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科技口译的译前准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科技在当今信息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口译也日益吸引着口译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注意力。本文分析了科技口译的特点,从长期准备和短期准备两个角度对科技口译的译前准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科技口译 长期准备 短期准备
  科技口译是指通过口译(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传递科技相关的信息社会交际活动。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科技口译及与之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事实上,中国的科技翻译和口译活动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了,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6个阶段:附属阶段、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型阶段、特别发展阶段和融合发展阶段(黎难秋,1999)。从宏观角度来看,科技翻译的理论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化,建立科技翻译学科的提议也早已有之(李亚舒,1991)。从微观角度来看,针对特定科技文本与语境,科技翻译的理论研究在一般笔译与口译技巧策略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中国的科技翻译发展尚不成熟,尚未具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条件,许多问题仍待解决。
  科技在当今信息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口译也日益吸引着口译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注意力。在口译研究中,口译技巧、译员素质等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对译前準备进行系统论述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科技口译的特点,从长期准备和短期准备两个角度对科技口译的译前准备进行了分析论述(方梦之,1992)。
  1科技口译的特点
  科技口译是目的明确的活动,其目的则是传递科技信息。科技口技不仅具备口译的一般特征,同时也有区别于一般口译活动的其他特点。
  首先,科技口译目的更加清晰。科技口译通常发生在国际学术会议、科技报告讲座、培训课程、展会、新品发布会以及专业研讨会等场合,口译员的目的非常明确,即准确译出源语言携带的信息。与口译员相同,受众也十分关注信息的准确性,否则他们无法理解发言人对特定话题的阐释,以至于可能会发生误解甚至交际失败。因此,口译员必须能够准确译出专有名词,并对相关领域相对熟悉。
  其次,科技口译场合的发言人及受众通常拥有针对某一话题的相当的背景知识。例如,专业研讨会的与会人员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因此,发言人在演讲过程中,通常会无意识地省略一些背景信息,因为他潜意识里认为听众已经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这种情况对于口译员来说会构成挑战,因为口译员一般不像与会者一样经验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口译的译前准备工作对口译员至关重要。
  第三,科技类会议或研讨会所讨论的议题通常涉及到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想法概念,这也是科技交流的意义所在:获知最新的进展,并启发灵感。因此,新的提议很有可能会在会议期间提出。这就要求口译员必须要了解相应领域的新趋势、新动向,以应对口译中可能会出现的最新的、而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和事件。科技口译的这一特点也要求口译员在开始实地工作之前要进行充分并持续的准备。
  最后,科技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由于科技口译中涉及到的知识高度专业化,口译员通常只会关注与之相关的一个或数个行业,而不是涉足过多领域,分散自己的精力。这样使得口译员能够持续地积累行业相关的翻译经验,扩大知识储备。在有的情况下,尤其是对于公司内部的全职口译员,甚至听众的范围也是相对固定的。在这个意义上,长期准备(包括术语整理、译后复盘等工作)会有力地提升科技口译的效果。
  由于科技口译具备以上特点,针对科技口译的准备对口译员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准备不足不仅可能会为口译员带来潜在的巨大挑战,还可能会导致发言人与听众之间的误解,甚至造成经济损失。而这些不良的后果,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做好译前准备就能够避免的。(王炼,2012)口译员与笔译员不同,笔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查阅字典、核对信息,没有即时产出的压力;而口译员在翻译时则处于相当大的时间压力之下,因此,必须要在口译前尽可能地做好准备,掌握相关行业知识。诚然,口译员需要准备的有很多方面。从准备时间长度来看,科技口译的准备工作可以分为两类:长期准备与短期准备。
  2长期准备
  长期准备,顾名思义,指的是口译员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构建的知识体系。长期准备是通过不断积累以及经常性的练习与实践来实现的,在短时间内一般不会有大的波动和变化。长期准备主要可以分为语言能力提升与行业知识习得。
  2.1语言能力提升
  口译是通过语言发生的交际活动。发言人与观众彼此语言不通,因此需要借助口译员来填补语言上的鸿沟。语言能力可以说是口译表现的基础。口译员通常需要掌握至少两门语言。A语言是其母语,B语言是其精通的一门外语。专业的口译员应该对两门语言都能运用自如,否则无法清楚准确地理解源语含义,更罔论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去。一般而言,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同时也需要关注发音、语调、语法、结构以及提高长难句分析能力等具体项目。
  而语言同时又携带着文化基因,因此,语言能力并不仅仅与语言技能有关,同时也包含着文化意识。每一种语言都产生于其背后的文化,并不断受到文化的滋养。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文化意识培养同样也是语言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口译员不能仅仅关注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还应该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否则可能会对口译受众的理解带来困扰。
  2.2行业知识习得
