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7年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7年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从理论争鸣到史料挖掘,从文学现象的阐发到具体作家作品的剖析,都有新的开拓。理论探讨集中在“华语语系文学”、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等议题。华语传媒与华文文学的生产研究在大量收集整理报刊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论述,富有说服力。文学社群关注天狼星诗社、马华新生代作家、晋江籍菲华作家,论述有新意。作家作品研究主要涉及新马作家作品、越华现代诗和泰国“小诗磨坊”等方面。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文学;马华新生代;越华文学;小诗磨坊
  2017年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理论争鸣到史料挖掘,从文学现象的阐发到具体作家作品的剖析,都有新的开拓。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梳理该年度研究成果:理论探索与争鸣;文学现象、文学社群、文学史研究;华文报刊与文学生产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本论文援引的文章来源于中国知网。
  一、理论探索与争鸣
  2017年,“华语语系文学”仍然是理论争鸣的焦点。王德威在给张松建的专著《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 海外华语文学新论》所写的序言中,充分肯定该书是华语语系研究的新成果,尤其是赞许张松建的研究对地缘政治的敏锐感知,如其论述新马华人公民身份之可贵,以及从移民、遗民、夷民转化为公民之不易。① 他认为张松建的研究启发其重新思考中国的“内陆殖民性”研究,以及中国海外移民在移居地的“定居殖民”行径的论述,并指出这些论述虽然信而有征,但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殖民”或“后殖民”理论不足以诠释海外华人情感结构的复杂性。
  朱崇科的《“华语语系”中的洞见与不见》介绍了王德威、史书美对“华语语系文学”的界定,认为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突破狭隘的中国中心主义,重新思考中国大陆文学与其他区域华文文学之间的繁复关系;同时也通过打通各学科的关联丰富了区域华文文学研究,比如通过“华语语系”视角看待新加坡华文文学,可以同时关联新加坡华人社会,乃至更庞杂的“新加坡学”。② 他也指出该概念存在的诸多偏见和不足,如将跨殖民理论的批判矛头指向大陆,以及将中国大陆文学从华语语系文学中剔除因而呈现出“对抗性贫血”等。此外,他还提出了突围的办法:各区域华文文学可以产生“本土中国性”,并与更大范围内的中国性相交集;借鉴中国大陆文学的经验与资源;先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作品等。霍艳的《另一种傲慢与偏见——华语语系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结合史书美的个人经历和身处的学术语境,分析了“华语语系文学”的偏见,并进一步探讨了华语语系文学的发展流变与未来走向等问题。③新加坡学者张森林的《华语语系文学研究述评》梳理了史书美、王德威、石静远、鲁晓鹏等学者在华语语系文学领域所做的努力,比较分析了几位学者论述之异同,并认为史书美提出的“帝国间性”新概念将会激发学界关于华语语系的更多层面的研究,“带来更为丰富繁复的思考空间与思辨平台”。④
  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传播是近年来理论探讨的重要议题。王列耀、池雷鸣的《华侨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及海外传播》另辟蹊径,认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需要在“时间的中国”的基础上,建构一个“空间的中国”,即在全球视野中观照“中国”如何面对、走向、融通海外,在这一进程中,华侨华人可有效沟通本土与海外。文章以東南亚华文文学为例,指出这类作品蕴含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情感,对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有重要作用;中国文学不仅应当与之保有文化上的关联,更应自觉与之展开对话,激励其扮演“海外中国”的角色。⑤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常提常新的问题。马来西亚学者许文荣认为,马华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华性有不同取向:战前倾向政治中华;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拥抱文化中华;九十年代后经营美学中华。文章指出,马华族群主观上想要摆脱中国文学的影响焦虑以建构马华文学的主体性,但客观上为应对官方的同化压制又不得不求助于中华文化,这种尴尬的处境使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心态在疏离与拥抱之间摆荡;马华文学与中华性的纠葛是华语语系文学中历史最悠久又极端的案例。得益于在地经验,论文对马华族群的复杂心态有深度剖析。⑥
