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改进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平时的考试也更看重专业文化课成绩,忽略了其他课程,包括法制课程。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漠视学校纪律和班级守则,违规乱纪现象时常发生。因此,针对中职生的培养方式,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 法律意识 法律社团
  一、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与丰富课堂实践活动
  信息化,这个词的内涵代表当今时代的先进生产力,也是时下发展的主流趋势。按照托夫勒的观点,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以“计算机”为技术象征,主要内容为创造和开发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由于信息的特性,农业、工业的发展远远跟不上信息化速度,而逐渐衰落,第三次技术革命,加快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而网上信息沟通和交换正在革新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应与时俱进,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根据教材内容和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如数字化教学平台线上线下讨论、微课案例学习、微信连线律师现场解读,创设法律意识学习的情境,分小组讨论学习,并根据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弊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让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探讨式学习,让信息化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加强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建立、深化。
  二、创造有利条件,参观当地的司法机构与旁听法庭审判现场
  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为了进一步有效增强中职生法律意识,应该联合当地有关司法单位,如派出所、法院,适当时间安排中职生参观当地司法机构,听司法工作人员宣讲与日常生活、工作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如果有些案例法院(法庭)允许旁听法庭审判现场,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网络诈骗案件,包括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在内的整个庭审过程。庭后,通过开展庭审观摩,增加中职生对国家法律、案件审判程序更直观的感受,提高对司法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更为深刻的认识,能够帮助中职生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中职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不断提高中职生抵御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起到筑牢心理防线、远离犯罪的效果。
  三、提高学生兴趣,组建法律社团
  學生社团,是一种自发性群体,不属于法律范围内的社会群体,是学生基于某种兴趣爱好等自发组织的一种群体。学生参与法律社团组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而且还能检验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扩充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中职生组建法律社团,教师可以联系有关部门,请里面有工作经验的人来给予指导,搞一些活动。例如,得到一个案例后,从社团学生中抽出一些同学来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当然学生们要模拟角色中的心境,等等,由有关的人员来指导。法律社团定期组织一些法律活动,如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中职生们比较关心和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然后定期邀请一些法律专业人士如律师、法官等现身说法,用身边鲜活的法治案例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活动,从而加深学生的法律认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一方面,中职学生组建法律社团,自己主动去做法律相关的事情,特别是组织模拟法庭过程中,亲自搜寻真实案例、探讨涉及的法律知识以及存在的法律的冲突、分角色进行扮演这些过程,让中职生从内心感触法律的力量,不知不觉,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已经具备很高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法律社团的建立,中职生法律意识的无形提高,能够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从长远意义讲,中职生法律社团的建立也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法制环境的稳定。
  四、丰富校园文化法律活动
  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不能单一化、片面化,应该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形式多样。校园文化法律活动,是中职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有效手段,中职生学好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能够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在新形势下,校园文化法律活动必须面向学校,贴近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教育活动,积极探索中职生法律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加强法律舆论阵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电化教育功能,学校通过红领巾广播站、远程教育、黑板报、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定专栏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逐步增强学生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法律意识;积极开辟法律教育第二课堂,广泛开展以课堂教育、法制报告会、法制文艺节目、以法律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板报、校报、主题班会、参观法律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法律教育;举办和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小警察有约”“我是法律小博士”“小手牵大手”等校园普法活动。引导中职生学法、用法活动的健康开展,全面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5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