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关于水利工程中灌区节水改造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的基本建设项目,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程。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灌区节水技术的发展,为其的创新发展投入巨大的精力,取得快速稳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重点分析节水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技术改造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探析
  一、节水灌溉的含义
  在水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时代,单纯的灌溉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灌区用水的利用率。与传统的灌水技术比较,节水灌溉是根据农田水分状况、地区水情变化、农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利用工程的、农艺的、生物的和管理措施,合理控制灌溉用水;在保证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降水和土壤水,适时适量灌溉,减少灌区的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灌水技术。节水灌溉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减少灌溉用水量,实质上通过组合运用多种科学、可行的技术措施,提高农作物对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益,降低作物的蒸腾和蒸发,避免无益耗水,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成熟的前提实现减少灌水量。
  二、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灌区节水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灌区存在许多的不利因素,如灌区可用的水量严重的不足,基础的灌溉设备匮乏,改造的进度比较慢等原因,致使我国的农业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以下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1.灌区可利用水量减少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的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的增长,而且在一些自然灾害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的情况下,致使我国一些大型的河流湖泊的可用水量减少了许多,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灌水区的水资源供应不足,增加了临近的农业灌水区的供水压力,导致了农作物的产量下降的现象。
   2.灌溉的基础设备较差
   目前投入使用的大型灌溉区都是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建造的,那个时间段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力度都不是很大,因此它的实用性和效率性都远远的跟不上现在的需求量,在实际作业中,区域面积比较大的灌溉区完全无法做到全面且充分的灌溉,再加上使用年限较久和作业当中的腐蚀中,这些灌溉设备已经无法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3.灌区的改造进度缓慢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灌区节水工作进行改进,但是在大型的水利电力工程中灌区节水的工作比较繁琐,灌区的施工步骤复杂。所以这个改进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改造的过程中也不能停止供水量,考虑到这些因素,所以延缓了整个改造的进度。
  三、灌区改造技术措施
   1.灌区改造技术
   (1)以渠道襯砌、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为重点
  针对灌区渠系渗漏损失量大、渠系及建筑物不配套的现状,根据灌区实际,加大渠道的衬砌力度,做好灌区渠系及建筑物的配套,设置测水量水设施,减少灌水的渗漏损失,杜绝偷水灌溉、渠系及建筑物跑水与漏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2)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
  受黄河调控力度加大和降水量减少、工业与生活用水量增大的影响,灌区可引用地表水量被挤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灌区发展过程中’府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按照宜渠则渠、宜井则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强化灌区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3)搞好渠系调整,增强调控力度
  绝大部分都是老灌区,都有30a左右的发展历史。为了用水方便,各乡镇、村都想在干渠上开口建闸,独自分水,有的甚至一家农户也想独自建闸分水,众多的分水口门给用水的分配、调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费征收和下游用水的困难。为改善灌区渠系布置现状,增强管理、调控能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要搞好渠系调整、合并。
   (4)搞好土地平整,改造沟、畦尺寸
  土地平整程度是影响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也有重要作用,灌区改造的过程中,要搞好土地平整,同时应争取实现激光整平土地。结合土地平整,改长畦为短畦,改宽畦为窄畦,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5)改面灌为局部湿润灌
  局部湿润灌溉,既能减少土壤蒸发量,也可以提高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节水可达30%以上.增产8%左右。
   (6)改进放水方式,发展间歇灌溉
  间歇放水可以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借助土壤孔隙的自动封闭能力,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加快水流推进速度。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
   2.发展节水灌溉需要研究的问题
   (1)加大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
  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都与灌水地区、灌水作物、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有关,在水资源不充裕地区从灌区均衡受益和保证灌区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灌水的经济最高产量出发,根据作物产量与供水量的关系,研究各种作物的经济需水量,因时因地分别不同作物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2)加快蔬菜、花卉、果树和珍贵经济作物灌水技术的研究
  蔬菜、花卉、水果和珍贵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不同时期灌水量和灌水方法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等,目前我们了解的还比较少,不仅不利于节约灌溉用水,而且对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影响,不利于市场上的竞争,因此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蔬菜、花卉、水果等的需水特性和灌水技术的研究。
   (3)集约化经营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目前实行的以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分散化经营模式,劳动效率低、缺乏规模效益,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要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必须研究农村村庄和小城镇的调整、合并的方法、方式,加快调整合并步伐,既能扩大耕地面积,搞活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减轻城市接纳农民工的压力,又有利于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因地制宜,按照农村发展实际实行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科学合理规划摆在第一位,认真贯彻农田灌溉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土地开发科学分期及注重实际效用的原则。站在全局的角度,从长远发展的方向上做好每一次的决策,严格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管理,确保这项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是技术问题,是工程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及经济健康增长的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应从节约国家水资源、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受益和实惠为着手点,力争农民支持,始终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中,要注意技术的改进,也要根据我国农业分布地形,比如山地丘陵地形,井灌区、旱地作业区等,结合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节水灌溉技术,更新什么样的技术改进。这样,才能将节水灌溉措施真正落实到农业,遍布到全国每一片耕地。
  结语
  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施工特点,正确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施工资源的调配及施工时间顺序上的矛盾,做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张娟.对交口灌区建设节约型灌区的思考与探索[J].陕西水利,2012(4).
  [2]周福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探讨[J].江西建材,2012(6).
  [3]张婧.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8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