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礼乐文化在当代教育与文化中的传承与消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体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命脉,也是维持我国传统社会秩序的重要屏障。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礼乐文化仍能为我们提供可借鉴的积极因素。历史发展至今,学界对于礼乐文化皆有着不同认知,但无论何种认知,都无法脱离礼与乐两个基本概念。本文以我国当代教育与文化现状为背景来探究礼仪文化的传承与消解,重审礼乐对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礼乐文化;教育;传承;消解
  1 礼乐文化的历史渊源
  我国的礼乐文化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关于礼仪文化的记载,而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对于能够参加礼乐活动的人也有着明确、详细的规定,甚至能够作为区别人与人等级的工具。通过这些周密、严谨的仪式规定渐渐形成了人们行为道德的一种标准,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人类行为准则的一个符号载体。笔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笔记史料中入手,探寻礼乐文化的历史作用以及对当代教育的价值。
  巫术礼乐应是礼乐文化的最早形式,起源于祭祀神明,具有崇拜之意,这时就已经具备了礼乐社会层面的功用。在巫乐祭祀活动中,音乐象征神灵,乐律对应星宿,乐器的布局象征方位,表演者的装束反映音乐内容,赋予了作品象征、暗示的寓意。虽当代已经很难见到这种原始的、疯癫的巫术礼乐,但其表现特征与精神内涵仍然延续着,我们在许多地方仍能看到相似形式的祈福求子、神人对话等活动。其之所以能够在今天仍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人对于神、天等超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而当这种膜拜仪式依照一定的模式、时间反复举行后,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习俗或制度,而这种习俗或制度往往不会受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影响、消亡,反以一种顽强的姿态成长与后世,成为民族、民俗的一种标志,有些因素还能够以符号的形式融入民间音乐或歌舞之中。巫术礼乐在当代的体现形式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体现;一是直接意义的,如当今社会严令禁止却屡屡出现的信神现象。礼仪文化的传承,绝不只是形式的继承,更应该以科学的规范、时代的洞察力以及坚定的人生信仰来打破过去伪科学的音乐格局,追求积极向上、与时代同步的,能够催人向上的音乐形态。如军队用乐、婚宴用乐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其形式更加多样化,时至今日,礼乐几乎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
  2 礼乐文化的当代价值
  “礼乐”由“礼”与“乐”组成,最早出现于《论语》。礼乐并用,内外兼修,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在野史笔记中,不乏对于“礼乐”作用的记载,例如《东坡志林》中“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典故纪闻》中记载“今天下无事,惟当休养斯民,修礼乐,兴教化,岂当复言用兵?”等等。首先,当代礼乐一改过去过分重视人神的关系,开始逐渐关注与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礼乐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营养,拓宽领域,逐渐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标准,充分发挥了它能够维持社会稳定、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强化道德标准的社会公用。
  国际化形势愈加强化的今天,外来思想、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必然会造成强烈冲击,我们须及时自省、反思,寻求传统的当代价值,以求其在当代的持续发展。传统礼乐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与教育功能,可减少等级下的冲突维持政和、人和的状态,有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与民族发展。先秦时期便已经有周公制礼的记载,周公为形成礼乐思维还制定、推行了系统完备的典章制度,将人们正常的生活各方面都纳入其中。孔子与孟子充分继承并发展了这套礼乐思维。我们难以设想,如果没有儒家对于礼乐文化的发展、保护与弘扬,那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将会走多少弯路。相较于当代,对于音乐的娱乐与审美功能反而关注较少。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将目光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作为礼乐之邦,传承礼乐的重要途径就是让礼乐走进课堂,培养孩子的礼乐意识。以中学生为例,中学阶段正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通過礼乐文化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还能够帮助他们梳理正确的道德观念,正如孔子所言,礼乐具有重要的教化功用。此外,礼乐文化走入课堂能够极大地丰富与完善当今的教育体系,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不管社会文明进展到何种程度,作为人们重要精神文明、文化形态以及行为规范的礼乐都不会过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礼乐文化曾担任过引领民族前进发现的导向,今天,它也必然会被人们重新审视并借鉴运用。礼乐文化中的尊师重道、爱国爱民等民族精神,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未来,都将为炎黄子孙的前进道路指明方向。国家与民族的团结与凝聚,中华文明必将永垂不朽,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要素。
  参考文献:
  [1] 李仲立.西周礼乐文化的内涵是“德”[J].社科纵横,2005(3).
  [2]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许可(1995—),女,安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音乐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2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