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高校大学生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方面的需求渐渐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有所上涨。呼吸道传染疾病大多数都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方式,当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较高时,很容易导致易感宿主的爆发感染。高校作为人流量较大、人口较为密集和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为呼吸道传播疾病提供很大的传播感染优势。要有效分析其传播特点,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该文就高校大学生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特点分析及应对策略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分析;应对策略
   呼吸系统传染病自身是具备着一定的传播特点的,构成传播是离不开传播的三要素的,即易感宿主、传播途径、感染源。当这三个因素切断一个,疾病的传播则无处可谈。然而在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恰好为该类系统传染疾病带来了较好的传播和感染的空间。从实际角度来说,高校大学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等方面是具备着一定的特点的,要认真分析这些特点,从而更好地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1  高校大学生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分析
  1.1  高校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针对这样的群体,首先要分析群体特点,从而更好地分析该类群体常见的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特点。高校自身是具备着一定特点的,首先人口较为密集,活动较为密集。大多数活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空间限制的,教室使用频率较高,但是通风、消毒等频率是远远没办法跟上使用频率的。以教室举例,学生人来人往,空气中所含病原微生物量和细菌含量就在不断的提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就会进一步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大多数的高校,学生所处的寝室一般都是4~8人寝室,寝室的面积和学生个人使用面积是十分有限的,加上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健康知识等方面的不足,没有较好地关注到寝室内清洁、消毒的情况。当寝室内学生出现了呼吸道传染病,其他学生不以为然,没有较好地发现和隔离,进一步就会造成传染疾病的流行。学生还要和其他的学生群体进行接触,还要在餐厅就餐、教室上课学习,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等呼吸道传播方式,造成传染疾病的再次传播。通过这样的接触进行飞沫传播的情况十分常见,这也是为什么高校经常成为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重灾区的原因之一。针对这样的人群,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也是遵循着一定的特点的,部分呼吸道传播疾病在高校十分高发,而有一部分疾病则在高校大学生群体发生的概率并不常见。针对这一特性,要有效分析常见的呼吸道传播疾病种类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1.2  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种类特点分析
   在高校大学生群体所流行的呼吸道传播疾病大概有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这4种。这4种疾病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有研究数据显示,在近3~5年年来,这四类疾病在部分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发生情况呈现上升的趋势。水痘和风疹作为儿科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播疾病,近年来在成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也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来说,该类疾病的发生是具备着一定的典型临床特征的。水痘的发生具备着典型的临床特征的,以发热、头痛、咽痛和四肢酸痛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皮肤黏膜不同批次地存在斑疹、丘疹和疱疹、结痂为典型的临床特征。该类疾病自身是具备着一定的自限性的,然而其可以通过鼻咽喉等部分分泌物为载体,排出体外,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该类疾病的传染性较强,同时传播率较高,疱疹破损所产生的分泌物也可造成传染。出疹前一天至皰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播性,易感宿主进行接触后有90%的几率发病。该类疾病需要进行呼吸道隔离,进行对症治疗和处理,自身是具备着自限性的,只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待疱疹完全结痂即可自愈。
   结核病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所造成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然而该类疾病自身是具备着一定的特点的,其感染后未必会立刻发病。随着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不断下降,当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至一定程度后,侵入的病原微生物量猛增达到感染暴发的阈值,才会进一步发生感染。该类疾病自身具备着一定的慢性特点,同时侵入的器官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以肺结核病最为常见。一般来说,当痰培养阳性时,则同时该类疾病自身具备传染性。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所喷出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则可以造成传播。健康人群或易感宿主通过空气的吸入,就会造成感染的出现和暴发。尤其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生群体和人口聚集较为密集,同时学生的课业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诸多方面影响,导致学生自身的免疫力下降。这一系列的因素,都让该类群体发生呼吸系统传播疾病暴发的概率上涨。针对这一特点,要从实际角度出发,给予相应的有效应对措施。
