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往之不谏,来者可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古乐之美》(共八卷)是一部系统梳理古代乐器文化的中国音乐史类的轻松读本,以真实的考古材料、丰富的历史文献为基础,钩沉探幽。作为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中国好书”之一,获得了很大的关注。笔者以书中的一个章节“旷土远音”(卷三)为例,分析本书的研究方法,品鉴作文思路与手法,最后谈谈个人的体悟。
  【关键词】《古乐之美》;书评;中国音乐史;史料分析;苏泓月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一、其人其书
  《古乐之美》的作者苏泓月非音乐专业,她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美学方向。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古代艺术与汉传佛教,然而此书已颇具音乐专业深度,音乐专业人士和音乐爱好者都能有所收获。
  作者根据中国古代乐器按照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将全书分为八卷,甄选六十种古乐器,从乐器形制、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学艺术四个角度为读者讲述中国古乐器的源流发展及美学意义,从音乐与文学、艺术与历史中解读涵盖在乐器中的天地人伦、五行节气,以及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脉络和哲学思考。八卷的内容分别为《金音汤汤》《灵石仪磬》《旷土远音》《革鼓雷灵》《丝弦清波》《万木云深》《匏声凤音》《竹雅清风》。卷三《旷土远音》的叙述对象是八音中的“土”,分为《大地悲怀》和《鼓缶而歌》两节,分别写的是埙和缶两种乐器。
  《大地悲怀》从比兴开始行文,描述的是旷野孤雁,吹埙人独立寒秋的苍凉辽阔的场景,为的是引出赵良山先生的埙曲《哀郢》和四面楚歌的故事。继之是埙的前身和发展经过、埙在考古中的发现和有关埙的历史文献。作者通過众多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逐一介绍了埙的品类以及制作过程。其中详细引用并分析了唐代郑希稷的《埙赋》,从埙的音色构造延伸到它蕴含的美学思想,升华了它的象征意义。最后,作者以埙谱零落引发的感慨结束全文,令人叹息不已。
  《鼓缶而歌》从它诞生初期的功用开始,辅以史料,详细解释了最初是先民创造的一种容器,后来才渐渐被当作乐器使用。缶因为随处可见,演奏方法简单,所以从巫师作法、贵族宴饮作乐到平民解闷都会用到它。与前一篇相同,作者引用了丰富的史料,也介绍了缶在考古中的重大发现,穿插以描述缶在历史长流中的变化。后半篇主要写的是编缶,即水瓯或水盏,比古陶缶多了不少风雅情趣,每每出现于文人墨客的诗文、绘画中。
  二、学识厘析
  本书的学术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且对史料的安排有清晰的思路。例如埙的历史演变。作者最先列出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原始陶笛,以说明最初的陶笛只有一个吹孔,无音孔,非乐器;接下来列出志怪小说《拾遗记》中埙诞生的神话故事,并否定了他的真实性;再否定了“暴辛公制埙”一说;列举了已发掘出的若干战国时期的五音空陶埙,与《尔雅》中的描述相比照,说明此时已有了五孔陶埙;七孔埙产生于汉代。这样一路列举分析下来,埙从最初的五音孔到七孔,走过了大约六千多年的时间。
  书中有不少根据史料阐发的推测,大多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但也有描述不够恰当的例子。例如《大地悲怀》中有关四面楚歌的两段,作者说张良在布下“十面埋伏”后吹的是埙不是箫,原因是“唯有埙,泥土之音,呜咽哀鸣,宛若秋草教人感叹枉无所依,能在长夜里,令项羽八千士兵的心失了防护,丢弃盔甲”,而且“箫声高扬,埙音低沉”。在我看来,作者最终的判断是对的,但是有更重要的原因未阐述明白。首先楚汉相争时期所谓的萧应该是排箫,而非现在普遍认知中的萧。在礼崩乐坏之后,排箫成为上层士族和文人手中的风雅器物,可素雅,可清新婉转,大量出现在军队中是不合理的;萧作为鼓吹乐在仪仗或军队中兴起是在汉武帝时了,垓下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02年,此时将鼓吹乐从西域引入的班壹还未来到中原。①埙也是古时在战争中不可忽视的传播信号的工具。由以上几个方面最终才可以得出十面埋伏吹的是埙这一结论。
  三、角度与文辞
