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美共孕,家国有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合唱教学要达到既有“营养”又有“味道”,选择本土合唱作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本土作品在学校合唱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浙江本土作品  合唱教学  审美  情怀
  合唱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音乐体系源自西方,合唱教学主要采用西方的合唱教学体系,导致本土音乐元素严重缺失。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弘扬民族音乐,将本土音乐融入合唱教学中,既可以培养学生本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也可以丰富和拓展合唱教学的内容、思想。这对于建议本土的音乐审美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入本土音乐,让学生在聆听和表现本土音乐的同时,熟悉、热爱自己的家乡,提升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怎样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家国情怀,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所有老师教学的难点。笔者在将本土合唱作品引入课堂中时,通过“听—唱—演”的形式,尝试以下途径和方法:
  一、以理念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提升美感
  合唱艺术是一种听觉欣赏,在欣赏中升华情感的艺术。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知、表现和理解产生了共情体验。
  (一)强化理念,情境抵达
  在本土作品合唱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省优秀合唱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风格、作品的思想内涵。这对教师的音乐造诣和文化修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对欣赏的本土作品要去分析、研究、概括总结。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所欣赏的本土合唱音乐的内涵,在欣赏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认真聆听一部合唱作品后,先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又或者是给出曲目名,让学生写作该用怎样的情感来表达。如欣赏作品《水乡·春天的家园》前,先让学生谈谈你眼中的江南水乡是怎样的画面,每位学生各抒己见,多彩朦胧、水墨清香、碧波荡漾……顿时一幅幅多彩朦胧的江南水乡画面浮现在我们眼前;又比如在欣赏作品《童年小鱼灯》,聊聊各自对童年大海记忆的描写,与作品中“蔚蓝的东海红红的灯,黄鱼灯、海螺灯、螃蟹灯、龙虾灯、海贝灯、珊瑚灯、团圆灯”,引发对童年的回忆。教师再结合学生们的不同体验,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共鸣与联想,从而更好感受音乐的内涵。情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抵达作品,从而更好的达成音乐的“美育”要求。
  (二)创新方法,厘清脉络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教学效果能否达成,将本土合唱音乐引入课堂,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非常有必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形象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演唱式教学融合的形式。同时,适当传授给学生相关的本土音乐、和声、曲式内容等,将合唱中涉及的诸多理论问题联系具体的曲目进行讲授,既巩固了视唱练耳、乐理等相关的知识,同时将自己参与合唱艺术实践、对曲目进行的改编实践经验与学生分享,加深学生对合唱作品的理解。
  在指导学生欣赏本土合唱作品时,按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大爱情怀(以《水乡·春天的家园》为代表)、民俗生活(以《姜汤面》为代表)、宗教音乐(以《妙音》为例)。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以及有无伴奏等形式。按素材分可以分为民歌改编曲(以《腊梅花开》为代表)、创作作品(以《乡村孩子看大戏》为代表)。按创作技法分,可以分为传统创作技法(以《补网谣》为代表)、现代创作技法(以《畲族情歌》为代表)。在欣赏过程中,教师适当分析合唱作品的题材、形式、素材和创作技法,促进学生对浙江本土合唱作品的把握,加深学生对合唱作品形式与情感的理解。
  (三)营造环境,愉悦身心
  由于合唱是集体性的活动,因此审美主体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需要营造合适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欣赏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现实环境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音乐的力量、速度和蕴含的感情。如在《南湖菱花开》的教学中,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现南湖早上、正午、傍晚的不同湖面画面,作品中的“摇曳黄昏,灿若星辰,洁如白云,烟雨楼下,沐浴和风,破浪乘风”意境悠远,令人遐想。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带领下,直观地获得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学生可以更好地区分作品每段的力度、速度、音色要求以及作品所要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演唱中,也能更好地达成合唱作品每一个声部的要求。多媒体营造的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审美想象力,学生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达成教学要求。
  二、挖掘“非常规”,体悟蕴藏的美
  在本土作品合唱教学中,可以将西方的声乐发声方法和地方性音音乐的发声方法进行结合。地方性音乐发声方法区别与西方声乐的发声,通常都以明亮的音色居多。同时两者也有相同之处,如高声区声音都强调明亮和较强的穿透力。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提升学生发声水平。
  (一)挖掘地方性音乐中“非常规”的发声特色
