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党梆子的多元化、数字化保护发展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上党梆子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数字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处于只是单纯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录音、信息储存与数字化信息传播。虽然经过统一收集整理对上党梆子的保存工作起到一些作用。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保护而言,尤其是音樂形态的非遗的数字技术利用和开发并未形成有效的、可行的方法和完整的系统,所以急需对其发展保护进行探索,以寻求突破口,使上党梆子与时代共进。
  【关键词】活态性保护;上党梆子;多元化;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一、上党梆子的数字化保护发展情况
  在上党梆子的发展历程中,曾有过辉煌灿烂,剧目琳琅,丰富多彩的阶段,在清末咸丰年间至抗日战争爆发的这一百年间,上党梆子的发展空前繁荣。通过各地收集回的各种资料信息可看出上党梆子在全国范围内曾流传广泛,然而现在拥有专业上党梆子演出团体的就只有山西省晋东南的晋城和长治一带了。
  在这些地区,专门针对戏曲研究的机构也鲜少有之,不过晋城市的上党戏曲研究院当属一个重要地位,它从建立之初就在上党梆子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古籍资料的收集梳理到新剧目的编排创作,一直在为上党戏曲延续着悠悠上党之音。但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实在太少,并且主要致力于传统戏曲创作,戏曲理论研究,对于上党梆子的数字化推广和普及性研究尚未有显著成果。在各地戏曲、各类艺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下,我们更需要扩宽视野,运用新时代技术,传播新时代文化,吸引新时代人才加入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大军中来。
  在当今的消费化、工业化、机械化的时代中,不可避免的是当代人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听戏、看戏作为一种传统的休闲娱乐,养情怡性的艺术活动正在被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抛之于边缘。明清戏曲理论集大成者——李渔曾说道:“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如何让现代数字信息社会更好地接纳传统文化,如何在传统文化中赋予现代时尚气息,如何让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的发展相协调,不但需要在文化本身进行创新,还需要借助新技术的蔓延之势,借此东风将文化之火燃以燎原。
  目前仅有个别戏曲网站拥有上党梆子影像或音频资料,中国上党戏曲网是由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主办的唯一的公益性网站,收录的近1500多出剧目、包括晋剧、蒲剧、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地方剧种可供网友免费观看,并且含有“戏曲团体简介”“戏曲新闻”“戏曲欣赏”“戏迷天地”“戏曲采风”“戏曲简谱、伴奏、唱词下载”“戏曲论坛“等划分细致的功能区块。在现有传播方式中,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运营形式则显得更为便捷,目前有山西戏剧网、晋城上党梆子剧院等官方运营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主要为戏曲展演资讯、戏曲演员、剧目评说等。但是就现运作的门户网站来看,依旧存在资料不全、内容冗杂、质量参差等问题,在上党梆子数字化、信息化的保护发展方略中,仅有这些单一路径是无法广泛面向大众的,尤其是年轻一代。要想吸引新生受众,不仅要在传播形式上紧随潮流,在传播形式的变换下,内容也必须要适应新的形式进行创新。
  二、上党梆子在保存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传统的固态型保护对于非遗的发展性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以戏曲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部分,固态化只能留其表,存其体,无法真正地实现可持续继承与发展。而与固态型保护相对的“活态”则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原则,不仅需要向内激活,更要向外汲取养料,避免固守。要明白变则通、则活,不变则滞、则亡的道理,在非遗保护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大环境,例如传统戏曲,从审美的变——创作的变——演出的变——观赏的变(形式和欣赏群体)——审美的变——创作的变……在这种循环中螺旋上升,生生不息。所以活态型保护才是我们保持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
