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年龄段耳聋发病的调研分析与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针对耳聋患者发病的年龄段来总结、分析,通过健康教育来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8年7月来自全新疆各地的501例耳聋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听力学检测结果,针对患者及亲属进行健康教育,来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耳聋;调研分析;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821.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7-233-01
  耳聋是因为传音失调、耳膜损伤、感音故障等各種因素导致的听觉系统功能障碍,临床常表现为听力下降、听力模糊和重听等[1],而完全性听力丧失,在新疆地区较为多见。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听力残疾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就业竞争能力,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世界范围内约1‰的新生儿患有重度听力障碍)[2]。环境和遗传因素对听力损失的作用得到公认,发病年龄及听损程度则是影响听障人群语言功能的重要因素。配合积极的康复训练,语后聋患者在听力重建后可以较快提高听力语言水平;但语前聋患者对应的听力语言基础通常较低,术前平均残余听力越低及术前戴助听器时间越短者,电子耳蜗植入后听觉康复效果越差[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2018年7月期间就诊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诊疗中心的501例聋病患者,男性284名,女性217名,年龄最大者46岁,年龄最小者4个月,平均年龄6.49(±4.75)岁。通过收集详细的耳聋病史、个人信息,结合相应的专科检查及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听阈、耳声发射、声阻抗、听觉脑干反应、稳态听觉诱发)被确诊耳聋。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患者发病年龄分组为成人组(>18岁)、未成年组(0-18岁),未成年组具体又细分为婴幼儿组(0-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6-12岁)、青春期组(12-18岁):成人组占4.4%和未成年组占95.6%。同时根据WHO标准,将所有受检者的平均听阈(x)按①轻度耳聋:26dB≤x≤40dB②中度耳聋:41dB≤x≤70dB③重度耳聋:71dB≤x≤90dB④极重度耳聋:x≥91dB分组。排除听力正常者。
  在所有调研者中,发病年龄在成人组的有22人,其余均分布于未成年组的479人,包括婴幼儿组51、学龄前组202人、学龄组153人、青春期组73人。
  1.2.2 不同听力损失的情况 听力损失程度达到轻度的有6人,中度的53人,重度的80人,极重度的362人。
  2 分析
  我国是一个耳聋大国,据2007年首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发表的《民族地区残疾人状况及对策发展研究》显示,我国残疾人已达8000余万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人口接近3000万,居各类残疾之首。民族地区残疾人共计1200余万人,占全国残疾人比重14.6%,而我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40.8%。耳聋会给任何年龄段人群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数量庞大的听障人群又为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通过加强公共环境管理和普及健康理念,环境因素在耳聋发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减小,遗传因素则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受新疆地域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族群具有以下诸多特点:①居住地地处中亚,农牧民人口多,整体经济较为落后,能享受的医疗保健水平不高。②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个别边远地区情况更严重,这导致健康观念比较落后,对听力损害的关注度不够。③近年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率虽呈下降趋势,但因经济适用性较高等原因,在新疆仍较广泛使用。
  3 结论
  通过调研分析,耳聋患者的发病及听力损失较重的未成年人占绝大多数,学龄前耳聋所占比例达40.31%,根据这一现象,我科目前现已开展新生儿筛查,从婴幼儿开始关注;并根据患者在准确的耳聋基因诊断基础上的产前诊断,可从根本上预防和阻断遗传性耳聋,成为实现预防耳聋出生缺陷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孕期女性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和耳聋出生缺陷干预从根本上阻断遗传性耳聋在整个人群中的传递和发病。如果年轻夫妇在婚检或生育前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避免双方均为同一耳聋突变基因携带者的夫妇生育聋儿,并可及早地发现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通过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耳聋发生。通过实现耳聋早期预防来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建萍.加强护理干预对控制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124-126。
  [2] 杨烨, 陈杰, 曹永晖,等. 影响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初探[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6):616-620。
  [3] 高桃美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7-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