  刘俊认为,新马华人文化呈现“文化同构”的状态,华文文学在“文化同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孺慕之情;追溯华人的文化之根;表现华人的族群共同体意识;为华人遭受的不公鸣不平;思考华人文化“中国性”与“本土性”的关系。由此也可看出“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华人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⑦
  潘颂汉留意到马华文学独特的跨国流动现象,即马华青年回归大中华文化区(大陆、台湾、香港),置身于“故乡”的“他文化”之中,却常常抱持寓居他乡的心态。论文以神州诗社、东马旅台的李永平、张贵兴及留台后再度赴港的林幸谦等人为例,剖析了这些“回归”了母语文化环境的马华作家对“乡”——他乡、故乡、原乡——的跨区域追寻和情感调适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离于本土之外、寓居在母语文化之中的马华文学,“离散”并不能对之进行有效阐释,应该引入“散寓”的概念,对它两者皆有、又特异其间的个性,及其双重移民的身份和多重边缘的文学属性抽丝剥茧,从而有效把握马华文学这种独特的跨国流动现象。⑧
  二、文学现象、文学社群、文学史研究
  朱文斌多年来致力海外华文诗歌研究,他在其《放逐·乡愁·寻根——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文中提出:东南亚华文诗歌在中国文学传统与本土文学传统的双重影响之下,“放逐”、“乡愁”与“寻根”成为其三大文化母题;这三大文化母题相互交织,丰富了东南亚诗歌的表现领域。⑨ 谢永新的《东南亚华文现代诗蕴含的中国文化辨析》认为,东南亚华文现代诗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内涵,对中国古代文明、古代科技、古典艺术、民俗文化、节日庆典和宗教信仰等有多重展现,其原因在于东南亚华人作家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在心灵深处蕴藏着浓厚的“中国情结”。⑩ 陈祖君以诗歌为例,分析了马华文学在母语文化、在地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的交融影响之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这是“地方错置”境遇里“本地实践”取得的别样成果,而且因为马华作家有一定规模的岛外旅居,具有“地方再置”后的二度“本土实践”,将面临文化乡愁与家国认同的新调整。11   马华文学的族群关系书写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庄薏洁分析了马华文学对弱势民族“他者”的几种书写模式,以及这类书写如何体现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她认为,马华文学的弱势民族书写除了从边缘发掘人类的困境与现实关怀,更反映了华族在多元族群共处的马来西亚与其他族群的错综纠葛。12 贾颖妮的《转型期马华文学跨族裔婚恋书写的走向》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马华文学跨族裔婚恋书写的新动向: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文明他者进入族际婚恋题材;“喑哑”的异族开始“发声”;新老华人对异族文化的态度出现对立的声部,“华—夷”之别开始淡化。这种新的书写路向表现了马来西亚走向发展与开放的转型期华文文学对族群和谐的自觉拥抱。13
  天狼星诗社是1970年代崛起于马华诗坛的重要文学社团。朱文斌、岳寒飞的《马华天狼星诗社的创作心理探究》认为,该社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拒绝马来西亚政府的单一文化政策,其创作融汇古典与现代,被称为“中国性现代主义”。文章指出,197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出台新经济政策,对华人进行打压是天狼星诗社成立的催化剂;向母语文化寻求动力,与文化同化政策抗争,是“心理平衡”需求的表现;化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以“屈原”为推崇对象,是“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求。14对天狼星诗社创作心理的探究,有助于我们透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马来西亚华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诉求。
  贾颖妮的《马华新生代文学中的宗教纠葛与族群政治》分析了世纪之交新生代作家黄锦树、贺淑芳、陈绍安、黎紫书等对华巫之间的宗教纠葛及其背后的族群政治的大胆暴露。论文从不信道者的流放、“技术派穆斯林”的认同分裂、宗教对个人情感领域和公共空间的规训等方面展现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弱势地位,以及族群和谐湖面下的冲突暗流。15
