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组讨论式教学法的滥用现象及解决办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分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十分普遍,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盲目进行实践,出现了分组讨论式教学法的滥用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这种方法,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学方法本没有优劣之分,只在于所用之人是否完全领悟其内涵。本文重视语文课堂事例研究,对分组讨论教学法式课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且尝试着去解决这个实践问题。
  【关键词】分组讨论;教学方法;滥用;问题;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分组讨论式教学法是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由老师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总体把握,拟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分组讨论式教学法是目前国内教育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中都可以运用,且教师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毕竟这给教师减轻了负担,不用课堂上一人“唱满”45分钟。
  一、分组讨论式教学的益处
  这种讨论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拓宽知识面,并且让学生学到知识也养成探究的习惯。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的主场,老师在课堂上不停地提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再找人回答问题,整个课堂就是一问一答,学生好像是机器,只是为了应付老师。例如教学散文《明天不封阳台》,课堂上,老师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到这篇课文的线索,老师刚问完,便有学生马上举手回答: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要封阳台吗、明天暂时不封阳台。学生找到线索之后,老师又接着问课文写了鸽子的哪些方面?学生继续去找课文,然后就是老师不断追问,学生你找一点,我找一点,到最后学生实在找不出来了,这反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在课文中找表面的信息。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从短期来看,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有益的,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教学现状,分组讨论式教学法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法所体现的理念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积极主动探究者,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教师中心”思想。被动的学习永远都只能浮于知识的表面,没有深刻的理解。只要稍稍取得成绩便会浅尝辄止,感到自我满足。所以,分组讨论式教学主要就是改掉了这个致命缺点,化被动为主动。
  二、分组讨论式教学的滥用现象
  对于分组讨论式教学的使用步骤,很多名师都提出了观点,所以用起来十分简洁便利。分组讨论教学法的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看起来“热闹”多了,但是很多基层教师对于这种方法没有了解透彻,进行滥用。不看学生的实际水平,盲目地提问题。分组讨论法的重要因素就是问题的质量,有高质量的问题才有高质量的讨论,倘若这些问题根本无讨论价值,那么白费时间在此便是最大的错误行为。我在大四的时候到乡下小学去实习,听课的时候见一位语文教师对着一年级的孩子说:“同学们,大家分小组谈论一下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我当时觉得很意外,这个问题就是我来说,都不一定说得好,更何况一年级的学生。七岁的孩子在一起讨论,能有什么结果呢?还有一个故事,在讲《荆轲刺秦王》的内容分析时,一位语文教师设计一个讨论题:“荆轲这一形象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学生讨论完了也是一头雾水,因为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审美感受”这个词过于深奥,他们接受不了。这两个例子都表明教师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或者语文教师在刻意拔高问题的高度来追求高难度发展,但是有点“揠苗助长”之嫌,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另外,有些语文教师也不看课文的结构,只要有问题就抛给学生讨论,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在下面畅谈,最后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認为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往往无法控制,而形成了一种散漫。面对散文、小说、诗歌都采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提问方法,提问结束便安心等待学生的回答,学生与老师都很“开心”地上这样的语文课,但其实效率仍然很低下,这就是典型的滥用现象。记得这种方法刚出来时,曾有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问:“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呀?各个小组谈论一下。”学生就围在一起谈论,其实都是在瞎说自己的事情,聊假期、作业、游戏等无关话题,根本没有进入探究的气氛,当然谈论的热度是不减的,语文老师十分高兴。他又问:“有好些好词好句,各小组讨论并说明好在哪里。”我觉得学生完全没有探究的积极性,方法确实是用了,但是教学效果却十分低下,还不如老方法效率高,可谓“伪高效”课堂。
  三、正确解决分组讨论式教学的滥用
  (一)城乡差异
  从来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每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对象、适用情境,在运用分组讨论法时必须实事求是。首先要看学生的已有经验,探学情。相对来说,城市里的学生比农村学生积极性与探究性更强烈一些,所以乡村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大范围把问题抛给学生,还是应该教师多带着学,在学习过程中可尝试着给一些问题讨论,教师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确保真正在讨论,问题应该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可“揠苗助长”,保证乡村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最为重要,如果有个别学生勇于探究,有天赋及勇气,教师可加以引导。
  (二)学段差异
  另外,这种方法在小学不太适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慎用这种方法。中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学习,在小组内讨论课文的内涵,教师必须前后走动,并且时不时介入小组的讨论,杜绝“假讨论”的现象。文章段落大意之类的问题就不要抛给学生了,可让学生讨论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文章出彩处,这些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到了大学,几乎都是自主学习,自由参加兴趣活动小组,因此小组讨论是最常见的学习方法。
  (三)性别差异   男学生与女学生的性格特点存在差异,大部分男生都比较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得比较自然,而女学生有时候会显得含羞,隐藏自己的想法,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所以教师在分组时一定不能全部男生一组,或者全部女生一组,这样那一组会极度热烈或者极度沉闷,走向两个极端。应该合理安排组员,男女生人数应该基本相当,这样才有利于讨论的气氛。
  (四)智力差异
  每个人的智力都存在着差异,尽管我们宣扬“人人平等”,但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的思维能力确实弱于另一部分的学生。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力都是由各个能力部分构成,不同的人在各能力部分占比不同。但是目前应试教育的考试方式仍然只片面地考查特定几种能力,这就导致了某些学生成了“差生”。在小组分配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尖子生”与“后进生”协调组合,带动所有人一同进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五)问题深度差异
  语文课堂上,讨论是基于问题而生的,只有高质量的问题才可以产生高效的讨论,所以教师的提问十分关键。课堂的提问一定是为了促进教学环节的展开或者是促进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掌握,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但是,问题是分不同种类的。在一节语文上,通常教师的提问有:概括段落大意、寻找文章线索与主题、分析语句、体会思想感情。这些问题不是每一个都需要学生进行讨论的,寻找信息的任务是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小组讨论反而影响自己的处理信息能力,而且学生独自搜索课文信息比较快速。而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则可以互相交换看法,进行讨论理解。要谨记一句话:该讨论时要讨论,不该讨论时不要浪费时间反复
  讨论。
  (六)教师积极主动
  充分了解學生、教材问题之后,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不能做一个旁观者。“我们教语文,当然不能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知识、结论一股脑儿塞进学生的脑子,捆住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翅膀。”那么教师如何才能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呢?在备课的时候,就要预设好问题,将这些适合讨论的问题留给学生。语文教师的角色是掌控者,因此得自身设想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想法,小组讨论出现的各种情况。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在各个小组当中走动,了解他们的情况,并且也可以短暂进入他们的讨论,这只会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
  四、总结
  分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先知晓它的内涵、使用情境与对象,再运用于实际。万不可以照着方法步骤照搬。遵循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学可以节省精力,但是却使得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头痛治头,脚痛医脚”,对于分组讨论式教学法的滥用,需要针对不同情形进行改正,才可以真正形成一个高效课堂教学。另外,讨论是为了思想的碰撞,产生更多的观点,但是每个人只能持有一种观点,这必须要独立进行思考与选择。必须记住,“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合作都不能取代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如此,才可以正确地使用分组讨论教学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孔祥剑.浅析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25).
  [3]孙丽群.课堂分组讨论教学法的应用与反思[J].文学教育(上),2012(7).
  [4]姚念琪.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类型分析[J].林区教学,2018(10).
  [5]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陶玲.语文课堂讨论教学法的误区及反思[J].文教资料,2017(25).
  作者简介:张晗,1993年生,江苏省淮安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