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表演让文字活起来,让阅读更有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就语文教学中课本剧排练、表演方法指导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本剧;排练;表演;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05-01
  许多语文老师和我一定有相同的感触,在读书的时候,如果让孩子分角色朗读,他们一定都会读得特别带劲。这就对了,在文字里感受角色的快乐,反过来深入阅读文字之后,对文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我今天要谈到的关于语文课本剧表演的一点思考。
  作为一种校园文化艺术,使学生将语文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实践中去,是学生能力的转换延伸。它把课文课堂教学及德育、美育结合在舞台艺术的表演之中,既培养了学习语文课的浓厚兴趣,又使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对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增强审美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将戏剧欣赏同语文教学挂钩,能够起到寓教于戏,以演促学,以美育情,在阅读中感受更多的乐趣。
  所以课本剧实际上是一种立体的直观的教学手段。它生动、形象、有趣,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本剧的排演环节,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融汇学生的读、理解、内化和表达的一个综合过程。
  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排练是学生把书面语言转化成了口头语言和形体动作的过程,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又帮助学生突破了认识上的误区、盲点,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加强了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
  1.学生的表演练习可以多次反复进行,善于反思,改进。反复排练的过程,每个角色背后的情感内在语言潜台词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字的揣摩,不断加深体会。学生用自己的“心”与人物交流,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了人物、理解了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己在人物语言,动作,表现力上把握不到位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排练的过程又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一次考验。人物情感的把握,表情、肢体语言的运用,甚至人物的着装,道具的制作,场景的布置,这些都需要学生用“美”的眼睛去观察,用“美”的心灵去体会,用“美”的双手去创造。比如我们发现很有趣的事。下雨的声音怎么模拟?有塑料袋倒腾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那就是下雨。雨声还有区分:大雨的声音用厚一点的大塑料袋,中雨用小一点的,小雨用更小更薄的塑料袋。大海的海浪用大的厚的塑料袋来回的摆动也可以模拟。还有很多很多……孩子们乐此不疲,连下雨都有专门的角色。
  3.在排练中我发现,无论课本剧中的人物形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学生都乐意去扮演。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学生都会认真对待。表演积极性非常高,所以排练时,要注意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可以分小组进行,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活动在促进语文学习的同时,突出一个主题,“我们需要你”,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友谊,培养了自信心,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4.分工明确,导演,编剧,演员,剧务,还有跑龙套的。排演时间全在课下,人人参与,群策群力。
  5.在课本剧的表演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除了指导剧本,表演外,还要积极参与演出。比如跑龙套的角色,或者下下雨,打打雷,学着小狗叫等等。学生情绪更高。
  课本剧的表演比例行公事地向学生讲解课文,更富有艺术魅力,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说,课本剧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得到提高,更加丰富和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因此,课本剧的表演能够起到以演促学的作用。
  1.表演形式:即兴直接表演:在课文教学中,如接触到的课文,它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甚至有对话,则可短时酝酿,分配角色,即兴表演。如《皇帝的新装》、《负荆请罪》等,都适合这种表演形式。延伸拓展表演:课堂教学中,如接触到一篇课文,它有人物、有背景,故事的拓展空间大,则不妨鼓励想象力丰富的学生,顺应文章原意,通过内在线索,对故事情节的开头,中间或者结尾进行再拓展。如《猎人海力布》剧组进行的拓展表演:开头,海里布救助村里即将饿死的爷孙,交给孩子们打猎的本领。彰显任务特质,为后门的牺牲形成的冲突做铺垫再加工表演:比如说一首字数极少的诗歌,把背后丰富的情感和诗人的遭遇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深入图书馆,查阅资料,利用媒体等去多方面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从而最终呈现出丰富细腻的表演。例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为音乐剧,在舞台上小女孩在黑暗的时代背景下所遭遇的艰辛让人潸然泪下。
  2.表演手段营造表演的气氛,可以将讲台进行一定的布置,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化装,组成助威团,用热烈的掌声给表演的学生以信心和鼓励。采用小组之间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我在学生表演时,还模仿电影颁奖的形式,组织了评委会,现场打分,还设置了最佳表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剧目奖、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奖项,让同学们把掌声送给每一个参与表演的同学。这无疑是对同学们辛苦劳动的回报,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这种美好的体验,会对同学们今后积极参与语文教学,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3.结合泉州的本土文化,如把布袋戏,木偶戏,梨园戏等元素融入到表演中。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作品。如《三打白骨精》孩子们就通过手偶來进行表演。也尝试通过自制头饰来完成角色形象塑造。
  4.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同时擅长画画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懂电工的,摆弄音响和照明;广泛借鉴各类作品。把相声、小品的动作、语言借鉴过来,妙趣横生;包括经典著作及作品中的经典台词的引用,都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唐正莲.《课本剧表演 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2]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9):188-188.
  [3]钱康明.《校园课本剧精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