  孔舒仪的《新马华文抗战小说的“本土性”研究》剖析了新马华文抗战小说在不同时期中“本土性”的演变:1930年代,抗战小说主要声援中国抗战,“本土性”的呼声很快被浓厚的“中国性”所淹没;二战结束后,华人产生了“落地生根”的想法,但新马社会对华人的压制政策使华人追寻“本土性”的同时仍求助“中国性”;1980年代后,华人在新马两国地位有所上升,加上新生代作家渐成文坛主力,开始自觉寻求“本土性”。论文指出,新马抗战小说的“本土性”演变,见证了两国几十年的历史沧桑,这种“本土性”还将继续蓬勃发展,继而展现新马华文抗战小说独特的文学意蕴。16
  古大勇认为,晋江籍菲华作家的代际交替与菲华文学的萌芽、发展同步,在菲华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成立文学社团,创办文艺刊物,发起文学论争,推进文学理论建设,推动菲华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他们的文学创作题材多样,广泛涉猎,艺术手法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赫的成绩。古大勇称之为菲律宾华文文学中的“晋江现象”。17
  马峰的《东南亚华文女作家的定位与超越——以马华、新华及印华女作家为参照》关注到东南亚地区华文女作家的崛起这一文学现象。他指出:马华文学、新华文学及印华文学紧密联系,共同形成颇具区域色彩的马六甲海峡华文文化圈;三地的女作家表现抢眼,但对性别问题的表现尚未達到女性主义的高度;从文学史脉络来看,新马两地女作家在1980年代陆续崛起,但没有担当文学变革的旗手,只是以创作呼应时代潮流,印尼女作家在新世纪与男作家并肩作战,开始文学拓荒工作;三地女作家特别重视创作的语言美学。论文认为,三地女作家的创作已有不少优秀之作,但如何超越自我的女性意识,突破创作的狭小格局,形成自己的风格,仍然是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18
  袁龙从微型小说出版物的角度比较中国大陆、香港以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的异同:从发展路径看,三地华文微型小说的兴盛皆得益于报纸副刊的繁荣、微型小说刊物的出现以及出版社的推动;从内容来看,香港和东南亚微型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多表现青春成长、婚恋情感和职场拼搏,大陆微型小说题材则广泛得多;从形式与技巧看,大陆微型小说既注重继承古代短篇小说的叙事方法,又大量吸收西方小说的技法,风格多元,香港及东南亚微型小说因曾与大陆母体文化隔断,更多接受西方或日本影响,但技巧可与大陆微型小说相媲美。19
  张晶认为,新加坡“世华文学研创会”编写的《新华文学大系》对新华文学的界定、对作品的分期都体现了建构新加坡本土话语体系的意图。在选文标准上,注重本土性与中国性的融合、华族性与世界性的兼顾,以及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她认为,《新华文学大系》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以及海外华文文学界以文学大系确立文学经典,进而参与文学史书写的传统,另一方面又通过本土话语体系的建构和经典文本的遴选凸显了当代新加坡华文文学的本土诉求。20
  三、华文报刊与文学生产研究
  贾颖妮的《华文报纸副刊与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转向》认为,华文报纸副刊在1990年代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转向中作用巨大:一方面,报纸副刊通过设定议题、策划文学论争、打造批评经典等策略,大力扶持新生代文学批评,从而建构马华文学诠释的本土视域;另一方面,报纸副刊有意识地开展史料爬梳与谱系建构工作,为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提供扎实的考据材料和“地方知识”。报纸副刊积极介入马华文学批评领域,推动文学论述的本土化,反映出华文报纸是守护马华族群文化的堡垒,也是抗争马来官方对华族进行“他者化”建构的精神纽带。21
  王文艳、吴奕锜认为,马华文艺副刊《文艺春秋》《南洋文艺》对1990年代的马华诗坛影响深远。具体而言,“罗厘”诗人叶明琚通过《星洲日报》的端午节诗歌比赛和“花踪”文学奖崛起于诗坛,两报副刊通过大量刊载叶明琚的诗歌,并配合专辑和诗评,将其打造成1990年代前期的重要诗人;通过制作“开年诗展”,举办“朗唱会”和“诗乐园大秀场”,策划“第六步诗坊”专辑和“新诗代”作品展,两报副刊建构了1990年代富有活力的诗人群像;通过让前行代、中生代、新生代诗人集体亮相,并推进有深度的诗评,建构了1990年代马华诗坛亮丽多彩的星空。22   赵颖认为,清末民初的新加坡华文报刊对当时海外华人的生活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观照,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华人的国家认同的变迁:在十九世纪末,华人的认同多以中国为归属,所设栏目多关注中国时局,评论立场也多以中国的海外子民自居;随着时间的推移,置身多元文化环境的新加坡华人,对南洋的认同感增强,报纸副刊同时关注中国和南洋的政治经济大事,华人在南洋的异质文化体常成为副刊的热门话题,报刊的主题既有“思乡情结”,又有“南洋色彩”。可以说,新加坡华文报纸见证了新加坡华人的族群认同从单向同化走向流动复合的发展过程。23