  2  高校大学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应对策略分析
  2.1  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根据疾病种类和疾病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普及有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传染性疾病重在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6]。通过校园网和校园期刊,可以刊登有关近期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群体对于疾病的整体认知。尤其要宣传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和肺结核病的认知。要做到积极预防疾病,及早发现疾病,尽快处理疾病。对于传染病要积极主动进行隔离治疗,避免进一步通过传播途径传染给易感宿主。
  2.2  加强对于学生群体健康情况的关注
   高校教师必须要加强对于学生群体的健康情况关注,如有缺勤缺课等情况,要及时询问学生的健康情况,积极对发热等疑似传染疾病的学生进行有效的隔离处理和治疗,加强健康检查。同时,还要加强对于教师群体的关注,如发现异常情况,积极进行处理。在校园内如发生疫情,要积极进行有效的隔离治疗处理,启动完善有效的应急预案。
  2.3  改善学生寝室和餐厅环境
   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在教室上课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寝室学习和活动。正因这样的特殊性,改善学生的寝室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保证卫生全面提升学生寝室的卫生情况。对于灰尘等要进行及时的清扫,垃圾等要进行及时倾倒。从而确保学生长期所处的空间是健康清洁的。同时,还要进行定时开窗通风,确保寝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积极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较好地改善人体呼吸功能和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减少获得性感染的发生几率。对于餐厅来说也是一样的,因为餐厅的就餐人数较多,人口较为密集,这样一来就为疾病的传播带来了较好的场所和可能性。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要加强餐厅卫生环境的管理,要积极进行有效的清扫和通风,减少空气内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针对这一问题,要有效地进行清洁和消毒,对于餐具要进行定期的消毒灭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合理的消毒。同时,当一些餐具应用在可疑传染病患者的时候,要对餐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和灭菌,确保不会通过空气和接触等传播相关疾病。   2.4  严格进行隔离治疗
   对于具备传染性的患者,一经发现就需要进行隔离治疗,确保患者所患疾病不会进一步传播给其他易感宿主,切断传播途径和感染源,同时也避免患者出现二次交叉感染的情况[7]。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消毒隔离,对于肺结核病患者来说,当痰培养结核杆菌呈现阳性的情况下,就要进行呼吸道隔离。这样的隔离,一方面避免患者通过飞沫和空气的渠道传播给其他易感宿主,另外一方面也方便进一步的隔离治疗。当X线摄片发现该类患者肺部病变局部存在典型开放性肺结核表现时,必须要进行严密隔离。当患者经过至少两个月规则治疗后,开放性肺结核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病灶明显改善,连续3次痰培养阴性,确保肺结核病不再具备传播能力时方可解除隔离。对于风疹的患者要积极进行有效的隔离,出现典型症状后要卧床休息并隔离至出疹后5 d。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水痘的患者要隔离至结痂后5 d。
   总的来说,要严格按照疾病的特点和传播特点、病理改变特点等,进行有效的隔离治疗。确保隔离有效、治疗有效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学生因为自身疾病了解情况、课业情况等诸多因素,对于疾病的恐惧和隔离的无助,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的情绪。要对学生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辅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对于其他健康群体也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避免因为该类疾病的发生造成学生群体的恐慌,积极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
  3  结语
   综上所述,因高校自身人口密集等特点和特殊性,相应的疾病传播等方面也有了新的挑战。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提升高校大学生疾病预防的有效性,确保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唐莹.加强卫生保健对大学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83-184.
  [2]  玛尔哈巴·吐尔逊.高校大学生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分析及应对策略[J].健康之路,2016(12).
  [3]  梁亚荣,朱香英,程红霞.某高校2007-2015年大学生传染病疫情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5):791-793.
  [4]  2011-2015年甘肃省白银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7(4):22-24.
  [5]  王玲勉,郭英俊,任爱玲,等.某部队院校新入学兵冬季群体性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5):759-760.
  [6]  苏彦萍,江南,王鹏,等.2015年北京市某高校大學新生突发事件认知和应急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7, 33(22):3119-3122.
  [7]  漆莉,夏宇,肖邦忠,等.重庆市2005-2015年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J].热带医学杂志,2017, 17(11):1538-1540.
  (收稿日期:2019-0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0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