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区域的幼儿园音乐课程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区域的幼儿园音乐课程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因具有丰富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理想的现实追求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和传播。幼儿园音乐课程作为少数民族音乐学习重要启蒙和载体,受到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黑龙江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一个缩影,本文将针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关对策,为少数民族区域幼儿园音乐课程实施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少数民族 音乐课程
  2018年11月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意见,学前教育的发展形势迫在眉睫,黑龙江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较慢,本文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音乐课程为主线,对该地区的幼儿园民族音乐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省份,主要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特点,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成为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为促进适合民族聚居区域的幼儿园音乐课程体系的形成,本研究将从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两个切入点进行分析。
  1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目标定位及理解上存在的误区
  1.1.1课程目标定位模糊
  幼儿教师对于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民族性。教师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注重传统幼儿音乐技能、理论知识的培养,这与广义上音乐教育无异,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没有得到价值体现。少数民族幼儿园音乐课程学习,就是希望通过音乐使幼儿感受和学习民族精华,用音乐的力量构建幼儿对于民族精神的启蒙,民族音乐的學习是课程目标设置的根本,但在本地区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
  1.1.2课程目标理解具有片面性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艺术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检;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等。但相对于整体性的规定而言,各分领域的具体活动目标只能依靠教师个人对于纲要的理解能力,而在理解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教师对专业的掌握程度、教师的情感态度等因素存在偏差。
  在少数民族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将教材的掌握作为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涵,课程目标注重教育的结果,忽视教学过程的价值以及幼儿的内在情感变化。使得音乐教育脱离了陶冶情操、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精神层面的意义,更多的展现出一种为了结果而学习的功利化的追求,影响幼儿的情感发展以及良好个性及社会性的形成。
  1.2课程内容的选择及组织存在的问题
  1.2.1缺乏少数民族音乐教材
  在我国音乐教材的选择方面,主要以国家、各省市所编写的教材作为统一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课程标准。通过对已有音乐教材搜集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材出版较少,主要以通识的音乐教材为主,教师需要按照课程标准,完成既定的任务,导致教师对教材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循规蹈矩的执行课程所要求的内容,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本土居民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精神,更能影响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的缺乏不利于幼儿学习本民族音乐,提升民族认同感,对祖国的归属感。
  1.2.2课程内容以学科课程为主
  在对本地区进行实际走访发现,本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主要以传统的分科教学为主要形式,分科教学的方式的优势在于,重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知识结构的掌握,方便幼儿对于知识的巩固复习;但是学科课程中各领域中缺乏联结,缺乏对幼儿个体针对性的教育,忽视幼儿兴趣,教学内容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无法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学体验,导致幼儿丧失对民族音乐活动的探索乐趣和主动性,从而失去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
  1.3课程实施的形式及活动存在问题
  1.3.1组织形式单一化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一共有三种,包括集体教育活动、小组教育活动和个体教育活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幼儿园民族音乐教育主要以集体授课模式为主、忽视了小组教学活动以及一个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培养。集体教学的弊端是无法针对幼儿个体进行因材施教,忽略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原则,阻碍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学活动死板僵化,师生互动少,使幼儿更少的获得更少的情感体验,教师强调教育结果,导致幼儿的学习脱离生活实际,很难得音乐教学中真正受益。
  1.3.2缺乏民族音乐渗透教育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本身缺乏对渗透教育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民族音乐的渗透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偶尔对于本民族音乐的认同,而且能够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目前很多教育者并没有认识到渗透教育的重要性,由于渗透教育的影响较慢,很多家长对渗透教育的质疑,而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采取揠苗助长的方式“帮助幼儿成长”,教师和家长更关注幼儿学习到了的显性内容,忽视隐性内容,从而因小失大。
  1.4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1.4.1评价主体单一
