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牛球虫病的流行与防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牛球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对养牛业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现阐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控办法;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地防控此病。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寄生在牛肠上皮细胞引起的原虫病。在国内主要由邱氏艾美耳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引起;黑龙江省曾有数个地方报道由邱氏艾美耳球虫所致的牛球虫病。该病对犊牛的危害严重,成年牛常呈隐性感染成为带虫者。
  关键词:牛;球虫病;危害;预防为主;全方位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1-0058-02
  1 流行特点
  该病发生与流行常以地方散发形式出现,引起犊牛发病、死亡,死亡率可达10%~20%。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性肠炎,粪便稀薄含血,体温升高至40~41℃。慢性球虫病病牛消瘦,被毛粗乱,肛门周围黏有大量稀便。死后剖检见尸体清瘦、贫血,于盲肠、结肠、回肠出现出血性肠炎,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孤立淋巴滤泡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肠内积有血液。大肠黏膜触片镜检可见多量球虫卵囊及其裂殖体。
  该病的诊断需依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尸体剖检和应用盐浮集法做球虫卵囊及其裂殖体形态学检查确诊。同时要做犊牛下痢、牛大肠杆菌病、牛副结核病的区别诊断。
  各品种和各种用途的牛对该病都有感染性。特别是饲养条件粗放,饲料营养水平低下,饲养环境周围污染,放牧地域(尤其是沼泽地)污染较严重,更容易感染与流行。
  该病多发生在春、夏、秋季节,温暖、潮湿、多雨季节更易发生感染、发病,如不及时有效防控,会引起发病犊牛大批死亡,同群同场的成牛也会成为该病的带虫者,成为该病的病源或疫源地,严重威胁着本户、本场、本地域的牛业生产。因此要从预防和治疗两大方面做好有效的防控工作;并且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牛球虫的发育生活史
  球虫对宿主和寄生部位有严格的选择性,即各种动物都有其专性寄生的球虫,而不能互相感染。在国内牛球虫病病原有十余种球虫,其中邱氏艾美耳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也最常见。前者的卵囊大小为18.6 μm×14.6 μm,呈球形或亚球形,淡黄色,无卵膜孔,无内外残体;后者卵囊大小为27.7 μm×20.3 μm,呈卵形,褐色,有卵膜孔,无外残体,有内残体。球虫卵囊形态、大小在显微镜下观察才能看清楚。球虫发育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形态也可完全不同。球虫发育属直接發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需经过三个阶段。
  2.1 无性生殖阶段
  在其寄生部位肠黏膜上皮细胞内以裂体生殖法进行。散布在外界环境中的牛球虫感染性卵囊,被牛吞入肠道,在消化液作用下释放出其内的子孢子;子孢子侵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圆形的裂殖体,进行裂体生殖,分裂成许多裂殖子,破坏肠上皮细胞。
  2.2 有性生殖阶段
  在裂体生殖过程中,一部分裂殖子变为大配子(雌性细胞)和小配子(雄性细胞)。两性细胞结合融为合子,合子周围迅速形成一层被膜即成为平时粪检时见到的球虫卵囊,卵囊由被破坏的肠上皮细胞进入肠腔,随牛粪便排出体外。
  2.3 孢子生殖阶段
  合子变为卵囊后,卵囊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发育,其内形成4个孢子囊和每个孢子囊内有2个子孢子,含有成熟的子孢子的卵囊称为感染性卵囊。Ⅰ和Ⅱ两个阶段是在宿主内进行称内生性发育;第Ⅲ阶段是在外界环境中完成,称外生性发育。牛感染球虫是由于吞噬了散布在土壤、地面、饲草、饲料、垫草和被污染的饮水等外界环境中的球虫感染性卵囊而发生的。感染性卵囊在被侵入的宿主牛肠道消化液作用下,释放出子孢子,子孢子又迅速侵入完整的肠上皮细胞,成为圆形裂子体,再次开始裂体生殖。就这样多次进行以上三个阶段的发育繁殖,使宿主的肠上皮细胞遭受严重破坏,引起疾病发作、病原扩散、扩大感染。
  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1 预防工作
  养牛户应了解球虫发育生活史,在生产实践中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成年牛多系带虫者,必须把犊牛与成牛分群分舍饲养,放牧地也要分开;搞好牛舍消毒工作,每周对牛舍地面做一次消毒,可用3%~5%热碱水做地面消毒;防止饲草和颗粒料被污染;犊牛哺乳,做到母牛乳房、乳头哺乳前清洗消毒,哺乳结束将母牛及时牵回成牛舍;场区和牛舍周围经常清扫消毒;及时清理牛粪、尿液及污水,集中做热发酵处理,杀灭粪便中的球虫卵囊;禁止把牛的粪、尿及牛舍污水不经消毒发酵而直排放牧地、池塘、河流;球虫病往往在更换饲料时突然发生,因此更换饲料要逐步过渡;在温暖季节停止牛到潮湿、低洼的草地放牧。一旦出现病牛及时隔离、检疫、治疗,并向上级防检疫部门报告。由外地购牛必须按规定检疫。管理好地域内的水草环境卫生。
  3.2 药物预防
  在有牛球虫病发生的地区,对假定健康牛群做好药物预防非常必要。常用的预防药物有氨丙啉或莫能菌素。①氨丙啉:每日以5 mg/kg体重混饲,连用21天。②莫能菌素:每日以1 mg/kg体重混饲,连用33天[1]。这两种药物预防牛球虫病的效果极佳;实践中,一是要严格计算好1天给药剂量,二是连续做完预防给药天数。
  3.3 药物治疗
  对发病牛确诊后要及时隔离治疗。①氨丙啉:每千克体重20~25 mg,一次口服,每天1次,连用4~5天。②复方敌菌净:每千克体重30 mg,每天1次,连用3~5天,首次量加倍。③盐霉素:每千克体重25 mg,混饲,每天1次,连用1周[2]。④对症治疗:在使用抗球虫药的同时应结合止泻强心、补液等对症疗法,贫血严重者应考虑输血。
  4 讨论
  4.1 重视牛球虫病的防控工作
   牛球虫病虽然不像一些烈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那么严重,但是其给养牛业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牛球虫感染性卵囊被吞入牛消化道,释放出子孢子,侵入肠上皮细胞,形成裂殖体,经裂体繁殖,产生大量裂殖子,反复多次破坏肠上皮细胞,造成出血性肠炎及溃疡,并产生毒素毒害患牛中枢神经系统,发病乃至死亡;大批病犊死亡、成牛成为带虫者、形成疫源地,如没有得到有效防控,必然继续扩大感染和传播。实践告诉我们要充分认识预防在防控牛球虫病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认真实行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方位防控,才能逐渐消除牛球虫病。
  4.2 了解球虫病的寄生特点
  虽然说各种家畜、家禽及人类都可患有球虫病,但球虫对宿主和寄生部位有严格的选择性,各种动物都有其专性寄生的球虫,而不能相互交叉感染。目前,例如鸡球虫病仍大面积存在,相对来说不容易防控,但是鸡球虫不感染牛。所以说,控制好牛球虫病这条防疫线应该说是能做到的。
  我国已进入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新时期,只要从大环境全方位的消除牛球虫繁殖发育条件,再到每个养牛场、养牛户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依法制度,消灭牛球虫病可以说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张西臣,李建华.动物寄生虫病学(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王光雷,王玉珏.牛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