  地方性音乐中发声有很多民族特色,这些发声有助于民族情感的表达。《浙江原创合唱作品集》中,选用民歌素材,大量运用语气词、衬词,如《畲族情歌》谱面上标注无音高气声道白、原生态唱法等要求,伴随作品中的语气词、衬词,还有呼喊声等来抒发情感。这些地方作品,通过传统汉字的表达方式,呈现作品的民族特色,丰富作品的民族内涵。通过对非常规演唱手法的了解与掌握,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演唱风格,培养学生对本土合唱作品的综合演绎能力。
  (二)发挥运用地方性方言在听觉中所蕴藏的音乐美
  我国不同地域形成很多不同的方言,许多方言体系都有自己的发言、节奏、韵律以及语调,当这些方言的声线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相融合时,所呈现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往往会非常强烈,而且能激起聽众的强烈共鸣。这是汉语作为一种发音习惯所形成的强大的魅力,是很多西方语言类无法相媲美的。汉语发音的四声部、儿化词、绵延词等,都能形成强大的音乐感,这是本土合唱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瑰丽。如在《风味小吃姜汤面》教学中,这首歌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合唱作品中融入了本土方言,歌词中“香菇肉丝大虾干,金针笋片荷包蛋,叫你开怀饱一餐,叫你越吃越贪贪……”这几句全是用方言唱出来,并且是在女声和男声之间交叉突出,交相呼应。四个声部循序渐进地演唱,不会显得嘈杂,反而是更有层次感。   (三)结合民族音色,探索和声的和谐平衡训练
  在合唱的声部训练中,为了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和声感,可以结合中国民族和声的特点,如在我国个别少数民族的民歌中,会经常出现西方音乐所定义的“不协和”音程。在《浙江原创合唱作品集》中,《水乡·春天的家园》、《妙音》、《乡村孩子看大戏》、《咯咯叮》、《童年小鱼灯》、《姜汤面》、《畲族情歌》、《腊梅花开》等等这些作品都是用了民族调式和声。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本土音乐的特色,进行和声效果的训练,并在和声训练中,了解方言发音与地方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创新舞台表演,丰富合唱表演形式
  合唱教学除了欣赏曲目和合唱训练,还要有合唱表演展示,当前合唱教学大都选择西方经典合唱作品、革命歌曲等。呈现在舞台上的表演形式相对单一,统一的着装,整齐的队伍,面部表情单一。这种“一堵墙”式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出的效果。在第十三届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歌赛中,演出形式有了很大突破,根据童谣谱曲改编的合唱曲目《咯咯叮》、根据乐清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对鸟》等,在舞台上,民族化的服装,合唱曲目给人诙谐幽默、轻松自如之感,让人耳目一新。这种突破让合唱舞台渐渐多样化,合唱更多加入了中国本土元素,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也在启发当下的合唱教学,能否融入更多外部的、具有民族特性的元素,以达到更好地诠释本土音乐的效果。
  (一)形体和外部多种元素的参与,充分利用肢体语言
  有人说,合唱不仅是一门好听的艺术,也是一门好看的艺术,需要形体和外部等多种不同元素的参与。在合唱排练时,可以有意识运用形体等动作,增加作品的演艺效果,创作合唱的场面感。比如《畲族情歌》,可以采用拍手和跺脚的形式,更好表达出作品中的特殊律动和音效。形体动作的加入,会使合唱作品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合唱的感染还需要演唱者面部表情的衬托、身体的律动,当形体和音乐达到完美结合时,音乐的感染力会达到最大效果。因此,合唱教学需融入地方生活的一些特征,如手、腰、腿部动作等,并恰当其份地呈现到作品中。而在这一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一过程,既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地方区域文化,更可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学生小组创编动作或是师生共同配合,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去拓展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二)合唱教学中融入特色乐器,以达多元音色的共鸣
  钢琴是合唱教学和表演的主要伴奏乐器,但近几年,很多地方性乐器或特色乐器出现在合唱表演的伴奏中,这些乐器可以更好地发挥地域特色或作品的特有效果。在本土作品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乐器,将会取得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将本土作品演绎得富有地方风味和别具一格的韵味,展现出地方性音乐的真实面貌。如作品《妙音》中就可以选择加入了磬和木鱼。
  (三)加强表演队形的多样性,营造表达形式的层次感
  传统队形要求表演者站姿挺拔、列队整齐,很多演唱队形非常单一,一直局限于“墙”型、插空型等。这样的队形不仅限制表演形式,影响演出效果,而且很难渲染氛围、传递歌曲的内涵。所以,在合唱表演中,拆解过去合唱“一堵墙”式的表演队形,根据作品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设计队形,进行分组排列或采用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形状,并根据合唱内容的需求,可灵活变换队形。比如作品《水乡·春天的家园》和《南湖菱花开》,可以排出不同的层次来,灵活地变换队形,动静结合,勾画出江南水乡的气质。《乡村孩子看大戏》和《腊梅开花》,可以排成几个不同的组合,模拟过节喜庆欢腾的热闹场面。《咯咯叮》和《童年小鱼灯》同是对童年的描述,可以三三俩俩凹不同的造型,背靠背、手牵手、面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音乐是我国文化的承载体,将本土作品引入合唱教学中,除了直观了解本土作品之美外,还可以了解地方方言文化、区域文化特点,增强地方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培育民族气韵底色,让学生更好地投身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作中。
  参考文献
  [1]王毅.论中学音乐课中的多声部合唱教学[D].鲁东大学,2014.
  [2]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
  [3]李媛.中国合唱作品創作与演唱风格的民族特征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
  [4]朱静.论中小学校音乐课课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6.
  [5]吴淑贤.合唱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之我见[J].科学中国人,2017.
  [6]王爱春.地方性音乐引入合唱教学的分析[J].北方音乐,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1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