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出语文学科开展自主性学习,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彰显学科特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才能消化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对所学知识发生过程进行自主思考,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又培养他们主动探求知识,自愿学习知识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02-02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中枢性学科,语文能力的高低还决定着其他科目的成绩,是各级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学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地去学习,才能把语文知识学好。小学语文作为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们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意识的起步点,因而教育者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重而道远。
  一、激发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坦言说过“兴是最好的老师。”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兴趣作为先決条件,它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可以说,培养学习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人到学习活动中,才能使语文课堂变得主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如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时,我创设了图片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先出示漓江、象鼻山、骆驼山等桂林几个著名景点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喜欢这些地方嗎?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家乡——桂林风景优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被称为“甲天下”呢!你知道为什么吗?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到答案”。通过图片情景的创设,既给了学生直观的认识,又引发了他们的探究的欲望,这样就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去了。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因此,教师在引入情境后,应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情境得以持续。如教学《窃读记》,图片引入情境后,请学生找出作者窃读的语句后,让学生抓住作者窃读时的动作、心理活动等重点词句模仿作者窃读的过程进而体会作者窃读时的感受。通过分组表演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高。由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不用我教授,学生也能体会到作者对读书的喜爱。
  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敢想、会想,才会去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如教学《将相和》时,出示课题后问∶文中的将和相是谁呢?将相和是将与相和好的意思。既然是“和好”,就说明他们以前是不和的。那么,将和相之前为什么不和?后来又为什么和好了呢?等等。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第九册中的《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时,出示题目之后,我就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这是个什么样的老师?为什么令作者难忘?这是什么样的风筝呢?风筝与理想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说是理想的风筝?……然后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非常投入地读完后,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了记号,随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们对于提出的较简单的问题很快就能逐一解决。但对于“风筝与理想有什么联系?以及对课题的理解”这一问题,我通过让抓住文中的三个故事,抓住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的语句,反复诵读,来体会老师执著、乐观、身残志坚的精神。接着,我又给学生提出问题:“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自己的理想吗?”再引导学生结合“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来理解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从而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三、提供实践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海洋、学生学习的源泉、课堂教学的延伸。小学语文教学只有紧紧联系生活才会焕发生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提供学生联系生活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如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时,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寻找辨别方向的办法,如:如何通过枝叶的稠密来辨别方向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既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究心理,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进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华颖中学.曾丽雯.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瑞文网.
  [2]四川省德阳市黄河路小学.谢晓辉.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教育前沿》.
  [3]唐秀梅.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学课程辅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