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的构建和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什么是序列化作文教学?就是以课标中提出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为依据,将其具体细化为各个年级的级别目标,并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心理结构特点,按照级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构建系统、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三大体系——作文教学方法和策略、作文教学材料、作文测评。
  关键词:初中作文 序列化
  纵观近30年的中国作文教学改革,显著的成就是涌现出来很多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这些流派概括起来有如下类别:一是重视“模仿”的作文教学流派,以“文体中心”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为基本思路的作文教学序列;二是重视“思维”的作文教学流派,认为决定文章成败的并不是文体和文章模式的模仿,而是学生的写作智能,也就是作文所需要的观察、思维等心理习惯和能力;三是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流派,有以下几种代表模式:一种是“文体为纬——过程为经”训练模式;一种是“文体、过程双轨训练”体系;还有一种是“三线(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写作过程)并行”训练体系;四是重视“兴趣”的作文教学流派,于是出现了一批以“乐写、会写”为宗旨的作文教学模式。[1]
  这些流派大都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在作文序列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流派自身存在缺陷,加上作文教学自身的特殊性,这些流派远远未能转化为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群体意识,作文教学序列的缺乏依然是这个时代作文教学的大问题。
  如今的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却再没有了当年的气象,听不见号角,缺乏有力度的引领,作文序列化研究似乎进入到一个“失语期”,作文教学陷入更深的“集体迷茫”。
  说“集体迷茫”,有现实为证。可以到学校走走,看有计划进行作文教学的(这里且不谈计划科学与否)语文教师有几人?很多老师都是“临生一计”,漫无目标,无针对性可言。还有一部分老师追随着应试忙于指导学生所谓的技法,学生忙着背范文。作文教学目前的乱象,与现行语文教材的作文设计有关,语文教材重阅读轻作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教材中有作文序列的设计,但序列缺乏内在的逻辑(只是阅读内容的一种综合延伸),缺乏一种层递式螺旋上升的作文能力训练线条,所有话题作文都处在几乎同等的能力层面,这样的作文序列就很难保障作文教学目标的完成。[2]教材中作文序列的缺失或序列设计的不科学,使得教材难以成为支撑作文教学的依靠,作文教学有“本”难循。作文序列方面的研究赶不上教学的需要,现行教材不能作为作文教学的完全支撑,作文教学已陷入“集体迷茫”,所以说,重建作文教学序列已经是一项很紧迫的工作,成了作文教学中需要研究、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什么是序列化作文教学?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同时又提出了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序列化作文教学就是以课标中提出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为依据,将其具体细化为各个年级的级别目标,并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心理结构特点,按照级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构建系统、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三大体系——作文教学方法和策略、作文教学材料、作文测评。建立感觉、认知、情感三大系统,将写作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写作知识与方法训练,写作指导与写作实践融入其中。按照“观察思考——阅读感悟——构思立意——动笔实践——文章评改”5个基本环节,在引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写精彩”的思维训练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形成写作能力。通过系列化训练以及科学的等级测评体系,最终实现作文教学总目标的达成。
  那么,笔者又是如何将序列化作文教学运用于初中教学实践中去的呢?下面就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学目标序列化
  语文课程标准只针对初中阶段的写作提出了一个总体目标。如何将初中阶段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这就需要将目标进行细化。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心理结构特点,遵照由易到难,循序渐進的原则,将初中阶段的总体写作目标细化到各个年级,制定了七至九各年级的具体写作目标。
  例如:针对“真情实感”和“文体”两方面的要求,七年级具体目标为“作文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真切体验。从生活中合理选择写作素材,并能合理安排材料。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中心意思明确的记叙文。”;八年级的具体目标为“写人记事,力显个性,能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根据表达需要,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按照说明文的要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简单的说明文。”
