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和声张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开始于1838年,是门德尔松计划献给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斐迪南·大卫的礼物,耗费了门德尔松六年的时间,最终于1844年完成。作品出自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为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浪漫主义的一百年中,西方音乐历经了全面发展的过程,其中涌现出众多杰出的音乐家,诞生与积累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培养了音乐的听众。此外,在浪漫主义的一百年中,西方的作曲技术得到高度的发展,尤其是和声的语言,经历了从稳定的音响至不协和,乃至打破三度音程叠置的和弦结构。本文以该作品的和声为主要研究论点,从探究作品和声的张力出发,分析门德尔松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和声语言的特色。
  关键词:门德尔松;浪漫主义;和弦功能
  和声起源于中世纪教会时期,经过了巴洛克时期以及古典主义时期的发展,直至浪漫主义时期,扩大了和声范围与表现功能,同时增强了和声色彩,对和声语言有了进一步的探索与突破。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范围及其表现功能、调性布局极其丰富,这时期的和声较之传统和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传统和声的功能和声体系,因而研究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 主题中的和声内涵
  主题是音乐的骨干,是音乐的种子,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主题发展而来的,音乐的主题就是旋律的写作。在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其主题包含着各种内涵,它是个综合体,它有和声,有旋律的线条,有音乐的情绪,作品第一乐章一开始出现的小提琴声部的旋律优美动听,是由于旋律声部所含有的和声的内涵。谱例1与谱例2分别为第一乐章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举例。
  谱例1一开始出现的小提琴声部旋律优美动听,是由于旋律声部所含有的和声的内涵。小提琴声部的旋律从分解主和弦开始,没有任何的外音,逐渐向下属的方向流动,在下属和弦中加了倚音升f3,一定程度上又丰富了和声的音响。开始的六小节旋律则是从I级到IV级的变格进行,第七小节为减三和弦的出现,此处作曲家为了描绘典雅幽静的意境,推迟属和弦的出现,直至第一乐句的终止处,V级和弦出现,整个乐句是含有变格特征的完全进行。
  从纵向和声上看,作曲家在主、下属、属的运用上是平衡的,唯有第15小节处带有一个下属的离调。主、下属平衡又称阴阳平衡,这一点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另一位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上亦有体现,即用下属,I级到IV级的变格进行,渲染出冷酷的音乐氛围,教堂中的音乐和声进行也以下属居多。上例中作曲家在和声上的平衡运用同时体现出作曲家性格上的美好,生活上的舒适安逸。
  从谱例2中可看出副部主题是从e小调的近关系大调G大调进入,e小调的黯淡与G大调的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之前大篇幅的e小调黯淡的色彩相比,整个副部主题的旋律显得明亮动听。尽管旋律优美,但其下属功能的和弦的频繁运用,又使得旋律散发出如同教堂里冷淡音乐的色彩。作曲家为了支撑属到主的旋律走向,运用了II级离调来推动旋律的发展。虽然作曲家下属和弦运用的较多,但仍强调把属和弦放在重要的位置。
  2 多變的和声色彩
  和弦的功能性与色彩性之间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和声色彩作为一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往往可以渲染出作品异样的情绪,丰富作品音响,刻画出音乐形象的个性特征。多变的和声色彩在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运用的较多,笔者将通过谱例3与谱例4进行详细论述。
  谱例3中作曲家在和弦的处理上具有独特性,将下属的和弦做了小调的两种色彩,一种是Ⅳ级,一种是Ⅱ级的Ⅱ7,Ⅱ7虽是个减小七和弦,但其色彩依然是下属,另谱例中出现Ⅳ级的属调,体现出作曲家在和弦运用上的得心应手。此外,作曲家并没有一味地采用下属解决到属,故而在谱例3最后一小节看到的属和弦没有用原位。
  谱例4可看出作品和声色彩的多变,具体体现在下属和弦的变化以及属和弦的变化上。谱例中Ⅳ级为小三和弦,Ⅱ级为减七和弦,Ⅴ级为大七和弦,Ⅶ级为减七和弦,彼此之间构成对比。前三小节是下属和弦下三度进行,从小和弦向减和弦的转变,后三小节是属和弦的变换,从大和弦向减和弦的转变。此处作曲家在和声色彩上的变换应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营造了独特的音响效果。
  3 关于华彩乐段
  在古典时期,即海顿、莫扎特时期的协奏曲已经有华彩,作曲家不写华彩,一般都是由独奏家自定。在古代时,关于华彩是不固定的,因此当时的华彩也是备受争议,如今华彩通常会有一个固定的版本,即某位演奏家所演奏的华彩,因技术、旋律、篇幅长度等都极其到位,从而被人们所认可。古典时期,乐队停在K46至华彩结束的Ⅴ7—Ⅰ,后来逐步发展停留在Ⅴ和Ⅴ7。门德尔松第一乐章中华彩前的最后一个和弦,如谱例5所示,乐队停留在e小调的Ⅴ7,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也说明了时代在变化。此乐章的华彩后则紧接再现部。
  4 结语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的《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被列到世界四大或是世界十大小提琴名曲中并非偶然,时至今日,该部作品仍受到众多演奏家喜爱,常被拿到音乐会上演出。对于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该作品是音乐学习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出于笔者个人对于这部作品的喜爱,本人学习演奏了该作品的三个乐章,因此对于该部作品的旋律性以及演奏技术有一定的掌握了解,同时希望通过对该部作品理论层面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今后小提琴的演奏与教学,引发演奏者和学者之间更多的互动交流。
  门德尔松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旋律优美,调性转换频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不论在作曲技术或是演奏技术上,较之传统协奏曲都进行了创新。当要深刻完美演绎一部作品时,必须要对作品有深入了解。本人通过从旋律中的和声内涵以及和弦功能色彩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解析该部作品从横向至纵向上体现出的和声张力,为达到更好的演奏目的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 杜波夫斯基.和声学教程[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