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農村,由于其环境和学生自身的特殊因素,还有教学条件落后,如何将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作用最大的发挥出来,是农村教育机构需要引起重视的,本文就以在新课标改革的大环境下,就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以及培养农村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爱好,展开深入讨论,希望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从而促进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  思想品德  教学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在初中教学中的开展是必然的,初中生在心智上属于飞速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在这一特殊阶段,若不加以在思想品德上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步入歧途。所以,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学习在初中教学中尤为重要,它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的成长之路,关系着祖国未来发展之路新生力量的强弱。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作为初中必修课之一,其存在的意义及其重大,担负着我国初中生的思想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三观道德理念,关系着我国下一代新生力量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国家发展之路。农村思想品德教师,应充分结合农村初中生的特殊条件开展思想品德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更容易接受,而不是停留在对书本文字的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深入浅出,即在课堂上深入讲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文化理论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其中的深层意思,同时可以用身边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更形象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使思想品德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欲望和激情,进而达到对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方面教育培养目的[1]。
  在农村思想品德的课堂教育过程中,由于平时学生的接触面较为狭窄,书本上以古人、名人所举的例子过于遥远,不贴近农村初中生的生活环境,往往不能够被农村初中学生所理解,起不到示范、模仿作用。所以,农村思想品德教师应从农村实际环境出发,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实例性的教学,例如:父母求神拜佛祈求子嗣、农忙时帮助父母务农、如何孝敬长辈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近在身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纠正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看法。同时,了解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教师以此为切入点,以一些农村的真人真事为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研究,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熟练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去做。
  二、掌握提问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我国农村初中当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并未达到预期的标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例如农村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自身对思想品德课程认识是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课堂上采取的教学的手段过于单一,举例不符合实际,多数教师都是对书本的照搬,再加上农村初中生在阅历和文化基础上较为落后,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并不能达到思想和内心上的充分理解,从而导致了农村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得不到实效行的进展,学生无法收到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如何使思想品德课程发挥应有的实效性作用,是农村初中教育机构需要深思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条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首先可以从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开始,有趣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的良好开端。那么,如何掌握提问艺术,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呢?作为农村思想品德教师应仔细思考[2]。在农村思想品德课堂上,往往都是以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也只是局限简单的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授课所得到的学生的回馈也只能是机械性的对与错、好与坏的回答,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增加思想品德课程实效性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这一节课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首先像孩子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饭后家里谁洗碗”、“换下来的衣服去哪了”、“父母不在家饿了怎么办”等,以这些关乎学生自身生活的问题为起点,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产生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明白父母工作一天的辛苦,并引导学生在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学生对“自立”有一个形象化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目的。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主体性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农村思想品德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互相交换学习心得与体会,做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自己学,教师不应过分干预,同时,对于小组讨论后所产生出来的问题、难题和错误的地方,教师应当起到指导、纠正的作用[3]。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改善农村学生不善交流、胆小不自信的缺陷,更能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兴致。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提高,与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农村思品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实际性,结合农村自身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发挥出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美妍.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钟红霞.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
  [3]雷安莉.农村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1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