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提出了应用林业技术措施解决问题的方法,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林业技术措施;实际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025-01       中图分类号: S714.7       文献标志码: A
  众所周知,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绿色植被的覆盖率往往低于正常环境,这是因为在防治水土流失的过程中,绿色植被起到了关键作用,加强了土壤的稳定性,并且植被会吸收大量的水分,降低土壤的含水量。本文针对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就如何治理水土流失的环节上,提出了应用林业技术措施解决问题的方法。
  1   水土流失的因素
  目前来看,由发展的不规范性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不单单表现在人为因素上,而且表现在自然因素上。简单来讲,在自然因素方面,水土流失很大程度上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恶劣,地方上的气候以及降雨量分布与水土流失也有较大的关联,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降雨情况往往会非常密集,并且在短时间内的降水量会占全年的较大比重,这种情况下超出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故而产生了水土流失的问题[1]。
  而从人为因素上来看,经济发展环节的不规范性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企业不择手段地增加经济收益,常常会在发展环节中的污水处理上不够重视,这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成为水土流失的导火索。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中,未能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相关部门应注重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将水土流失防患于未然。
  2   林业技术的优越性
  2.1   土壤的稳固性
  在处理水土流失问题上,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应该慎重选择绿色植被的种类,结合当地的土壤性质,选择适合防治水土流失的林木。选取林木来治理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因为在某些绿色植被生长环节上,扎根较林木浅,不能深入土壤,并且在吸水程度上林木也是具有较大优势,并且林木扎根的范围是远远大于普通的绿色植被,这便决定了林木可以最大化地吸收较多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环境问题[2]。
  2.2   改善土壤性质,调节气候
  林木对土壤的优越性不仅仅表现在加固土壤稳定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林木会对土壤起到滋养的作用,一方面增强了土壤的湿润性,另一方面,增大了土壤对恶劣环境的抵抗性。对于林木种植范围内的气候来讲,林木的种植或多或少会改善当地的气候,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对环境有益的氧气,提升了环境中空气的质量,间接地避免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当地的土壤,改善了生态自然环境。
  2.3   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防治水土流失的过程中,通过采取植树造林的有效方法,可以建立起小范围内的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并且在林木的蒸腾作用下,会直接增强当地的空气含水量,有利于林木周边其他绿色植被的生长,这些其他绿色植被生长后会反哺于林木,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3   林业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应用
  3.1   在水域区内种植林木
  在中医诊疗基础上来讲,药对症状是十分关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当地含水量高的土壤处大力种植林木,便是解决水土流失这一生态环境症状的良药。在林木的自然生长过程中,由于林木的生长特性,林木的根系会向水源丰富的方向生长,而且会形成网状的根系结构,形成吸收水源的结构系统,这样一来周边的土壤便被林木有效地保护起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流冲击土壤引发的流失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水源的充足性,林木的生长也会大大加快,从而反哺于土壤的保护[3]。
  3.2   在坡度土壤处种植林木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土壤含水量过高,还由于在有坡度的土壤处,土壤会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这样一来,土壤的自身重力与水流的冲击力二者结合起来,会加快水土流失的恶性发展。土壤在坡度上不能够存留,严重影响了坡底的安全,加大了此处安全事故隐患情况的发生。因此,在有坡度的土壤周围大力种植林木也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经济仍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对于某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水土流失不单单会破坏当地土壤的稳定,还会对生态环境气候产生恶性的影响。当水土流失情况得不到控制时,当地的农业经济便会处于瘫痪状态,阻碍了当地经济的综合发展。故此,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實施,治理水土流失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林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应用首当其冲。
  参考文献:
  [ 1 ] 叶雨松.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2(9).
  [ 2 ] 吴瑞娟.植被恢复治理水土流失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2).
  [ 3 ] 王成志.抓好水土流失治理 促进和谐生态建设[J].安庆科技,2009(1).
  (收稿日期:2019-05-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0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