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课核”教出阅读教学的个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荣生教授说:“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不应是文章体裁“这一类”决定的,而是由“这一篇”决定。如何教好“这一篇”,就是要找到“这一篇”的课核。曹勇军老师认为课核就是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发现文本最核心的教学选点,既是对文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也是贯穿课堂的主线。它可能就是文本的一个字词、一个标点,可能是行文思路、主题思想,等等。
  一、“课核”是文本解读的关键
  课核体现着文本的核心价值,是课堂价值最大化生发的载体和着力点。文本解读就是要找到这个着力点。这个着力点既可以呈线性型串起文本内容,又可以呈聚辐式关联起文本的各个知识点。课核是被解读的文本和通过重构用以教学的文本的桥梁,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如,孙春成老师解读《孤独之旅》时,就抓住“杜小康在孤独之旅中收获了什么”,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这个课核串起了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特色、思想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解读深刻、教学定位准确、教学艺术精湛,教出了这一个的独特性。
  二、“课核”让教学过程灵动多姿
  有了“课核”,教学流程就可以附着于其上,一脉相承,渐次展开,让中心点与整个教学面彼此呼应,让课堂连成一个整体,既有教学价值,又有美学价值。
  1.导入引出课核
  课堂导入要切题、要激趣,也要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要把课核亮出来,过度才自然,也为学生思维的层层递进搭台阶。王君老师执教《散步》,她将课核确定为“我们在田野散步”,也就是课文第一句话。她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并说:“这是一幅多么神奇的画面!老师年龄越大,越觉得神奇!”为后文三个教学环节——咀嚼“我们”、咀嚼“田野”、咀嚼“散步”做铺垫。王老师围绕这句话教课文,别出心裁,教出这篇散文特殊的情感及这篇文章写作特点。
  有些课核是经过提炼的,并不明显,怎么在导入环节亮出来呢?①找关联。如《动物笑谈》的课核是赞美科学家敬业执着的精神。②问题导入式:课文里谁最可笑?引申出三个问题:动物可爱而不可笑;科学家可敬而不可笑;旁观者无知肤浅可笑可怜。③课堂搭建3个板块,每个板块的突破点都落脚在语言文字的赏析上。
  2.课堂重点要发酵课核
  课堂教学重点是核心环节,要让课核“爆发”出力量突破教学重、难点。发酵就是围绕课核开展充分的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直击文本的核心价值。如,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聚焦于这一篇独特的语言形式。是语言形式赋予“安塞腰鼓”超越其本身的力量。在让学生观看完“安塞腰鼓”的视频后,问学生的观后感。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读课文后谈感受,学生所谈的感受还是停留在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没有递进。郑老师的核心环节这样设计:一是让学生独立圈画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的句子,二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些句子,他们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开始关注语言形式,也就放大了课核,明白了刘成章的语言形式赋予安塞腰鼓力量和气势。学生圈画、探究、思考的过程让课核“浮出水面”,勾勒出轮廓,放大清晰,最终还原本质,利用课核突破教学核心环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植树的牧羊人》的课核是:牧羊人为什么能创造奇迹。教学的核心环节是:牧羊人的哪些品质是创造奇迹最重要的?学生圈点勾画、思考比较,让课核由单向度的人物赏析转到多向度的语言特征、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等探究。
  3.教学高潮要升华课核
  经过发酵放大、思考探究等过程,课核以大容量、零散地形式呈现在课堂,此时需要给学生梳理、总结、提炼课核,进而揭示文本核心价值,突破重难点。
  如肖培东执教《春酒》,在教学高潮时有这样一个环节:对比赏析、深化主旨,出示儿童口吻的三句话和一句成人口吻的话,前三句学生品味到喝春酒时的快乐,后一句喝不到春酒时的失落,进而得出所有的快乐作者都是用孩子般的语言来表达的。发现文中有两种语言风格,琦君说写作时觉得自己又变成孩子了。她是谁的孩子?这一问激起学生对整个课文的深度思考。有人说是母亲的,有人说是故乡的,有说春酒的,有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等等。这一环节升华了课核——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传统文化的眷念,对心灵故乡的坚守等。
