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王以东谈中国民族打击乐教育的“锣鼓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以东教授是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民族打击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内著名的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民族打击乐专业委员会”两会会长。近日,他在北京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们做了一场“节奏与打击乐教学”的师资培训。他根据不同学段设计出不同的互动方式带领老师们体验,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方法灵活多样,学员思维活跃,讨论氛围热烈,受到了一线音乐老师们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好评。在培训活动结束之后,笔者采访了王老师,他向我介绍了自己的打击乐学习、教学经历,还讲述了 “中国民族打击乐教学体系建设”的教学实践探索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专业成长道路:从山东艺校到中国音乐学院
  王老师1981年从山东艺校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从李真贵、方国庆等老师学习中西打击乐演奏,1985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复院以来的首位打击乐专业教师,担任器乐系打击乐专业主课与共同课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舞台演奏的艺术实践,1995年,王老师调入中央乐团工作,次年考入新成立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工作,2000年,他又回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用他自己的话说,五年在交响乐队的舞台艺术实践经验,等于又读了一个大学课程,这对他今后在学校的打击乐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国交”工作的五年中,王老师作为中国交响乐团打击乐副首席、华夏室内乐团演奏员以及华夏民族乐团独奏家,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艺术表演活动,出访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践经历都多不胜数,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这使王老师逐步形成并树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提高了对舞台的把控力、对作品的理解力以及与乐队的配合度,也使他能更加游刃有余地解决现场演奏中的突发事件。面对民族打击乐的传统作品、新作曲目,演奏家该如何呈现作品的内涵?如何成为一位真正的民族打击乐传承者?在实践中,王老师在充分尊重作曲家创作的基础上,不仅根据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将作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听众,同时,他又根据自身的演奏经验、文化素养赋予作品新的理解,从自己的视角去重新诠释作品,使作品获得新的生命力。能够对作品注以新的生命,是演奏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便是为何王老师的演奏风格能够与众不同、教学风格也富于独特个性的原因。
  这些专业院团演奏经历,不但是王老师自己的宝贵财富,而且还可以直接启发教学,使学生受益。在他从国家大剧院回到教学工作岗位上之后,对打击乐专业课程、尤其是面向不同专业开设的节奏与打击乐训练课程进行了全新的调整与改革。他认为以前有很多不太重视的问题,其实应作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基础节奏、节拍方面的练习,复合节拍、较复杂节奏和多声部节奏的练习,在乐队中如何看指挥,如何听其它聲部并与之很好的配合,较长时间的休息之后如何根据提示声部准确进入,视新谱时如何在指挥的带动下准确视奏等……”这些都是在演奏中比较实际的问题,具有较强针对性与实用性,对指导学生主科学习和参与合奏的基础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授人以渔:重视课程、教材和教法体系建设
  中国民族打击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乐器种类繁多,乐种、乐曲丰富并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奇葩。相对于中国器乐艺术教育的博大精深,中国民族打击乐演奏专业在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作为独立专业设置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五十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定位与培养方向,即一方面继承中华传统打击乐演奏艺术之营养,另一方面借鉴西洋打击乐的演奏艺术之成分,以培养中西兼顾、全面发展的民族交响乐队的演奏人才以及具备一定教学、创作、理论研究能力的中国打击乐专业人才。王老师介绍说,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民族打击乐艺术在创作、演奏、教学、科研、乐器制作以及传承与发展等诸方面均有长足进步,但在中国民族打击乐理论研究、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一直未能形成卓有成效的教学体系,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至今显得十分被动,当然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口传心授”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缺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内容和教学规范。在教学曲目方面,无论是传统乐曲还是创作改编的乐曲,在教学应用中同样缺乏规范和系统。目前,在我国各主要音乐院校中,上海音乐学院与四川音乐学院分别将打击乐从原来的系部中剥离出来,成立了以打击乐专业为主的现代音乐与打击乐系。对于一所专业音乐院校中的民族打击乐专业而言,系统规范的教学体系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培养目标的需要;对于民族打击乐艺术自身的传承而言,系统规范的教学体系是民族打击乐传播和普及最为有效的途径。