  对于很多口译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影响其口译表现的一个主要困难之一则在于行业知识的缺乏。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毕竟对于一个没有科技行业领域从业经验的人来说,用母语理解诸如能源安全、汽车生产或光纤网络建设等专业性极强的技术类话题都尚且困难,要译入另一种语言,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就会议口译的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会议都要求口译员多少具备该行业的背景知识。这就要求口译员应该选定一个或几个他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并积累与之相关的行业知识,使自己在两种语言上都达到术业有专攻。   就行业知识习得来说,口译员不仅需要掌握当前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事件,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该行业的基本要素、工作原理以及历史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行业现状。当然,要成为像行业专家一样的专业人才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而要求口译员要像技术工程师一样了解每个细节也过于苛刻。但不可否认,口译员具备越多的行业知识,对于该行业的会议翻译他就能准备得越充分。因此,持续的行业知识习得是口译员长期准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短期准备
  与长期准备相比,短期准备指在一段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准备工作。在一段时期内,长期准备倾向于维持较为稳定的水平;而短期准备则会因口译员所做工作不同而产生较大的波动,且对口译员的现实表现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认为准备工作是在口译任务开始前发生的,但根据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型,短期准备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即期准备和会中准备。
  3.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一般在会议举行的数天甚至数周之前开始,主要包括熟悉相关文件和准备术语表等工作。通常来说,口译员会在会前向主办方索取與会议相关的一系列双语文件,这也被多数口译员认为是短期准备中最重要、最有用的部分。所需文件包括会议日程、发言人及嘉宾列表、会议召开背景信息等,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会议内容相关文件,包括发言草稿、幻灯片、演讲大纲等。
  准备术语表也是前期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口译员在会前会收到大量的文件资料,不可能将所有的资料都带入口译现场;同时,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也没有时间与精力在数十页的资料中准备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在浏览资料的过程中做笔记、准备术语表,最后整理成一份1至2页的资料随身携带,则成为口译员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术语表一般采用中外双语对照的格式列出,包括术语、缩略语、重要概念及简要解释等信息,便于口译员在会议过程中时准确及时地找到相关词汇。
  3.2即期准备
  即期准备,顾名思义,是指在会议开始前的最后时刻进行的准备工作。目前,一个不得不接受的口译现实是,口译员通常并不能提前相当一段时间获得会议相关文件。出于信息安全、保密等目的,口译员经常是在会议开始前最后一刻才拿到文件;或由于文件尚需修改或尚未敲定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文件的延迟。在这些情况下,口译员对于会议所掌握的信息十分有限,没有条件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此时,即期准备则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准备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略读是即期准备采用的主要策略之一。在略读过程中勾画出重点概念与观点,可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口译员理解会议主题,并加深口译员的印象。同时,口译员也可以整理出自己的疑问,在会前抓住诸如专家寒暄等机会向专业人士简单请教。
  3.3会中准备
  许多人认为,一旦会议开始,则意味着准备工作的结束。但吉尔指出:“许多信息是通过会议本身获取的。……即使会议已经开始,新获取的知识也是有用的,因为它能使口译员在后续演讲过程中进入更好的状态。”(Gile, 1995)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摄入会议本身包含的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将促进口译员对会议的理解,相当于是为之后的演讲内容与口译工作做准备。因此,即便在会议开始之后,口译员的准备工作也在一直进行着。会中准备也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受到口译员的重视,因为会议本身实际上释放的信息远比文件资料等包含的要多。“尤其是,在会议过程中,口译员可能会听到文件上没有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就是技术问题的答案。”(Gile, 1995)因此,对于包含许多技术问题探讨的科技口译来说,会中准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4结语
  随着科技口译活动在信息时代变得愈发活跃,相关的理论研究领域也亟待突破。本文提出科技口译的准备工作涉及长期准备与短期准备两大方面的观点,主要是从科技口译的特点着眼,而较少涉及到翻译理论。今后,笔者将继续致力于探索科技口译的理论框架,为口译实践提供指导,从而进一步促进科技口译的发展。
  作者简介:陈韵如(1992— ),女,汉族,籍贯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英语翻译硕士,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乘务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参考文献
  [1] 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各时期的特点、成果及简评[J].中国翻译,1999:20-23.
  [2] 李亚舒.中国科技翻译学的科学内涵——建立中国科技翻译学的对策(上)[J].中国科技翻译,1991:21-27.
  [3] 方梦之.科技翻译理论的研究——十年评述与展望[J].中国翻译,1992(05):7-10.
  [4] 王炼.浅谈科技口译现场的潜在挑战和应对措施[J].中国科技翻译,2012(04):17-19.
  [5] 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J].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1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