  四、作家作品研究
  作家作品研究在2017年度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其中,马华作家作品研究的成果最为可观,旅台、西马、东马三大场域都有涉及。新加坡、越南华文作家作品研究也有新的开拓。
  马华文学方面,旅台作家群仍是关注的焦点,主要涉及温瑞安、陈大为、林幸谦、李永平、钟怡雯等。金进的《跨界行旅與温瑞安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联系温瑞安从马来西亚到台湾再到香港的跨界行旅,分析其创作心理的变化过程,以及这种流徙经验如何文学化,潜入温瑞安的武侠小说中。24 潘颂汉的《论离散马华文学的文化中国乌托邦情结》以林幸谦和陈大为的创作为例,分析了马华作家的流寓经验和文化中国对其精神上的维系作用,随着族群关系的缓和,文化中国的乌托邦作用开始呈现隐形存在状态,但始终潜隐在作品中。25 宋秀娟分析了长篇小说《大河尽头》的“罪孽与救赎”、“婆罗洲书写与主体漫游”等主题,认为影响这些主题的因素在于“原根性”(指作者李永平对文化中国产生的强烈认同感与向其靠拢的向心力)与“本土性”(包括中华·台北经验与北婆罗洲特质两个维度),认为《大河尽头》的主题特质为台湾文坛提供了异质的审美经验。26 王丽平分析了钟怡雯散文对心灵原乡(马来西亚)、现实原乡(台湾)、文化原乡(大陆)的追寻与多重书写,展现了钟怡雯得天独厚的“混血”特质和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如何化作散文书写的资源。27
  本年度一些曾经在马华文学史上影响巨大但渐渐被人淡忘的作家作品也得到了重新关注。朱崇科的《卓尔不群论铁抗》一文,认为铁抗是马华文学史上非常杰出的作家,并分析了铁抗在理论演进和文学实践上的成就:理论方面,铁抗大力推行中国性现实主义,强调文学的“现实化”问题,主张文以载道;在创作上,铁抗实践“多元现实主义”,既有契合现实主义理论原则的作品,如《白蚁》《洋玩具》等,又有带有强烈抒情色彩和技巧创新的作品。28 钟怡雯的研究涉猎了很少被人提及的韩萌主编的《南洋散文集》(1952年),介绍了韩萌的生活经历和他的编辑理念,认为这部散文集反映了当时华人“下南洋”的流离生活和“返唐山”的强烈愿望,留下了那个动荡时代的移民记忆。29 肖怿、邓圆圆研究了作家许杰的南洋文学经历,认为许杰在新马创办《枯岛》,并以此为据点,倡导南洋“新兴文学”,关注南洋“地方色彩”,扶持南洋文艺青年,对新马华文文学的发展做了不少拓荒性工作。30
  黎紫书是马华文坛颇受关注的女作家,本年度有几篇论文评述她的创作。胡星灿分析了黎紫书微型小说中显现的“世界意识”,包括通过“内容延展”突破以往的内容边界,探照人性的普遍面向;通过“话语更新”探寻马华文学本土话语之外的可能。31 胡星灿指出,黎紫书的实践有效突破了马华文坛的“地方性迷思”,打通了马华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连接通道,但这并不意味着黎紫书忽视了“中原/南洋”问题,其微型小说语言的“大陆化”倾向,可视作对“中原”的一次示威,由此也可看出她对“中原”问题的立场。颜敏认为,《告别的年代》是黎紫书有意建构的女人神话。小说采用俄罗斯套娃式的结构,用三个名叫朱丽安的女子的故事牵扯起复杂琐碎的历史线索,借助女人神话来书写大马华人历史,最后却发现了历史的空洞、虚无。32 陈静梅以《告别的年代》为中心,分析了黎紫书的食色书写所展现的女性命运:饮食展现了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和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但饮食也可以成为女性摆脱边缘处境,建构自我认同的力量源泉;性爱经历和生育体验成为女性探索身体自主的试验场,也是女性结成同盟另谋生路的通道。33
  商晚筠、李忆莙、戴小华、朵拉等女作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朱文斌指导的三位研究生精读马华女作家商晚筠的短篇小说《痴女阿莲》,分别从阿莲的“边缘性”、阿莲形象的复杂性,以及“原乡”书写等三个角度展开探讨,深化了评论者对《痴女阿莲》的认识。34 马峰的《琼籍马华女作家李忆莙论》认为,李忆莙的创作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具体表现为女性关怀与两性和谐、原乡追寻与故土情思、本土情怀与在地沉思,其2012年面世的长篇小说《遗梦之北》则是人文关怀的巅峰之作;纵观李忆莙的创作,可发现她的人文关怀精神“从个体自我走向华人社群,再升华为超越性别与族群的普世之情”。35 赵艳认为,戴小华、朵拉选择华语进行创作,追寻传统道德境界,表现出文化的自觉;她们的作品有对家庭伦理和亲族关系的表现,有对华人节庆习俗和民间信仰的展现,带有明显的华族特征;她们身处马来西亚,受压制的处境促使其建构文化的原乡来缓解在地生活的痛苦,并产生了多元共生的家国认同意识;她们推崇“仁爱”原则,维护整体利益,积极实践济世思想。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两位女作家的中华文化认同。36