  中国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专业的教学建设与学科发展,遵循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办学方向与特色,那就是结合“建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确立中国民族打击乐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注重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掌握较全面打击乐演奏能力又能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的多面手”,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专业教学方面,制定了中国民族打击乐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探索与完善课程体系,在传统课程基础上拓宽了课程形式与课程内容:不但确立了将大堂鼓、排鼓、板鼓与相关铜响器以及新疆手鼓等乐器科目作为个别专业课必修内容,还辅以西洋打击乐专业主要内容配合进行专业主课教学。王老师还开设了代表性民间锣鼓和戏曲锣鼓及打击乐重奏课程,对学生进行把握传统乐种风格、了解与掌握不同传统打击乐演奏形式的合作与配合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西方音乐中重奏意识的能力,充分体现与强化打击乐专业集独奏、重奏与合奏,民间传统锣鼓与戏曲锣鼓和世界各地打击乐艺术多元结合、交叉呈现的特点。
  高等音乐院校不仅是组织教学、培养人才的主阵地,科研工作也必不可少。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优化学习的前提。只有在系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们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方向、保证质量,学生们才能够发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只有在具备系统教材的基础上,才可以谈建构系统的教学体系。许多表演专业的老师囿于专业局限性,对于科研工作望而却步,然而王老师却迎难而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民族打击乐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事业。 据不完全统计,当下民族打击乐学科专业学习使用的教材有李民雄编著的《中国打击乐》、李真贵编著的《打击乐曲集》、李真贵、陈佐辉编著的《潮州锣鼓大鼓演奏技法》等。但这些教材对于一个专门的学科来说,还远远不足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于是王老师毅然担任起了《中国打击乐教程》系列的编写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陆续出版了五本,分别是《大堂鼓节奏与演奏手法训练》、《大堂鼓滚奏与演奏技法训练》、《排鼓音位与节奏训练》、《板鼓节奏与演奏应用训练》、《新疆手鼓节奏与演奏技法训练》。他还在多年的繁忙教学和演出工作之余笔耕不辍,积累了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的经验与能力。他主持完成了多项北京市科研项目,如在“中国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创新团队”中承担子课题“中国打击乐教程”(系列)的创编任务;独立完成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中国传统锣鼓乐种演奏技法与当代教学应用研究 》;参与完成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承办的大型国家课题项目《华乐大典》(打击乐卷)的编纂工作,担任执行副主编等等。   王老师认为,是否具备编写教材的能力是衡量一位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这体现出教师在本领域长期的专业积淀,对本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思考与探索的深度,对本专业及相关知识掌握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应用的灵活性以及融汇贯通的能力,同时也体现出一位教师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民族器乐在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中的新认识。从王老师目前已出版的系列教程书名,我们便可看出每本教程所具有的较强的针对性,而整个系列教程又可以使我们体会到此民族打击乐教材所具有的全面性及系统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国民族打击乐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这种传承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但王老师认为此方式对于当今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民族打击乐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他将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模式与当代教学手段进行了结合应用。如对民间锣鼓和戏曲锣鼓的学习,一方面通过唱念、熟记“文字简谱”式“状声谱”、“锣鼓经”来掌握其音响效果和各乐器演奏的节奏关系,通过反复练习进行配合并达到学习与训练目的;另一方面将“锣鼓经”转化为当今国际标准通用的“线谱式”记谱法,将各乐器演奏的节奏独立呈现出“总谱”式内容,再将此内容互为转换,反复练习。
