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析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对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首先阐述了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的现状及问题,然后详细分析了过渡环节中的活动安排策略,以期为研究幼儿活动安排的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一日生活 过渡环节 形式 策略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过渡环节的教育意识
  一些老师没有认识到过渡环节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价值,这就导致他们在过渡环节中缺乏应有的教育意识和行为。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很多的过渡环节,其中有长时间过渡环节,如入园时、午饭后到午睡前、离园时等;也有短时间过渡环节,如排队盥洗、领活动材料等。有些过渡环节时间是固定的,也有一些过渡环节时间是不固定的。如果老师没有对过渡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幼儿在自由散漫的状态下很容易做出不良行为,如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没有仔细观察幼儿的情绪,幼儿很有可能一天都会在不愉快的心境下进行各种活动;在幼儿学习或做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同幼儿及时交流,幼儿可能会一直封闭自己,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等,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幼儿要么不太阳光,要么比较散漫、无秩序感。很多教师认为过渡环节指的是自由活动时间,一些老师会趁这些时间做些别的事情,无暇顾及幼儿的行为和教育,幼儿在自由散漫的时间里会变得越来越缺乏纪律感。
  2.过渡环节的形式比较单一
  一些老师虽然意识到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但是他们在过渡环节中安排的活动单一,久而久之,幼儿会因为丧失兴趣而不能积极参与其中。比如,老师让幼儿玩积木,这些积木在平时的游戏中玩过很多次了,幼儿一定不愿意在过渡环节中继续重复枯燥的游戏。又如,老师让幼儿玩自己带的玩具,幼儿在家里已经玩过很多遍了,可能带到幼儿园去也不会有更多的兴趣去玩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放任不管,幼儿会兴奋地你追我赶,稍不注意便会发生意外事件。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优化策略
  1.营造和谐的氛围是优化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前提
  (1)在师幼之间建立融洽的互动关系。现代教育非常注重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是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独立的情感和创造性能力的重要途径。情感培养能够对幼儿的智力发育和个性品质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时刻保持心情愉悦的幼儿更喜欢和其他幼儿交往,而同其他幼儿之间进行融洽的交流,会使幼儿更容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为培养幼儿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奠定基础。不同年级的幼儿对关爱的需求不太相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关心。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老师可以用搂抱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亲切;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年龄大一点,老师可以为他们营造和谐、温暖的交流氛围,如同他们说悄悄话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护。
  (2)在幼儿之间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社会交流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及社会态度,老师应该将社会交流的模式渗透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中,讓幼儿之间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幼儿在和同伴一起合作和沟通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友好和谐,所以老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幼儿创造互相交流的机会。比如,组织幼儿一起玩结构游戏、一起讲生活故事等,让幼儿在文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彼此的友好。
  2.长时适宜的活动是优化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核心
  (1)过渡环节适宜的活动。首先,幼儿来园时的过渡环节。幼儿来到幼儿园意味着一天的活动即将开始,好的开端能够让幼儿快速融入集体。因为幼儿来到学校的时间不同,情绪也会不一样,所以来园活动的安排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分散的。例如,让幼儿观察他们之前种的种子是否发芽了,帮忙浇浇水,把小花盆拿出来晒晒太阳;又如,让幼儿给小乌龟、小鱼等喂食或换水等,这样让幼儿快速将注意力转到动植物上,在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同时学会与同伴分工合作,这为他们的集体感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让他们在愉快的自由活动中开始一日的学习。
  其次,午餐时和午餐后的过渡环节。午餐后到午睡前的时段不能安排孩子做激烈的运动。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为了更快速地进入午睡状态,所以活动的安排不能让幼儿过于兴奋,而是以安静为主。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做手工,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慢慢变得更加细心;可以给他们看图画书,让他们在五颜六色的图画中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2)短时过渡环节适宜的活动。短时间的过渡环节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是十几分钟,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如果不合理安排,幼儿可能会因为等待的无聊而互相打闹或进行比较散漫的自由活动,这样既显得没有纪律感,同时也有可能会造成意外的伤害。所以,老师不能忽略短时过渡环节的活动安排。老师可以组织幼儿玩一些静止的游戏,以此将幼儿进行集中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媛.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策略新探[J].教育导刊,2015,(4) :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