  本年度还有几篇论文值得关注。刘东霞追溯了东马诗人田思的创作历程,认为他早期的诗作主要表现文化原乡和本土关怀,以此来隐喻人类对文化家园的想象和流散民族对在地生活的体认与情感;2012年出版的诗集《雨林诗雨》有所超越,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整个世界,思考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叙事策略上也部分地抛开了隐喻性表达,更加直接外露,表现出强烈的普世情怀。37 朱崇科认为小黑是大马本土作家中的佼佼者,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马华华语,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对马共书写的实践与开拓;关注马华当下的现实话语,尤其是对敏感政治问题的涉入;巧借异族视角进行反思。38新加坡学者张森林通过比较游以飘与王润华、田思等新马诗人的诗作,指出游以飘诗作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批判殖民历史、瞻望马国未来、回望南洋大学、关怀社会时事等四个方面。39   新华文学方面,朱崇科的《论谢裕民对新加坡性格的再现》分析了谢裕民不同时期的创作对新加坡性格的再现:其早期创作聚焦新加坡社会的都市性,展现形形色色的新加坡性格,批判新加坡的国民性和文化症候,隐射官方政治生态;中年以后,谢裕民对新加坡性格的再现有更多的文体创新和技巧推进,心态亦由早期的尖锐批判变得平和很多。40朱崇科另在《论淡莹作品中的“新”华性》一文中指出,淡莹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相缠绕,体现了流动性和多元文化主义,这种多元文化主义也属于新华性的一种。
  张松建的《论英培安的身体书写》把英培安的全部作品视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以“身体书写”作为切入点,探讨文学文本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张力对话,考察其身体书写如何体现自我认同与国族叙事。论文紧扣“照镜”、“忧伤的情欲”、“身体的终结”来展现身体与自我、情欲、疾病、权力的相互纠葛,当中隐含对社会语境、历史根源的反思。41赵志刚从“神话母题”的角度分析林宝音的长篇小說《女仆》,认为林宝音对神话母题进行的创造性改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达到了戏谑华人族群传统“性别观”的“反讽”的修辞效果,有效深化了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论文指出,这种改写的原因在于作者的“双重文化”背景和新加坡父权制的社会现实。42 姚刚比较了新加坡作家李龙的《再世阿Q》和鲁迅的《阿Q正传》,探讨了“再世阿Q”的形象建构与“未庄阿Q”的异同点,也分析了两个作品的特殊隐喻——鲁迅更多是借机思考国民性问题,李龙是思考新一代华裔坚守中华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身份的问题。论文通过比较分析后指出,中华文化对新马华文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新马华文文学也因地制宜做出调整,积极回应当地社会问题。43 王小丽采用形象学和跨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尤今小说中青少年形象的类别,分析青少年形象的冲突因素和建构因素,探析作者藉由青少年形象书写来展开的对新加坡文化的深层思考。44
  越南华文现代诗的研究成果颇丰。谢永新2017年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连续发表三篇论文论述越南华文现代诗。他认为越华诗人刀飞的诗作善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运用拟人化手法将个体生命体验与民族、人类的生存关怀融于一体,形成深度的意向象征模式。45 他肯定了曾广健的现代诗在意象艺术上对古典诗的传承与创新:“意象可以兼具表意和纽带的功能,成为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平台,成为具有主体地位的,有生命意义的具体事物”。46 他剖析了越华诗人陈国正诗作寄情言志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思想内容上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在艺术手法上注重新奇意向的营造,并将人生哲理、对祖国山河的赞叹、以及思念故乡而来的乡愁注入其中。47 李志元认为越南华文现代诗集《西贡河上的诗叶》保持了越南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血脉联系,主要体现为对中国意象的广泛使用和用心营造,尤其是不少诗作对文化中国意象、山水中国意象和美学中国意象的营造,明显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文以载道的传统。48
  本年度泰华文学研究成果仍然集中在对“小诗磨坊”诗人的研究上。刘登翰在给《岭南人小诗选》所作的序言中点评了岭南人诗歌创作的特点,认为其诗歌以八十年的人生经历做底子,看似浅白,细品却能感受到其中的繁富、深刻;题材看似平淡无奇,妙在对题材的诗意开掘;诗歌语言自然、直接,只靠细节的连缀来呈现诗意。49 周萍认为曾心是“小诗磨坊”的重要诗人,他在诗歌意象的营造上颇具匠心,如时间意象、空间意象相互交替,动态意象、静态意象浑然一体,符号意象、情绪意象并驾齐驱。50 王珂一直致力于“小诗磨坊”研究,他认为曾心的小诗创作在百年小诗史中都颇具特色,尤其是对小诗的文体建设贡献较大,不仅克服了小诗的“文体局限”,而且让小诗有新的“文体可能”,比如追求“理趣”、重视“意象”。这种“文体自觉”源于曾心对古今中外诗体的熟知与创新性转化。51 “小诗磨坊”诗人曾心现身说法谈小诗的写作技巧,认为写小诗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要善于捕捉“物象”,创造“意境”,使“情景”在同一景物中。52