  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王老师还不断优化课程形态,既传授打击乐的传统演奏技法与风格,讲解其美学特质,又让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类型的打击乐演奏,比如他将代表性民间锣鼓乐种、戏曲打击乐元素等内容引进课堂,供学生们更全面、广泛地体验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保证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有序性和系统性,同时又独具中国打击乐的个性特色。他认为应该以“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融合”的观念看待民族打击乐的发展,用现代教学手段诠释传统文化,以此拉近与传统和历史的距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引进与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主张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双管齐下:打击乐作品创作与艺术实践并重
  作为一位民族音乐的传承者与传播者,从教学角度体现学术价值和具备教学功能的作品创作,也是推动与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王老师十分注重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与综合艺术素养,他创编了很多具有民族性、深受广大民族打击乐演奏者欢迎和听众喜爱的作品,如大堂鼓独奏《鼓威》、《鼓点乐拍》,排鼓独奏《鼓上飞舞》、《散敲》,板鼓独奏《踏竹》和手鼓独奏《天山素描》、二重奏《鼓韵》以及组合打击乐独奏《鼓上铜乐》、《八音和》等曲目,大多作為行业领域的经典曲目,考学与考试曲目以及各类国家级赛事的指定曲目而广为流传。
  王老师认为,在创作上,作曲家与演奏家各具优势。多年来中国的专业作曲家们创作了不少民族打击乐优秀作品,这是打击乐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专业作曲家在对创作技法、曲体结构的把握和运用上是毋庸置疑的,但可能存在对众多打击乐器演奏特色和表现手段以及风格特点等不够全面了解、对乐队作品中不同打击乐的组合排列上不够恰当,以及对乐器演奏手法的设计上不够精准的问题,而恰恰演奏家与作曲家在这些方面都形成互补。所以王老师提倡两者的优势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互相启发。也正是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他为作曲系同学开设的“打击乐基础乐器法”获得了很大成效。
  实践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育的延伸,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对于民族打击乐这样以表演为主的应用型学科来说,实践就更为重要。王老师一直注重向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且也一直努力拓展艺术实践的多样性与深入性。此外,王老师积极倡导举办各种研讨会和艺术实践活动,他在举办各类节奏与打击乐训练讲座同时,还积极带学生参与国内外大师班学习和演出实践。他不仅以自身的实践经验启发教学,还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与交流的机会,比如经常举办教学汇报音乐会,常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艺术实践和采风等。
  四、重视国民教育:民族打击乐的大众普及与传播
  除了在专业院校的教学外,王老师也将民族打击乐教学面向社会做大众化的普及推广,在幼儿身体节奏感训练、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人打击乐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实践与探索。王老师曾多次在国家大剧院、北京市多所中小学和外地开设教学实践与讲座,他始终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方针,将打击乐真正带入社会、走进大众生活。他从打击乐入手,利用我国民族音乐特有的风格、元素,对中国的民族打击乐教学法进行了积极探究。王老师不但自己为打击乐大众普及所做的教育工作,还带领他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获取直接经验,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这样既深化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培养了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了学生从知识技能学习向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转化。
  王老师也很重视专业主科以外的打击乐共同课教学工作,经常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做打击乐讲座,并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他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创作、演奏、演唱以及聆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王老师在自身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全院共同课的教学及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打击乐共同课系列课程”的构想。“打击乐共同课系列课程”由以下四门课组成:面向国乐系各专业和民族声乐专业的《节奏与打击乐基础训练》、面向作曲理论专业和指挥专业的《打击乐基础乐器法》、面向音乐教育专业的《节奏与打击乐基础教学法》以及面向音乐学专业和艺术管理专业的《节奏与打击乐赏析与实践》。这几门课程的开设,意义重大、独具新意,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具体举措,具有较强实用价值,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和专家的肯定。