  4.课堂结尾要呼应课核
  課堂尾声讲求余音绕梁的效果,要留白给学生再度思考和生发的空间。课核仍是文章延续价值的最好载体,给课核打开另一扇“窗户”,给学生新的视角。如肖培东在《皇帝的新装》一课这样结尾:“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如果让你从这里写你的安徒生童话结尾,你会怎么设计?出示师生改写的结尾,进而让学生明白童话不仅仅是在教育孩子,也在教育大人,并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大人听,让这份纯真能重回永驻我们的内心。
  改写结尾、讲故事给大人听、说出愿望,既再次呼应课核,也让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永葆纯真。课核让教学环节紧凑,教学目标聚焦,回归文本,以生为本,教出了“这一篇”的个性,成为学生理解文本的“私人订制”。
  三、“课核”让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课堂教学最忌讳方式方法千篇一律,没有新鲜感,缺乏刺激性,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而解读出的课核本身就是让学生眼前一亮的文本潜质,学生有阅读期待。打开课核的方式就会因文章体式而千变万化。
  1.辩论续写,从细说到详写
  辩论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活动,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争论过程中将课核越辩越清晰。如,《愚公移山》是歌颂愚公挑战征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的伟大精神,但有学生认为愚公可以采取搬家的做法。为让这一核心价值被认同我让学生辩论话题:愚公该移山VS愚公没必要移山?在辩论过程,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愚公移山不但有实用价值还有精神价值的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文化传统。接着,笔者又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话题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学生在对人物形象的辨析中,又思索面对困难的哲理等等,加深了认识,培育了“三观”。   2.看画插图,从具体到抽象
  课文插图是文章内容的显性表达,有些课核恰巧需要插图这把钥匙来打开。看插图、评插图、画插图、给插图配议论文字等,由插图的具象走向语言的抽象。这个对比印证的过程让学生思考、质疑、并从原文中找佐证,拓宽深入语言文字的途径。如,蔡鸿菲老师教《老王》时,让学生思考从插图中能读出什么,插图能帮助理解文本的哪些内容。学生一开始觉得插图很符合老王穷苦困难的形象,但有学生马上提出文中写老王是“直僵僵”的要散架的僵尸,而插图只是一个弓着背、可怜淳朴的老人形象。接着蔡老师又让学生根据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想象一幅图画最符合作者情感与文本。学生想出老王蹬三轮、杨绛坐三轮的图画;想出杨绛坐在椅子上,望向远方,神色平和却有些难过,桌子上放着空油瓶等等画面。用评插图、画插图的方式揭开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让课核逐渐清晰明了。
  3.朗诵表演,从体验到演绎
  抒情性比较强烈的文章需要强化学生的感受,正如苏娜丹戴克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黄河颂》的课核是歌颂黄河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授时,在讲完这首诗的内容后,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朗诵形式并集體表演。学生就会句式、内容特征、情感变化等来安排独诵、齐诵、角色诵读等的语气语速、语音语调,还增加了动作辅助情感表达。整个过程,既让学生重温诗歌内容和情感,又让学生在朗诵中领悟了“这一首”诗歌的个性。课核决定了教学形式,让“这一课”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独家记忆。
  解读文本拎出课核,就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创意;教学环节突出课核,内容聚焦,教出“这一篇”的个性;采用多样教学形式,激活课堂魅力,教出“这一课”的新意。课核,让课堂简约,让思维深刻,让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时剑波.“课链”组合构建“微序列”[J].语文教学通讯,2016,09.
  [2]曹勇军.谈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一)[J].中学语文教学,2012,01.
  [3]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01.
  [4]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法宝[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12.
  [5]王君.听王君讲经典名篇[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