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韩颜色词“青”隐喻认知的共性与差异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隐喻既是一种认知现象,又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人类的相同生理结构和共同体验决定了隐喻在不同文化中的共性特点。与此同时,隐喻也具有文化差异性,这取决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等社会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对隐喻认知的共性与差异性对中韩颜色词“青”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隐喻;颜色词“青”;共性;差异性
  一、颜色词与隐喻
  隐喻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很多领域学者们探讨的热门问题,它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中常见的话语。Lakoff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而不是纯粹的语言现象,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特点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相似性,即通过说明另一件可以与其相比的事来描写某事。隐喻的基本机理是将源域的结构部分地、单向地映射到目标域之上,是不同认知域间的映射。随着人类认知进入高级阶段,人类对颜色的认知从“借物呈色”跨越到“托义于色”的质的飞跃,从颜色域向非颜色的事理、精神、品质、心态等的映射。
  二、“青”在汉韩语中的异同
  在汉语中,青色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色彩义的颜色词,是一系列色彩的集合,当它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和不同的语素构词时,便表达出不同的色彩印象,主要有:①表示绿色的意义,例如:青菜:跟白菜接近的一种植物,绿色蔬菜的统称;青草:绿色的草。②表示蓝色的意义,例如:青天:蓝色的天空;比喻清官。③表示黑色的意义,例如:青衣:黑色的衣服;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中年或青年妇女,因穿青衫而得名;青丝:黑发,多指女子的头发。④表示其他颜色的意义,例如:灰蓝色的烟气称“青烟”,灰色松鼠称“青鼠”,树皮灰褐的杨树称“青杨”。
  除了颜色义外,汉语“青”代表着年轻,如“青春”、“青年不存钱,老来苦黄连”。中国古代年轻的读书人要穿学士服,这种服装为青色。“青箱”、“青拎”、“青领”后来就成了“士”的代称。仕途得志称为“青云直上”。汉代以后,封建的等级制度给青色带来了贬义,成为贫贱之色。皇帝服黄,富贵之人服朱,学士及下级官员多服青。“青衫”、“青袍”就成了官卑职小地位低微的读书人的代称。
  在韩国,“青”也代表年轻,如“青春(??)”、“青年(??)”,也代表妓女,如“青裳(??)”(妓女)、“青楼(??)”(妓楼)。在韩国,“青”表示喜庆,如“青丝红丝(????)”(男方送给女方的定婚聘礼时使用的线),也代表朝服,如“青衫(???)”(国家祭香时用的蓝色的衣服或者朝服的一种)、“青丝灯笼(?? ??)”(用青色云纹纱作的灯笼,正三品到正二品的官员在晚上使用),也有没有地位的意思,如“青衣(??)”(旧时卑贱人的衣服)。还有“青丘(??)”(中国人对韩国人的称呼)、“青瓦小贩(???)”(比喻爱留一手的人)、“青山流水(????)”(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等。
  三、中韩颜色词的隐喻共性
  在众多的文化形态和人类语言中,共性总是大于个性。隐喻的认知基础与工作机制在各种语言文化中都是一样的,在相同的物质和生存条件下,尽管存在着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但不同的民族选择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都是相同的。语言的普遍性是认知普遍性的子集,对于中韩颜色词“青”的隐喻表达也不例外,汉语与韩语中的“青”都蕴含着年轻、地位低等隐喻义。
  四、中韩颜色词隐喻的差异性
  颜色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表现力最为丰富且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认知领域的不断扩大,人类的隐喻范畴也在不断扩大。许多新概念、新观念术语等就是通过隐喻被广大的普通百姓理解接受,并已自然地潜移默化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颜色词“青”也逐渐失去“颜色”义而出现于汉韩文化的经济、金融和文化领域中。
  1.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颜色词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有些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的联想意义完全不同,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心理因素各异,观察角度不同,对颜色的感受往往也不相同,从而导致了差异。
  2.民族心理: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颜色词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对色彩的喜好是民族心理特点的客观反映。
  3.文学艺术: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中韩两国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颜色词在艺术作品里的隐喻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记录了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生活。不了解中国和韩国历史文化是不可能正确理解颜色词在文艺作品里的真正隐喻。
  4.政治取向:政治经济对社会生活影响巨大,颜色词向政治域的影射而产生的联想意义,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心理和政治取向。在中国,颜色常常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例如:青衣(??)”指旧时卑贱人的衣服,象征着政治地位低下,隐喻了当时社会的情形。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中韩颜色词的隐喻存在许多相似性。随着跨文化交往的增多,人类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多元文化无处不在相互渗透或融合。尽管中韩颜色词具有普遍的认知特征,但语言的个性仍然存在,颜色词“青”的隐喻更多地与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相关,因而更多地显示了不同语言的个性和相对性,反映了社会文化对语言的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 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年第4期,50—57頁。
  [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李燕.汉语基本颜色词之认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4]  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  黄贞姬.中韩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J]. 东疆学刊,2008
  注释:
  ①  选自Lakoff&Johnson的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1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