  由王老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节奏与打击乐训练》公共课教材,其内容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主张交叉学科并举的理念;拓宽思路举一反三;多视角、重创新,通过不同节奏、节拍的处理方法和对基本打击乐器的认知与掌握,学习如何处理不同专业中遇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并掌握其解决方法,最终是通过课程的具体内容掌握一种学习理念,进而举一反三来面对和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其中学生唱念并演奏民间锣鼓——安徽花鼓灯《喜庆锣鼓》的锣鼓经“字谱”,体现了这门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现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交汇点;还有学生表演的人声与肢体节奏组合《无题剧》和由学生自己创编并表演的《水桶舞》、《玩》等作品,体现这门课的很多内容同样适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普及教育,和已经被人们在世界范围内所熟悉并认可的奥尔夫教学法等国外音乐教学体系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更重要的是其形式与内容具有中国特色而使学生感到熟悉和易接受。   王老师说,中国民族打击乐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是“既为专业乐团培养专业的演奏员,也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提供不同的选择”。这很好地体现了一位优秀的教师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方向并尽力提供帮助,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需求。这样的专业格局建立在王老师对多年的教学经验、演奏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既是他对传统文化内涵、打击乐本身美学特质的精通、吸收与解构,也是对不同专业特殊性及学科交叉性的思考与建构,展现出王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胸怀与眼光。
  五、任重而道远:建立中国民族打击乐教学体系
  2015年12月,王老师举办了“鼓动四季——从教三十年师生打击乐专场音乐会”,这是他数不清的个人和学生专场音乐会之一。三十多年来,王老师坚持在教学岗位上辛勤付出、默默耕耘,当然也结出了累累硕果。经过坚持不懈地教学实践努力,他不仅初步建立了中国民族打擊乐专业基本课程群的框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还为中国民族打击乐体系建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他还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先后当选“中国音协民族打击乐学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这两个打击乐专业领域国内最权威学会的会长。他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大艺术院团、院校,大都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焦山林、王军留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李长军在北京民族乐团担任团长,高山在香港中乐团,王佳男在中国歌剧舞剧院民乐团,王韵铭在武汉音乐学院,游永生在贵州大学任教等等。还有最近获奖的张昭、饶敏倩、郑禹、白凯、蒋智杰、饶敏倩等青年学生……”说起这些中国民族打击乐的一大批未来栋梁之才,王老师颇为自豪,如数家珍。
  王老师介绍说,他申报的艺术基金《中国民族打击乐青年教师人才培养》项目已获得审批,将在北京地区招收50名打击乐青年人才进行专业师资培训,届时将组织全国顶尖级的民族打击乐、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领域的专家、教授为学员授课。这是国内首次对中国民族打击乐青年人才进行专项公益性培训,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提高青年打击乐教师们的专业水平,极大地改善北京市高校与中小学民族打击乐与节奏教学师资匮乏的现象,并对全国高校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打击乐教学与节奏训练实践起到示范作用。同时,王老师想通过此次培训,梳理民族打击乐文化资源,遴选优秀的打击乐素材,将中国民族打击乐演奏艺术与当代教育教学法相结合,编写适应中国本土的民族打击乐教材,探索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民族打击乐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这也是为“中国民族器乐教学体系”的整体学术品质提高做出贡献。
  结  语
  通过对王老师的访谈,笔者对如何建构“中国民族打击乐教学体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原则等等一系列的学科建设问题。王老师说,我们的教学就是要“明确一个整体目标、形成两个专业方向、建立三个教学系统。”一个目标就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借鉴交流,多元融合”,培养中西兼顾、全面发展的中国民族打击乐专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两个方向是“中国民族打击乐专业演奏方向,节奏训练与打击乐应用教学方向”;三个教学系统是“课程系统、教材系统、训练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民族打击乐教学体系”。目前,王老师率领的“两会”打击乐专家们正在建构与实践“中国民族打击乐教学体系”,这既符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国情国策,又符合中国音乐学院“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宗旨,不但有利于青年教师和学生树立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觉、自省和自信意识,还将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人才在国际音乐文化领域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奠定基础,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相信在王以东这样一批音乐教育家、演奏家的率领下,建构“中国民族打击乐教学体系”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以东.《开设打击乐共同课的教学心得》[J].中国音乐.2004(4)
  [2]王以东.《在传统课程中寻找特色与新意——关于开设打击乐共同课系列课程的构想》[J].中国音乐.2007(3)
  [3]王以东.《获奖后谈打击乐专业及教材建设》[J].中国音乐.2008(1)
  [4]王以东《面对挑战 勇于实践——中国打击乐演奏符号规范化研讨会成果纪实》[J],中国音乐.2007(2)
  尚永娜    博士、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