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经济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绵阳市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其经济发展对绵阳市、四川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作用。绵阳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校优质人才的输送,但目前我校人才培养与绵阳市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失衡,所以本文从我校人才培养与绵阳市社会发展之间的失衡现象出发,分析失衡原因,并提出具有推广性的意见,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 供给侧改革 人才培养
  绵阳市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经济体,是成渝城市群区域中的重心城市。目前,绵阳市已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食品、化工八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言之,即改善供给环境、优化供给机制、通过改革供给激发微观经济主体,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这是国家顺应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而提出的改革政策,是为应对人口红利衰减、经济发展不平衡而提出的重大举措。人才培养简言之是对人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
  一、高校人才供给均衡的重要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充分活跃市场。人才供给均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充分整合人力资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国家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高校人才供给侧改革则强调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以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培养全面满足社会和地方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求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人民的根本任务,是人民的共同的梦想。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体,是中国梦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性,必须坚持人力资源均衡分配、主体活力充分调动,必须坚持实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而高校是向国家、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机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实行高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校输送的人才高质量、高水平、高能力。
  2.高校和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地方经济与高校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服务的有机联系,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高校提高了一定的招生吸引力,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支撑。同时,高校为地方发展输送了各类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因此,建构平衡的高校人陪培养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体系,是发展地方经济和高校自身相互促进、良好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及原因
  从绵阳市《绵阳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可知,绵阳市未来经济发展将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为指导,沉着应对当地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调整,在重点发展八大产业基础上,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人才,特别是高校人才,是实现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是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的中坚力量,绵阳市的发展规划,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和任务。而根据对在校学生和社会经济主体的调研情况显示,目前在我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失衡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地方社会要求失衡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一定期限内培养单位对培养对象所设定的最终成效,对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应是充分结合本专业特征、学校理念、学生实际、社会发展实际融合而成,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良性互动。而调研结果显示,41%的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对本专业培养模式和该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社会效益性不甚了解,社会经济主体也未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程。
  2.课程设置与学生实际、地方实际契合度失衡
  高校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过程。根据调查和访谈显示,49%的学生认为学校设置的课程比较杂乱而不精,无价值课程太多42%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太少;社会调查显示,社会主体认为应届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际专业能力以及个人知识眼界上均需提升。
  3.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失衡
  学生专业技能指高校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应具备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这是个人谋求成功的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础。 一个优秀的人才,应德才兼备,在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上还应具备一个职业人应有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指人来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体现。根据对社会经济主体调研结果统计,部分社会主体认为我校应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但在道德修养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同时,社会经济主体表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应具备良好工作态度、工作习惯和动手能力。
  4.学生学习需求与学校教学资源失衡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指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人、才、物、信息等因素,丰富和又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为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提供可靠的载体。根据调查显示,过半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不太满意,少量学生提出了学校不应忽视对学生较少的专业的相关配置。同时,学生提出了希望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主要有丰富的实践机会、专业的师资、图书资源和生活住宿条件。
  由此可见,目前在我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衡,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相对稳定性的矛盾,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不能及时的反映在教育里,这导致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的符合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社会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这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究竟应更加关注社会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場的需要,还是关注人本身的发展需要,这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里,就是我们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差异性;高等教育机构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和社会实际,如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教学考核注重知识能力而轻视道德素养,学校过多的重视课程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塑造,教学过分的唯分数论,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提升,忽视对学生知识眼界的拓展;学校、社会对师资等教学资源投入不够,如学校的师资构成欠合理,教学设备老化、校园文化建设欠缺、部分社会单位对大学生的活动不予支持等。   三、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为推进绵阳市经济与绵阳高校共同发展,必须补齐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短板。同时,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共同繁荣对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将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提出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实现四维统一
  人才培养方案既应与社会、个人、专业、学校发展变化相适应,又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性,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应保持发展性与一定的稳定性。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社会尤其是地方发展规划、学校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结合本专业的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确保人才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适应学校的发展,更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与相关部门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前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形成社会主体、学校管理者、各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思维一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式;方案制定后,各专业负责人应适时监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和反馈,以确保培养方案顺利执行;最后,各专业负责人应在一个完整的培养过程结束后,对学生、社会主体进行意见反馈调研,并及时将意见反馈给学校和学院,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合理修订。
  2.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合理的课程设置应既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眼界视野,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专业课程设置首先应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一,以防止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方案不一致。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统一,大学生认知结构和过程具有辩证性和逻辑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特征,因此,各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既要防止课程低于学生实际水平,又要提防课程过于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再次,专业课程设置应与社会发展统一,课程即教材,知识的传递以教材为依据。因此,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应充分结合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在各专业里引入实践课程,聘请社会经济主体成员授课。最后,课程设置坚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统一,显性课程是学校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教育者根据专业特征和学生实际所呈现出来的。隐性课程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相比于显性课程的直接、显著的影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持久性、弥散性、不确定性影响。在构建专业课程时,不仅要强调专业性课程的重要性,更要关注到校园文化、教学设备、地方文化等隐性课程建设,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坚持知、行、德统一
  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健康发展的试金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内容应坚持知识、行为能力、品德统一,考核主体坚持学校、社会经济主体、学生个人相统一,考核过程坚持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诊断性考核相统一。
  首先,考核内容坚持德育、智育、职育相统一。其一,应坚持品德之上,品德及个人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课程考核中应贯彻德育原则,将德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将道德品质贯彻到最终课程成绩认定中;学生评优评奖应充分考察学生的道德水准。其二,以知识水平为依托,知识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理论成果,是关于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以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为基础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才的专业性。其三,以能力水平为考核目标之一,专业能力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是就业后充分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给予学生足够的专业操作空间和实习机会。[2]
  其次,考核主体应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充分结合社会经济主体和学生个人意见,保障评价结果公正公平化。因此,为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应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将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主体,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最后,人才培养考核过程应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考核的错误观念,更多的关注过程性考核同时引入针对性考核机制。
  4.加大高校、地方对教育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得以顺利高质量进行的重要条件,贫瘠的教学资源可能为人才培养过程设置丛丛障碍。首先,学校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如以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吸引优秀的师资任教、聘教一流大学客座教授任教;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涵盖各学科各专业的国内外一流文献;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班主任制、双导师制、优秀学生一带一等建立良好的学风,以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另外,地方政府、社会应以多种方式支持高校发展。如政府应在政策决策、制度优惠等方面支持高校发展,以减轻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育人成本;各社会团体、各经营主体应从团体活动、实践实习、交流参观等各个方面支持高校育人过程。
  总之,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而只有建立高校人才与地方经济有效衔接的桥梁,从供给侧的角度,改善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之间的不适应的地方,才能实现高校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R,2017(4).
  [2]杜天笋.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学研究2008(1).
  作者简介
  宋淑梅(1989.7—),女,四川省阆中市,助理研究员,任职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王卉(1988.8—),女,四川省南部县,助理研究员,任职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吴利娟(1987.7—),女,四川省广安市,讲师,任职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