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准训练之听觉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音准训练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课题,在视唱练耳教学当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听觉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训练环节。在本文中,笔者试举一些常见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探讨如何通过培养听觉能力来帮助学习者建立良好的音准感。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准训练;音高;内心听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常会发现,如果音乐学习者音准能力较弱,那么在视唱时可能会将音唱的偏高或偏低而不自知,需要教师多次纠正才能找到准确的音高。解决音准问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专门的音准训练。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听觉培养极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在音准训练当中,首先要将重心放在听觉能力上的培养上,通过培养内心听觉与外在听觉能力来解决音准的问题。
  一、培养内心听觉,提高对音高的把握能力
  在音准训练中,教师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习者并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会存在音高不准的问题。在他们跟琴视唱时,音几乎是准确的,但如果脱离钢琴的辅助,他就会将个别音唱偏,甚至出现大部分旋律跑调的情况;学习者平时单独视唱时,音是几乎准确的,但如果跟其他人合作二声部视唱,就会找不到自己的音高。以上这些都是学习者的内心听觉能力不足而造成的。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听覺艺术,因此,拥有外耳听觉能力是学好音乐,把握好音准的第一块敲门砖。所谓外耳听觉,是相对于内心听觉而言的,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倾听外界声音的听觉能力。但外耳听觉只是一个感知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这并不能使学习者对于音乐的表现达到完美、准确的地步。想要对音乐进行进一步的精准把握与处理,还要依靠内心听觉的能力。
  所谓内心听觉,就是借助音乐记忆,能够内在地想象出某段旋律、音响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等等,是个人将过往听过的音乐在内心中再现的一个过程,是音乐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培养内心听觉,不仅可以加强学习者对于音高的把握能力,可以发挥音乐听觉的先导性作用,使音乐学习者在演奏(演唱)前,在内心中产生一种自己对于音乐、声音的理解和想象,并且在演奏(演唱)中追求那种声音,从而达到学习者自己想象中最满意、最完美的效果。
  培养内心听觉,可以运用视唱练耳教学的几种基本方法,针对学习者的能力程度进行方向性培养。比如,为了加强学习者对于音高的内心感知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半全音模唱法” 和“音阶默唱法”。在初期阶段,可以选择无调号的自然大小调音阶进行演唱。以C大调音阶为例,首先教师根据C大调音阶中“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半全音关系,引导学生模唱并感受每一组全音或半音中内在的倾向感。之后,教师弹奏一组C大调音阶,引导学生再次感受C大调音阶当中各个音级之间的倾向性,并鼓励学生开口跟琴连贯的演唱音阶。在学习者对音阶的各音都能熟练掌握并准确演唱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用“出声唱与默唱交替进行”的方式练习演唱该音阶。在学习者无法找到准确音高的时候,教师可以弹奏单音进行辅助,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点。学习者在出声唱一音、默唱一音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其对于音高的内心把握,有效调动学习者内心听觉的积极性,使学习者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简单而不枯燥的音准训练。这项训练可慢慢提高难度,由一开始的一音一变,增加到两音一变,逐渐增加默唱的音的数量;或者可以使学习者与他人合作,两人交替默唱与出声唱等等……通过这项训练,可以逐渐使学习者的内心听觉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学习者对于音高的把握更为准确、自信。
  二、学会内外听觉相配合,提升自我判断及调节能力
  在学习并演唱歌曲或演奏乐曲时,通常是先聆听并记住旋律,在表演时回想旋律并将其演唱或演奏出来,这个实际上就是外耳听觉与内心听觉相配合的过程。从输入到输出,整个过程不论哪个部分出现问题,最终呈现出来的音乐都是不完美的。因此,要解决音准问题,就要加强外耳听觉和内心听觉配合的能力。
  通过耳朵聆听音乐是每个听力健全的音乐学习者接收音乐讯息的途径,因此,要强化外耳的听觉能力,就需要对聆听的音乐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使用音准较好的钢琴对学生进行听音训练,可以在一开始就对学习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对于音高有正确、准确的认知。在选择好音源之后,教师可以对学习者进行音程、音阶、旋律三步由浅入深的听音训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听辩音程,锻炼并强化学习者对于音与音之间的感知力,让他们对正确的音高有所认知。在音程听辩时,教师要更加强调音程的倾向性,使学习者更深入了解不同音程的倾向性的感受。教师主要运用模唱和构唱两种方法进行训练。先从结构较为简单的窄音程开始,如大小二度等等,当窄音程被掌握熟练之后,可逐渐过渡到较为难以掌握的宽音程。在经由听辩、模唱、构唱音程的训练之后,学习者的音准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在学习者掌握准确演唱音程之后,就可以进入音阶模唱与构唱环节。在前文提到的“音阶默唱法”基础之上,如果学习者能够跟唱熟练,并且音准可以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脱离钢琴进行音阶构唱,并在后期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自然大小调音阶之后,逐渐加入旋律大小调,和声大小调,民族调式等等,使学生对于各个调式结构都可以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当中,先由教师给出首音,学习者通过外耳听觉记住首音,在内心中构建音阶并演唱出来。
  除了音程和音阶以外,教师还可以对学习者进行旋律训练。旋律训练,可以说是前面几种练习的综合体,涵盖的内容较为丰富,在音准训练当中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在旋律训练当中,建议教师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钢琴演奏,选取较为经典的音乐片段,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便于学习者记忆,也可以感受经典作品的旋律魅力。旋律训练依旧遵循由浅入深原则,初期训练时,旋律不宜过长,以慢速为主,引导学习者记忆旋律的关键点,鼓励学习者在聆听旋律之后大胆演唱。在学生掌握记忆短旋律的技巧之后,可以将程度逐渐加深,旋律长度增加,但仍然以慢速为主。因为这项训练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内外听觉的配合能力,所以节奏不应设置太难,速度不宜太快,以免本末倒置。
  学会将外耳听觉与内心听觉相配合,可以使学习者对于自我演唱或者演奏的音进行自我判断,从而进行音准调节,对于学习者的音准校正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三、结语
  音准训练,是学习音乐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听觉培养,是音准训练中较为基础且实用的途径之一。教师在帮助学习者克服音准难关时,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习者反复进行外耳的听力练习以及内心听觉的感知练习,强化并提升学习者的听觉能力,帮助学习者在视唱练耳学习中总结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谭璐.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J].当代音乐, 2017.
  [2]何文军.谈内心听觉在合唱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17.
  [3]华敏,马嘉华.“听觉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音乐创作,2017.
  [4]于丹丹.关于视唱练耳教学中音色感知能力的培养[D].吉林:吉林艺术学院,2012.
  [5]潘舒.“听觉分析”音乐课程设计及教材编制的构想[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4.
  作者简介:吕相宜(1995—),女,汉族,辽宁省瓦房店市,研究方向:键盘和声与视唱练耳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3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