  此外,范军探讨了司马攻的微型小说艺术,认为微型小说在泰国的繁荣离不开司马攻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司马攻微型小说的特点在于注重选材,然后再作深度开掘,构思巧妙、文采飞扬;其微型小说创作代表着泰华微型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53
  总体而言,新马华文文学研究是2017年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重镇,越华现代诗和泰国小诗磨坊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但其他地区华文文学成果较为薄弱或付之阙如,尚待有心人的开掘。
  注释:
  ① 王德威:《华语语系研究的新收获——序张松建〈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海外华语文学新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3期。
  ② 朱崇科:《“华语语系”中的洞见与不见》,《文艺报》2017年8月4日。
  ③ 霍艳:《另一种傲慢与偏见——华语语系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扬子江评论》2017年第4期。
  ④ 张森林:《华语语系文学研究述评》,《华文文学》2017年第2期。
  ⑤ 王列耀、池雷鸣:《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及海外传播》,《福建论坛》2017年第11期。
  ⑥ 许文荣:《华语文学对中华性的接受与颉颃——以马华文学为个案》,《华文文学》2017年第1期。
  ⑦ 刘俊:《论华文文学在新马华人“文化同构”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学术评论》2017年第5期。
  ⑧ 潘颂汉:《“乡”的跨区域追寻:马华文学“散寓”论》,《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⑨ 朱文斌:《放逐·乡愁·寻根——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⑩ 谢永新:《东南亚华文现代诗蕴含的中国文化辨析》,《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11 陈祖君:《马华文学:“地方错置”境遇里的“在地实践”——以诗歌为例》,《南方文坛》2017年第5期。   12 庄薏洁:《另一种他者伦理的重构——与马华文学的弱势民族书写》,《文学教育》2017年第11期。
  13 贾颖妮:《转型期马华文学跨族裔婚恋书写的走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14 朱文斌、岳寒飞:《马华天狼星诗社的创作心理在探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担当文学变革丛刊》2017年第9期。
  15 贾颖妮:《马华新生代文学中的宗教纠葛与族群政治》,《小说评论》2017年第1期。
  16 孔舒仪:《新马华文抗战小说的“本土性”研究》,绍兴文理学院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17 古大勇:《菲律宾华文文学中的“晋江现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1期。
  18 马峰:《东南亚华文女作家的定位与超越——以马华、新华及印华女作家为参照》,《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4期。
  19 袁龙:《异质同形:大陆与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之比较——以〈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与香港获益出版微型小说集为视角》,《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20 张晶:《中国渊源与本土诉求:从〈新华文学大系〉看当代新加坡华文文学的经典建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21 贾颖妮:《华文报纸副刊与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转向》,《华文文学》2017年第1期。
  22 王文艳、吴奕锜:《“是你赋予我一片青绿的山色”——试论〈文艺春秋〉〈南洋文艺〉与1990年代的马华诗坛》,《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1期。
  23 赵颖:《清末民初南洋华人族群认同的发展走向——以新加坡华文报刊的社会功能为例》,《民族文学研究》 2017年第5期。