  本书与音乐史书籍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它的角度。几乎所有的音乐史书籍都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来,然而本书偏从八音分类法出手,将全书分为八章,一篇文章介绍一种乐器,可谓是一种创新的写作思路。这种行文思路使得读者对每种乐器的发展脉络可以有清晰的认知,也更利于抒发作者本人对乐器流变的感想。尽管作者尽量将更古老的乐器放在前头,比如将“金”类乐器放在第一卷,但避免不了时间的重复,对历史渊源久远的乐器,都要重新顺着朝代讲一遍,于是对大的时代框架中的音乐史发展可能介绍地比较模糊。布置行文结构的方法各有利弊,本书中作者挑选的便是最能表达作者心中“古乐之美”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优美的文笔。多数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经常被诟病为“不食人间烟火”,因其脱离大众、语言生涩难懂,缺少读者。《古乐之美》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问题。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文史方面的特长,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突出了文学性和趣味性。书中的标题就颇见作者功力,比如《大地悲怀》这一标题,就四个字并未点明叙述对象,却率先将埙的制作材料、音色和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了。因此音乐家、作家刘索拉评论说:“这本书很容易读,是所有专业音乐人或爱音乐的人都值得留在手边的一本书。
  文中不乏有趣的联想。《鼓缶而歌》中作者联想到了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中的冬儿在雨中的檐廊下,用木筷敲打一桌积水的白瓷碗。白瓷工艺出现在汉代,隋唐才逐渐成熟,而成音列的水瓯在秦始皇的时代也还没有出现,编剧在这里欠考虑了,但作者随即想到的是编剧是否是从唐传奇小说《飞烟传》里得到的灵感。书中说步飞烟“善秦声,发文墨,尤工击瓯”,作者便带领着读者遐想一番她究竟是怎么唱秦歌,如何以粉腕击水瓯,敲出与丝竹相合的美妙音乐了。书,尤其是史类书,所承担的任务不只是向读者输出知识,还要有超越文本的思想。作者时不时地安排与内容看似不甚紧密的插曲,不仅是作者行文中的突发奇想,也是为了引发读者的联想,使读者对乐器产生兴趣,愿意在放下书后阅读更多的文献。   四、所思所感
  作者从“古乐器”出发,探讨了“古乐之声”,引发出“古乐之道”和“古乐之美”,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引人深思。着眼于这一卷,在丰富了专业知识之外,内心也有些感慨。乐器在变化,从浑厚拙趣,到儒雅沉静、满身的历史感和人文气,但总有乐器在走向沉寂,走向消亡。就如缶,在历史长河中从生活器具中脱颖而出,最后还是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那年玉手,执箸轻击,慢吟浅唱,在时空里淡无了,只在怀想的空间里留些意兴。
  其实无须挂怀,失去的,就让它失去,可以追怀,不必留恋。
  “古乐之美,今非昔比。失传的,盖棺定论,仍在的,妥善评议。”
  注释:
  ①《人名大辞典》:“班壹者,秦末避地楼烦,以牧起家。当孝惠(前194-前188在位)、高后(前187-前180在位)时出入游猎,旌旗鼓吹,以财雄边。”
  参考文献
  [1]张秀珍.晚唐传奇《飞烟传》中女主人公形象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17.
  [2]王妍.说“缶”[J].艺术科技,2015(6).
  [3]周鼎阳,周芸,崔晓梅.商代陶埙造型与装饰之变化[J].中国陶瓷,2012(12):76.
  [4]段文.陶塤兴衰原因及建国后的新发展[J].乐器, 2011(8):45-47.
  [5]刘莎.论缶——与朱大可教授商榷[J].黄钟,2009(4): 121-128.
  [6]王兴芬.杂史杂传为体,地理博物为用——论《拾遗记》的文体特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6(3):35-40.
  [7]郭树群.上古出土陶埙、骨笛已知测音资料研究述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3):32-41.
  [8]贾争慧.漫谈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埙[J].黄河之声,2008(8):116-117.
  [9]徐宁.埙史初探[J].人民音乐,2008(5).
  [10]赵亮.立秋之美——埙之"韵"的现代美学阐释[J].中国音乐,2008(2).
  [11]薛艺兵.缶、瓯考略[J].中国音乐,1997(1):20-21.
  [12]张元.“埙”的制作与演奏[J].中国音乐,1994(3): 17,26.
  [13]方建军.先商和商代埙的类型与音列[J].中国音乐学, 1988(4):120-130.
  [14]高明.(古缶皿)、簠考辨[J].文物,1982(6):70-73.
  [15]李純一. 原始时代和商代的陶塤[J].考古学报, 1964(1):51-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5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