  对传承人的保护与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但由于对传承人宣传的缺失与薄弱,导致大众对传承人的认知度不高。尤其传承人稀少,使得仅仅以传承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来进行传承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效果也是稀微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并且戏曲艺术需练苦工,十年台下功的高额教育投入成本使人们望而却步。笔者曾与一位上党梆子戏曲教师进行访谈,她说到前几年的晋东南地区戏曲学校招生情况,许多学生都是老师们亲自走乡串户,现场表演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才招收到的,这说明在晋城一带地区上党梆子的传承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人们并不看好以上党梆子作为生计,传承人很难找到满意的继承者。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便是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认知偏差,总认为非遗有种曲高和寡之感。其实不然,实则每项非遗都是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它不是束之高阁的高深之物,是融于生活,土生土长的精神花朵,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是承接祖祖辈辈思想智慧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要加强对上党梆子的普及性宣传,提高传承人的文化素养,提升其社会地位,擦去浮尘,显露光华。
  与高校教育结合使得非遗文化渐渐进入高等教育行列,慢慢提升非遗的社会地位并凸显其重要性,但是在高校教育现有体制下,非遗教育是否能与之结合并合理创新教育方式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中,还未形成有效的、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和机制。2012年,有“梨园之乡”之称的高平,非遗传承人张爱珍在高平市中专学校设立“爱珍戏曲班”,学员学费全免,然而招收情况却不容乐观,据了解,第一届共招收学员68人,至今也不过103人,每期学员学制6年,在这种长期的负担之下极不利于戏曲教育的良性发展。不过近几年国家推出的“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让戏曲融入普通高等教育,让戏曲教育不只存在于职高或中专等较为狭窄的层面,就像张爱珍曾走进复旦大学进行演出交流一样,戏曲艺术的教育应当与其他教育同施并重。   开发文化资源旅游使文化资源转换为经济效益,有效的将文化的价值进行产业转化,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这种产学的相互转化中,要警惕过度开发致使商业化严重的情况,不能一味追求利益,需要确定合理的文化价值溢价程度。并且这种旅游性质的文化开发在另一方面不利于非遗的发展,在商业的驱动下,非遗演出或活动是否能保持初心,不忘根本呢?在人们对非遗的消费中,对非遗精神性消费占有多少呢?是否大部分游客只是将非遗看作消遣娱乐之物?在旅游中对区域内原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否会改变非遗的本来面目?这些问题或将是以后局限非遗继承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上党梆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形式转换和多元化发展模式
  在上党梆子这一类综合性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活态和可持续才是保护其永葆生机,不断流存的根本之法。注重其数字化形式的转化只是为其在现代科技社会拥有立足之基,将现代化的成果与传统的文化精髓相结合才是创新出符合新时代新文化的根本途径。需要看到的是,戏曲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由导演滕俊杰拍摄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各国电影节受到瞩目,由昆曲元素衍生出去与彩妆M·A·C合作打造的限量收藏系列在全球颇受喜爱。这些新型的多元的传播和发展机制不拘泥于舞台的呈现,不受限于現实的表演,更可以脱离戏曲艺术本体,打破了固有对中国戏曲的认知,从全新的角度和感知方式去领略戏曲艺术之美何尝不可?通过先进技术和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的创作与传播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在当代国人的美学理念中重塑传统形象,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构建可以共享的文化资源,更要以包容、开放的姿态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一)数字化转换
  1.高质量的影像资料留存
  地方性的非遗作为文化中的弱势群体,急需以数字化方式首先进行影像留存,为之后的文化共享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资源。这里的“高质量”有两层含义,首先是保证视频或音频的质量,例如使用4k高清技术对非遗文化活动进行高质量的视频专题拍摄;其次还要保证视频或音频内容上的高质量与创新性呈现,这就要求摄制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可以适当增加故事情节,增加影视特效,增强这类影像的可观看性。但是在拍摄这类文化专题片时,需要转化的一个思想是对于文化资源影像资料的呈现方式的固有观点,不只需要简单直接的原始素材,还需要将这些原始素材现代化,这就需要深挖文化背后故事,将其以艺术性、叙事性的方式展现。只有这样的文化数字资源才能在共享中使人产生共鸣。戏曲动漫化也是影像留存中的形式之一,这也是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中华优秀文化数字化建设与传承计划”先行示范项目。这一数字化转化形式更加新颖,突破了戏曲艺术受地点舞台人员的限制,运用数字化的虚拟戏曲人物演绎传统的、新编的、现代化的优秀剧目,并且依托数字化技术,将原创戏曲IP资源运用动漫形式展现。同时也不拘泥于传统戏曲演出程式,创新性的融入电影剪辑手法——蒙太奇,话剧、舞剧等形式,迎合大众的现代审美需求,更为传统戏曲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并且还可依托这种现代动画进行推广与宣传。
  2.数字化乐队与传统乐队的融合协作