  教育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方面的,应该有教师、家长、幼儿园的管理者以及幼儿本身也可以参与其中。教师作为民族音乐课程的实施者,最能够掌握幼儿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对幼儿进行评价,看是否幼儿通过本互动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其次家长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作为教育效果的直接受益人,可以对幼儿做出有效性的评价;幼儿园的管理者作为幼儿园的组织协调者,可以更好的参与到评价中来,能够调配现有的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好的空间;幼儿作为具有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作为民族音乐课程的主体,我们应该听从幼儿的建议与意见,让幼儿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评价,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   1.4.2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共两种,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幼儿园民族音乐教育评价的方式主要以定量评价为主,最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开展表演活动,民族音乐教学以表演为目的,向家长及领导展现教育成果,教育活动急于求成,对幼儿进行高强度、机械化的针对性训练,长此以往使幼儿也无法从音乐教育中体会到乐趣,获得可持续发展。
  2建构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音乐课程实施体系
  2.1传承理解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体系
  2.1.1将传承民族文化为主要课程目标
  少数民族区域音乐课程的目标体系的核心应该体现“民族”二字,民族即世界。在我省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缺乏民族性。每一种民族音乐的存在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内涵,只有在继承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应该引导幼儿通过音乐感知民族精神和文化,让幼儿在音乐中了解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信仰,只有从内心认可本民族文化,才能将文化更好地传承。
  2.1.2正确理解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体系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在音乐的熏陶下促进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帮助幼儿转化情感表达方式,使幼儿真正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而非为了功利化的学习,幼儿园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教师应该避免为了教育而教育的悲剧。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儿童心理特点,为幼儿制定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民族幼儿园音乐课程。
  2.2丰富课程内容及多元化教学
  2.2.1编著民族性的音乐教材
  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音乐课程可以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级别。国家课程是地方的幼儿园音乐课程的首选,从而忽视了民族音乐的本土化和地方课程的价值。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搜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将其融入到幼儿园音乐教育之中,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增强幼儿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建立以本民族音乐为主的具有包容性的本土音乐教材。
  2.2.2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幼儿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内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中主要采取的活动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来增强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让幼儿感受民族音乐的乐趣以及音乐所传达的意义,还可以采用绘本、民族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民族音乐背后的深层含义,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丰富幼儿的活动形式。
  2.3扩宽课程实施的途径
  2.3.1丰富组织形式
  教师用多样的方式吸引幼儿的兴趣,如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游戏之中,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发挥创造力,让幼儿深入其中,分成不同的角色扮演,寓教于乐,鼓励儿童参与;或者以戏剧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活动,让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故事进行表演,了解音乐创造背后的内涵与背景,让幼儿感同身受,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增强师生互动。
  2.3.2增强民族音乐的渗透教育
  民族音乐的渗透教育不应该是某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应该以民族音乐活动促进各领域活动的发展,五大领域内容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以民族音乐为主要切入点,以民族生活习惯、民风习俗、方言语调等入手,构建以民族文化的融合课程,开展民族乐器活动游戏、民族音乐歌曲鉴别游戏、民族歌舞活动等活动,让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给幼儿自主表达的机会。
  2.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2.4.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过去教育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主要为教师,评价主体主要为幼儿,这种评价方式具有片面性,课程评价应该是一个各评价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除教师外,应该让幼儿、家长、幼儿园的领导者加入评价体系之中,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能方面进行评价,广泛吸收各方的意见,促进幼儿园音乐课程的发展。
  2.4.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幼儿进行评价,如观察、访谈等方式,注重幼儿在民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的成长变化,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差异性和阶段性,遵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多维度对幼儿进行评价,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的评价,是幼儿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爱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8EDB040;国际民委民族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GMB-025。
  作者简介:佟凤仙(1966.11)女,蒙古族,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本科,齐齐哈尔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 佟凤仙,严亚娜.我国幼儿园音乐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82-185.
  [2] 李建平,吕莉.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61-63.
  [3] 王文爍.幼儿园民族音乐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4] 唐梅.民族地区县域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现状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