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浪漫主义美学视野下肖邦钢琴音乐风格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19世纪浪漫主义革命是文学史上的一次跨越式革命,不仅影响文学艺术,更影响了音乐、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是重要一个分支。浪漫主义音乐美学偏重于表现作曲家的个人情感,本文从浪漫主义美学出发,探究肖邦钢琴作品的三大特点:浓郁的民族性、细腻的抒情性以及强烈的革命性。
  【关键词】肖邦;民族性;抒情性;革命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欧洲的浪漫主义活跃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随着各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运动,人们的思想更趋于个性化,个人的主观印象更加明显。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作曲家们在时代变革中不断感受到资本主义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冲击,利益化的资本主义让原本难以为继的现实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为了消除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以及排除失望、无奈的心情,作曲家们转变音乐风格,用极其细腻的音乐描绘传统文化,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抒发回归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波兰音乐家、钢琴诗人肖邦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作曲家。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肖邦将手中的键盘作为强大“武器”,充分发挥天才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运用练习曲、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夜曲等,将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1]。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有三个明显特征:民族性、抒情性和革命性。
  一、浓郁的民族性暗含作曲家的思乡之情
  浪漫主义作曲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出更具民族性的内容,运用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强烈的思乡之情,展现浓郁的民族特性。
  (一)运用经典的民族文学素材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出生于19世纪初的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深受浪漫主义文化气息的熏陶,少年时期对密茨凯维支等浪漫主义民族诗人产生兴趣,而后因波兰亡国定居巴黎,与海涅、巴尔扎克等浪漫主义文化代表人物交往,极大激发了创作热情,强烈的民族情怀也是在这一时期展现的。密茨凯维支对肖邦的作品影响巨大,重点表现在肖邦的四首钢琴叙事曲上,其中两首《第二叙事曲》《第三叙事曲》直接根据密茨凯维支的诗歌创作而成。四首叙事曲创作于1831年至1842年,这一时期是肖邦音乐创作中的高峰期。
  肖邦充分运用了波兰民歌曲调等爱国性素材,用器乐这一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来表现诗歌的形象、意境,提升丰富诗歌内涵,让作品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性。
  (二)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
  波兰民间音乐气势宽广,旋律柔和,感情真挚,在肖邦的钢琴叙事曲中,波兰民间音乐特色也有充分体现。《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肖邦将传统的奏鸣曲式分解创新,用民间乐器“班都拉琴”的旋律把观众瞬间带入到波兰当地的生活场景中,精彩地模仿了“班都拉琴”的音色,纯朴天真且从容不迫的旋律正犹如民间游唱歌手实时演唱,把波兰民间故事与你娓娓道来。肖邦的《f小调第四叙事曲》创作于1842年,是他叙事题材的最后一部作品。此曲依旧采用变奏手法,在保留波兰民间音乐的三拍子特点上,变换更灵活的节奏,第一次调性表现为安谧宁静,旋律悠扬,意境深远,第二次调性表现为欢快明朗[2]。这样不仅让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灵活,又不失波兰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抒情性音乐蕴含忧郁的诗人气质