  制约戏曲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戏曲演出规模和质量的局限性。为了减小剧团投入的成本,便利演出,增强效果,中国戏曲学院的姜景洪教授在2012年发表的文章中,对戏曲伴奏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就是将“数字音乐技术”运用到戏曲演出中去。[2]在之后的戏曲实践中,“数字音乐技术”在戏曲中的运用已经相对广泛,例如天津京剧院排演的《风雨吴三桂》、上党梆子新编现代剧《赵树理》、新编历史剧《长平绣娘》中都运用到了“数字音乐技术”。2016年中国戏曲学院的田震子通过实践又对“戏曲数字乐队”的组成和技术进行了分析,他明确指出:“戏曲数字乐队”是一个以戏曲音乐创作、改编为核心,以数字音乐工作站为平台的乐队形式,可以为不同的戏曲种类提供不同风格不同编制的音乐伴奏和音乐制作。每一个乐手既是演奏者,又是参与编程和作曲的创作者。[3]戏曲数字乐队与传统乐队的实时配合,使得戏曲的音乐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丰富和充实,并且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听觉审美。
  3.虚拟现实技术在戏曲舞台中的运用
  在2006年出现的VR元年预示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井喷式发展,戏曲也可依托VR/AR技术,已有成功的全景虚拟摄影技术运用于演唱会的录制,人们使用VR头戴设备就可以足不出户,身临其境的走进演唱会现场,所以在戏曲数字化的发展中要将眼光置于前沿,用优秀的传统戏曲内容充实新兴技术,录制戏曲全景虚拟视频等。2016年由著名戏曲演员储兰兰演出的数字京剧作品《君生我未生》开创性地将3D全息成像技术应用到京剧舞台中,展现了先进的舞台艺术。在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牡丹亭》中也利用了现代投影技术,当书生刘梦梅在牡丹亭拾到杜丽娘画像时,从舞台中央靠左侧缓缓降下一块巨大的白色画布,将杜丽娘的自画像投影其上,一方面使整个舞台的空间感得以充实,另一方面使得剧情的发展得以围绕这幅画更好的展开,这种创新性的舞台表现有别于传统,但又是基于传统内容的,数字化并不是与传统承袭艺术相对立的,运用得当才可促进双赢。
  (二)多元化发展
  1.互联网+戏曲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交互性、实时性、可选择性、数据回收——分析——反馈、多渠道广泛性。所以可以产生的合理构想是在小范围区域内建设数字资源库,再与周边区域建设联动网络平台,最终形成全国联网的海量数字资源库,通过“云储存”“云平台”将这些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分别针对戏曲类APP、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论坛等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进行发展,一方面进行推广,并且通过网络上各类信息的反馈和互动,广泛发挥大众的力量,还可以回收受众的第一反应,从而更加准确的把握大众的审美趋势与审美变化。并且运用网络力量对数字资料库进行及时补充和完善。在多元化的传播中,需要注重传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网络中存在的碎片化、一叶障目式的内容,这些内容易产生误导性。   2.打造多元化戏曲艺术园区
  于2014年建成的苏州昆剧院新院就最大程度运用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将昆剧院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剧院东区的主体是一座有300多个座位的专业昆曲演出剧院,用于剧院排练和演出,兼有传承保护、教育培训、公益推广等功能。剧院的西区以苏州昆曲传习所为核心,开展昆曲厅堂演出、实景演出,同时以展览陈列的方式展现昆曲传习所的历史,进行当代昆曲活态传承展示。走在戏曲发展大军阵前的京剧和昆曲就像是两元大将,一直引领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方向,所以上党梆子这类地方小戏种要从优秀的剧种中探寻自身多元化发展路径。目前晋城市、长治市及周边的上党梆子聚集区并未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体验传习之地,演出均是在个别只承载演出功能的剧院,而教学则是在职业的艺术学校,演出与教学无法紧密结合,戏曲这类表演艺术需要大量的实践去营造舞台感和表现感,所以专门的戏曲园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出实践机会。这类园区还可为受众带来便利,其中不只包含演出功能,还可设置上党梆子艺术讲堂,上党梆子体验馆,举办上党梆子戏曲比赛等多元功能,让受众全方位感受上党梆子的艺术魅力,而不是传统的艺术接受——随听随走。这一园区亦可与旅游产业联同发展,为园区的收益提供保障。
  四、结语
  在戏曲数字化的过程中,虽然需要量的提升,但更重要的是质的保证。戏曲艺术数字化必须强调每一剧种的特殊性,不能以单一的尺度和标准去衡量和规范,在数字化的创作中,一些外部现代舞美技术或传播方式是可以通用借鉴的,但是在内容的创作上,还必须坚持由戏曲专业传承人来进行创作,传承人需要拥有开放包容的心胸,要大胆尝试创新,只有扩宽自身眼界与综合素质,才能在保有独特性的前提下创作出更符合各地大众口味的作品,才能在艺术的造诣上更上一层楼。
  多元化也将戏曲艺术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去,在多元中更要保持独立性,独立才是多元形成的基础,所以在各种形式融合跨界的大浪潮中,也要坚守上党梆子中那巍巍太行山下的上党情怀,多元的只是形式,不变的仍是初心。
  参考文献
  [1]胡星亮.论20世纪初中西戏剧的初次遇合——杂合:异质戏剧接受的错位[J].文艺研究,1999(5):83-92.
  [2]姜景洪.戏曲音乐伴奏新模式探索——数字音乐技术在戏曲音乐中的应用[J].戏曲艺术,2012(2).
  [3]田震子.数字音乐技术在戏曲乐队中的应用——中國戏曲学院“戏曲数字乐队”形式解析[J].戏曲艺术, 2016(4):136-140.
  作者简介:王思轶(1996—),汉族 ,山西省晋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音乐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