  24 金进:《跨界行旅与温瑞安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4期。
  25 潘颂汉:《论离散马华文学的文化中国乌托邦情结——以林幸謙和陈大为的诗文创作为中心》,《大众文化》2017年第7期。
  26 宋秀娟:《李永平长篇小说〈大河尽头〉的主题研究》,广西师范学院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27 王丽平:《钟怡雯散文的“三乡书写”》,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28 朱崇科:《卓尔不群论铁抗》,《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4期。
  29 钟怡雯:《下南洋,返唐山——〈南洋散文集〉的移民史缩影》,《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
  30 肖怿、邓圆圆:《从〈枯岛〉看许杰对战前新马华文文学的影响》,《赤峰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31 胡星灿:《边界超越与世界游走——以黎紫书微型小说的“世界意识”为考察中心》,《华文文学》2017年第4期。
  32 颜敏:《想象历史的起点和终点——〈告别的年代〉与女作家的女人神话》,《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4期。
  33 陈静梅:《马华女作家黎紫书的食色空间书写:以〈告别的年代〉为中心》,《凯里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34 王成鹏的《痴傻世界的边缘人——试论商晚筠小说〈痴女阿莲〉中的阿莲之“边缘性”》、李笑寒的《复杂的“痴女”——论商晚筠小说〈痴女阿莲〉之阿莲形象》、岳寒飞的《飘零苦雨中的“原乡”书写——论商晚筠小说〈痴女阿莲〉中的乡土世界》,三篇论文均刊载在《名作欣赏》2017年第8期。
  35 马峰:《琼籍马华女作家李忆莙论》,《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36 赵艳:《马华作家戴小华和朵拉的中华文化认同合论》,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37 刘东霞:《原乡、本土、世界:论马华诗人田思的〈雨林诗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38 朱崇科:《论马华作家小黑作品中的马华话语》,《文艺争鸣》2017年第8期。
  39 张森林:《游以飘〈流线〉中的历史想象与人文关怀》,《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4期。
  40 朱崇科:《论谢裕民对新加坡性格的再现》,《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41 张松建:《论英培安的身体书写》,《华文文学》2017年第1期。
  42 赵志刚:《林宝音小说〈女仆〉中的“神话母题”研究》,《华文文学》2017年第4期。
  43 姚刚:《对身份认知的思考——论“再世阿Q”形象建构及隐喻》,《写作》2017年第2期。
  44 王小丽:《尤今小说青少年形象研究》,广西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45 谢永新:《简析越华诗人刀飞几首现代诗的意象——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之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46 谢永新:《曾广健现代诗在意象艺术上对古典诗的传承与创新——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之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47 谢永新:《论越华诗人陈国正寄情言志诗——越南华文现代诗研究之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48 李志元:《越南华文现代诗的中国意象——以〈西贡河上的诗叶〉为考察对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49 刘登翰:《读海——序〈岭南人小诗选〉》,《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3期。
  50 周萍:《论泰华诗人曾心小诗的艺术魅力》,《华文文学》2017年第2期。
  51 王珂:《论曾心小诗的文体性》,《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52 曾心:《捕捉“物象”,创造“意象”——谈写小诗的技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第4期。
  53 范军:《泰华作家司马攻微型小说艺术探微》,《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作者简介:贾颖妮,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广东广州,510521。
  (责任编辑  庄春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