  二、教学内容序列化
  教材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扶手,关系到作文目标的达成。一般作文教学的内容都在课本的章节后,比较分散,内容不成系统,为此笔者编制了七至九各年级作文校本教材。按照“素材——情思——技法”三个要素,“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应用文”四种文体,“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四种写作能力培养,以感觉、认知、情感三大作文基本能力结构,进行有序、有机、有度地编排。所有涉及到的训练点按照学生能力层级进行排布,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
  例如,七年级安排的记叙文训练有:《在生活中找米》,以学习“从生活中选材”为训练点,《我手写我心》以“写自己最熟悉的、有真切感受的题材”为训练点;八年级《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完整地记叙一件事,叙事清楚”为训练点,《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以“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为训练点;九年级《说真话,抒真情》以“如何抒发真情实感”为训练点,《抒情议论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以“根据需要采取合适的表达方式”为训练点。各单元训练点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的过程,既有对上册此训练内容训练点的回顾,又有针对下册此训练内容训练点的拓展和延伸。[3]
  三、教学过程序列化   作文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即课堂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表达欲求与冲动,以一定的写作能力层级为目标,围绕教例,經过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对比、类比、筛选、重组等思维活动,在自主调动生活积累,激发真实感受,与同伴合作互赏交流评价得失,最终形成个性化表达的学习过程中,习得写作能力,积累写作方法,并在领悟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提升情感的教学活动。[4]
  根据作文教学的界定以及语文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可以确定基本的作文教学思路:观察思考——阅读感悟——构思立意——动笔实践——文章评改。观察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一种社会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乐、图片、实物、文字等等手段呈现,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考,例如观察一个人,他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使用分析、综合、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方式,通过自主思考、交流合作,最终形成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出示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可以是名家名篇,也可以是学生优秀习作,通过阅读对刚才初步形成的认知进行调整、巩固和拓展。触发他们更深的感悟和思考,在不说不快的状态下,出示新的写作训练题目,让他们进行构思立意,然后动笔成文。最后还要有自评和互评环节,由此形成序列化作文读写结合、讲练结合、讲评结合三大系统。[5]
  由于序列化作文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注重孩子的实践,在实践中引领孩子们观察,用这些方式,为孩子创设写作之源,并将写作方法融入其中,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作文的快乐。孩子们自发创编文集,自发向报刊杂志投稿,他们享受着创作与收获的快乐,写作再也不是他们最头疼的事。
  序列化作文教学研究三年以来,班级的孩子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已有二十六篇。今年三月份,我们班派出十名学生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作文大赛,有八位同学荣获了一等奖。在五月份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中,班里三名学生荣获一等奖,十二名学生获得二等奖,十八名学生获得三等奖,笔者本人荣获辅导一等奖。
  “那淡白色的小花儿密密麻麻的黏在树梢上,似一只只袖珍版的天鹅。你看那黄绿色的花托儿擎着鼓鼓的花瓣,像不像优雅的天鹅昂起高贵的脖颈呢?那花瓣灵动的犹如婚礼上新娘圣洁的婚纱。呦呵!新娘子笑了,风中的她笑得花枝乱颤,只见她抖抖肩,住在她肩头的小天鹅们都拍动着豆颊似的翅膀,绕着她翩翩起舞来了。”一个个灵动的文字像一个个跳动的生命音符,这些来自农村的朴实的孩子,利用手中的笔向人类传递着生命的气息,无论所谓高贵,所谓低贱,只要是生命都要让它绽放,没有任何理由的绽放!这不就是序列化作文教学所传达的“教育精神”吗?
  我愿意俯下身子静待花开,在寂寞中坚守!传播着生命的教育,传播,创新,再传播,让更多的人与美丽遇见……在教育的旅途中涵养师生的生命成长!
  参考文献
  [1]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李瑛.语文教材解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顾之川.论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择与加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3).
  [4]陆费逵.论学部编纂之教科书[J].出版史料,2010,(3).
  [5]郑国民,陈晓波.新时期语文教科书编排方式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