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概念、特点、类型,然后分析了单位在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我国的事业单位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更好的防范,不断提升其财务管理的效率、质量与水平,最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策略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财政改革得到了持续、深入的发展,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业务往来变得愈加频繁和复杂,因为财务风险而出现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财务风险指的是:事业单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而不能够顺利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从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和一般的企业不一样,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其大部分的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这样就使得很多风险具有不可控性,其财务风险存在客观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而且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在财务核算、支付、投资等许多方面都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加大了事业单位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类型
  1.支付风险
  事业单位出现支付风险的主要原因就是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事业单位制定部门预算制度的最初目的是通过改进并完善预算经费的支出结构,对单位财务支出管理的方式进行变革,以此来解决单位预算经费被挤占或者挪用等问题。可是实际上,单位的预算指标安排以及各项经费结构的矛盾依旧存在,迫于现实发展的需要,挤占或者挪用经费来缓解单位的资金压力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财务部门依旧面临着违规支付这一风险。
  2.核算风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还跟不上,导致他们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慢,对新政策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核算方面的能力与水平还达不到制度的相关要求,因此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他们对新会计制度与政策的运用以及掌握会计处理方法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欠缺与不足,导致其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疏漏,进而影响了单位会计核算的效率、质量与水平。
  3.管理风险
  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缺乏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因此不能很好地应对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对制度缺乏有力的执行,致使财务监督和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没有及时更新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严重影响了单位对财务的监管效率等。这些问题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会对会计信息的形成、传递以及审核等这一系列工作造成直接影响,其结果就是单位会计信息失真或者财务管理不规范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单位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加大了单位的决策风险。
  三、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1.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防范缺乏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或者管理者缺乏必要的大局观念,由于对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其财务管理的思维依旧比较滞后和传统,对财务风险的概念、内涵、特点、类型、成因等缺乏清晰、全面的认识。并且,还有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对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未进行有效应对,自然也就谈不上建立并完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了,对本单位有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对风险缺乏最基本的预判,如果单位出现财务风险,就不能从容、冷静应对,最终会对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一些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他们把单位的财务管理简单地理解成了账目管理与核算数据,将其与会计核算混在一起,没有按照计划很好地执行财务预算、监督与控制等工作,对财务管理背后的风险视而不见,严重影响了单位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2.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体制与内部管理制度是财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和有力保障。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基于其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其财务风险控制的核心与关键就是财政资金预算体系,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并没有制定详细的预算项目,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审核工作,致使预算编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事业单位在获得政府财政拨款之后,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缺乏严谨性、科学性与合理性,人为、随意地对预算进行调整,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单位财务管理的操作风险。
  3.缺乏健全完善的监管体制
  随着经济活动多样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就更加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目前,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比较复杂,而且其财务人员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缺乏健全完善的监管体制,就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监管,也难以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单位对于收入的管理,不仅仅是需要单位的财会部门进行统一的核算与管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单位票据、印章的管理,不断提升其规范程度,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监守自盗的情况,甚至出现小金库或者体外资金循环,最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单位财务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
  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主体,财务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在财务人员的考核和录用方面缺乏严谨性,再加上不少财务人员自身缺乏不断学习的意识,不能及时接受新政策和新技术,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最終造成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与时代发展脱节。此外,还有一些财务人员缺乏法制观念,而且职业道德修养也不够,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中存在着违规操作的现象,加大了单位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5.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变得愈加复杂化和多样化
  目前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单位的财务风险。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监督体制依旧不够健全和完善,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都会严重威胁到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学会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发生的时候从容、冷静应对。   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
  就单位的内部环境而言,单位对其缺乏必要的控制能力。首先就是单位领导或相关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有效的监督,对风险的出现及其发展视而不见。其次是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贯彻执行也不到位。第三就是相关的财务人员,尤其是财务负责人,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致使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最后一点就是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来说,单位管理财务支出的方法比较落后,而且自身的资源储备也比较有限,对预算执行过程有效的控制,致使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失控,加大了自身的财务风险。
  2.政府预算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因此就需要政府加強对预算的约束力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事业单位不能够直接照搬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办法,更不能直接负债经营,不能一味追求自身的业绩而不考虑单位自身的实际预算,强行上项目、铺摊子,这样很容易造成单位隐性的预算赤字,这也是财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五、事业单位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具体对策
  1.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的管理者,需要对财务风险形成全面、客观和准确的认识,不断提升风险的防范意识,积极完善单位内部的风险管控机制,对报账流程进行认真梳理,设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对各类风险加以有效识别和准确预判,做到防患于未然。
  2.积极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积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运行加以规范,并对预算加大执行和约束力度,对单位费用的收支情况加以严格控制,积极构建科学、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责任体系。单位需要将财务收支纳入部门预算,对预算编制加以细化,对预算调整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来加强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3.加快构建专业化的财会人才队伍
  事业单位可以适当提升薪资及福利待遇,从而吸引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财会人才,并对其加大培训力度,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同时事业单位也要给其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够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最终实现个人和单位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4.积极建设并完善内外部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事业单位需要做好不相容岗位和职务的分离工作,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牵制与平衡作用,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完善责任追究制,对权力进行必要的制衡与监督;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检查力度,尽量结合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督,对财政拨款资金的去向加大追踪力度,严肃惩处违法乱纪的单位(部门)或个人,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出具有实质意义的指导,从而保障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进行高效、合理、有效的使用,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的引入.时代经贸,2019(05).
  2.李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及风险防范分析.财会学习,2019(05).
  3.王自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策略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9(03).
  (责任编辑:刘海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