“未来岗位需求”和“体医融合”为导向的运动康复专业的《运动损伤学》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何平,王永成.《运动创伤学》教材内容与体系建设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7):34-35.
  [2] 黄庆锋,苏星,陈建国,等.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交通医学,2014,28(4):411-413.
  [3] 温晓妮,李萍,王红霞,等.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改革[J].中国康复,2013,28(1):78-79.
  [4] 姜燕,修月.运动创伤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方法改革研究——以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2016,36(8):108-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