  浪漫主义音乐美学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情感。音乐能够模仿反映人的情感,作曲家本身就是情感的源泉,或民族或激进,或孤独或兴奋,或不满或无奈,只有充满感情的作品才真正吸引观众。肖邦的作品之所以深受全世界人民的追捧,得益于他的每一个作品中都有饱满的情感体现。
  (一)特性音调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偏重于表现主观情感,于是在创造中经常运用更具主观表现意义的音调。肖邦在抒情性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醒目的音调,大致表现为“叹息性”音调、“田园性”音调、“宣叙性”音调。《a小调前奏曲》是1831年前后肖邦在听到华沙陷落时创作而成的,心情无比悲痛,下行四度后又上行三度的音调,正犹如人的叹息声,之后“叹息性”音调也出现在《玛祖卡》《前奏曲》《f小调幻想曲》等作品中。“田园性”音调在《夜曲》这一作品中表现突出。在保留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延留音(e、c、a)。将原本悠长宽广的旋律表现得更为细腻、柔和,抒情性更强。“田园性”音调在《即兴曲》中也有所表现。“宣叙性”音调是指由同音反复构成的音调,是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乐汇,肖邦将这一同音反复的音调用在自己慢速的抒情性旋律中,将情感似说话语速般传递至观众耳中。
  作品中的抒情性旋律运用,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失去故乡的悲痛、对大自然的喜爱等众多情感表现的更加细腻[3]。所以,肖邦不仅是钢琴作曲家,更像是诗人,“钢琴诗人”的称号实至名归。
  (二)旋律发展
  旋律的发展变化也是肖邦钢琴曲中表现抒情性的方式之一。他喜欢用华丽的装饰展现旋律的变化,抒发自己的情感。
  1.特性音程衬托旋律
  在作品《船歌》中肖邦将意大利民歌、三六度特性音程运用在主题a上,随后又通过颤音、倚音及三度双音等多种音程手法加以润色,将民歌悠扬的旋律展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
  2.装饰音的运用美化旋律
  肖邦善于巧妙自由地添加旋律,在《船歌》的尾声部分,大面积采用华彩表现游人在摇船时的心情,让旋律跟随小船一起流动。
  不难发现,肖邦在作品中多次使用颤音,不仅需要极其灵动的手指来配合,也增加了旋律的表达,更将作曲家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3.特性和声的运用增加抒情效果
  《船歌》的创作来源于意大利民歌,而意大利民歌多采用三、六度的双音音程的重叠,在演奏过程中要展现钢琴的共鸣和振动后的泛音效果。这就要求演奏家手指灵动性强,自如地控制键盘,保证流畅。特性和声的运用让作品的旋律更加流畅、自由,赋予作品更宽广的空间。《船歌》中使用的这些技术手法,恰当地表现了作曲家的情感。
  三、时代感激发诗人的革命情怀
  主权、领土被侵犯,各民族的独立解放运动,在如此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浪漫主义作曲家的民族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4]。外国的入侵让原本灾难严重的波兰面临亡国的危险,随后掀起的多次统治革命也没能彻底挽救,肖邦在这样的国家境遇下生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革命情怀在之后的作品中多次展現。
  (一)革命题材直抒胸臆
  1831年波兰亡国,肖邦流亡巴黎,在得知华沙起义失败后,作家悲痛欲绝,写下《c小调革命练习曲》。这一乐曲颂扬讴歌了波兰人民豪情壮志的革命精神以及大无畏的民族精神。传达同样思想感情的还有《降b小调奏鸣曲》《第一叙事曲》《d小调前奏曲》。肖邦的钢琴作品是一把强大的革命“武器”,瞄准无情的侵略者,直击革命者的内心,表现反抗压迫,坚决革命的决心。
  (二)音乐语言描绘革命史诗般画卷
  音乐语言更具凝练性,将作曲家的革命情怀准确表达。1831年创作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正是在华沙起义失败后表达肖邦痛失故土情感的代表作。作品采用不和谐和弦和16分音符快速下行音阶,描绘社会的动荡不安,之后的突然转调,将乐曲带入紧张的气氛,营造革命者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四、结语
  内忧外患的国家随时面临亡国危险,作为浪漫主义代表的肖邦有强烈的民族革命精神,将自己内心的万种情感全部寄予作品,正如舒曼形容肖邦的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参考文献
  [1]韩婧.肖邦钢琴谐谑曲音乐风格研究——以Op.31为例[J].北方音乐,2017,37(19):13.
  [2]苏醒.肖邦钢琴作品的古典主义风格探究[J].艺术评鉴,2017(11):3-4.
  [3]金顺福.肖邦练习曲的音乐与演奏风格研究——以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例[J].音乐创作,2017(6):162-164.
  [4]王华.浅析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及精神[J].文存阅刊, 2017(14)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