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安全性设计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是城市基础设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性是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重点,其直接关系着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应当加强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的前期规划设计。基于此,以南宁市人民公园为例,就如何进行景观安全设计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公园;开放式;景观安全性;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2.034
  在城市公园,尤其是开放式的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安全性应该是建设过程中考虑的重点。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时,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安全影响因素,并且针对各环节进行安全设计。南宁市人民公园景观设计是以满足科普、休闲需求为宗旨,以打造独特优美的生态环境为设计目标,保护公园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因此,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将南宁市人民公园建成具有本地文化特色以及集自然景观、生态休闲和科普文化于一体的安全综合型公园是其建设主旨。在南宁市人民公园景观安全设计过程中,主要对以下环节的安全进行了规划。
  1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设计
  基于南宁市人民公园现有的道路骨架,根据新增景点重新规划和梳理园内道路走向,并且将主园路串联各分区和主要景点,从而完善园路系统和带动景点人气,起到安全引导人流效果。同时,为保证公园景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去除现有的零散、走向重复的路网,利用次园路或游览步道串联其他景点,使游线更加系统、合理。同时,园路规划需注重构建景观视廊,提升公园通透性、立体性和景观深度,优化景观视野。对南宁市人民公园中的园路进行优化后,突出了主园路的引导、疏散作用,强化了次园路及游览步道的便捷、景观作用,形成了系统、合理、层级分明的道路系统。根据园路宽度,南宁市人民公园中的园路分为主园路、次园路、游览步道三个等级[1]。规划主园路总长约4 285 m,宽4~6 m;规划次园路长约4 655 m,宽3~4 m;规划游览步道长约5 305 m,宽1.5~3 m。园路路网密度约为357 m·hm-2,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中150~380 m·hm-2的公园路网密度规范。南宁市人民公园地处南宁市老城区,周边车流量大,且缺乏足够停车设施,造成公园各出入口均有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问题。无障碍游览园路应结合公园主园路设置,使车辆应能到达部分主要景区和景点,并宜形成环路,纵坡宜小于5%,山地区域无障碍游览主园路纵坡应小于8%;无障碍游览主园路不宜设置台阶、梯道,必须设置时应同时设置轮椅坡道;无障碍游览支园路应能连接主要景点,并与无障碍游览主园路相连,形成环路;小路可到达景点局部,不能形成环路时,应便于折返,无障碍游览支路和游步道的纵坡应小于8%;坡度超过8%时,路面应作防滑处理;园路坡度大于8%时,宜在路旁每隔10~20 m
  设置休息平台;紧邻湖岸的无障碍游览园路应设置护栏,高度不低于900 mm;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线;路面应平整、防滑、不松动。园路上的窨井盖板应与路面平齐,排水沟的滤水箅子孔的宽度不应大于15 mm。
  2 绿化种植规划设计
  为了既保证公园绿化植物的景观价值,又不对游客造成伤害,在绿植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公园内长势良好的乔灌木及地被是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植被资源,不仅可以完善公园整体景观骨架的核心,也可节约建设工程投资和养护成本;2)以本地树种为主,适当种植外来树种,提高生物多样性,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3)适树适地,给予植物合适的生长条件,保证植物的生长空间,以提高景观效果和减少养护管理成本。
  公园作为城市的绿地类型,首先应强化其生态功能,其次应利用植物营造空间,为市民以及游客提供休憩娱乐的地方,打造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并通过植物色彩设计,丰富季相的变化。公园规划范围内现有植物空间主要有:封闭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竖向空间。以南宁市人民公园的红色文化区为例,现有的主要植物景观类型为纯林林地景观、整形植物景观;主要植物空间类型为封闭空间、开敞空间、竖向空间;存在的问题为一是纯林林地密度过高,二是南洋杉林种植密度过大,林下多黄土裸露,造成泥土流失及景观效果差。因此,在對红色文化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逐步疏除老弱乔木、打开林窗,增加林下游览空间,结合林窗增加林下地被植物,改善整体景观效果;以纪念碑作为分区的主要景点,打造红色文化景区庄严肃穆的植物景观效果;选择深绿色的针叶植物、色叶整形植物进行整体氛围的营造,体现分区的“红色文化”内涵。
  对南宁市人民公园现有植物空间的分析显示,由于公园林地丰富、郁闭度较高,且相对应的公园整体空间多为封闭空间、覆盖空间,而开敞空间、半开敞较少,造成公园整体空间过于局部,游人的游览空间不足。因此可结合景观分区的功能需求,适当增加半开敞空间,减少封闭空间;利用公园的乔木冠大阴浓的特色,保留及提升覆盖空间的使用,提升游客的游览舒适度,提高景观的安全性。
  3 建构筑物与公共设施安全规划设计
  南宁市人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建筑物主要在望仙怀古区、红色文化区、荫生植物园区、儿童活动区以及安静游览区和苗木培育区。在对建构筑物与公共设施进行安全规划时,主要做了以下9个方面的工作:1)结合区域建筑风格,拆除现有的零散分布的建筑,根据当前的环境和文化定位整合建筑功能,使建筑群分布更为整体、得当;2)遵循区域历史文化定位和功能需求,拆除与定位不符的游乐设施,增强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氛围;3)基于保护原则,改造或拆除陈旧建筑,提升园区游憩体验,延续植物文脉[2];4)结合园区功能定位,拆除大量游乐设施,缓解客流聚集压力、减少硬质铺装面积,改造局部可以利用建筑,满足活动需求;5)结合区域功能定位,拆除零散分布、功能不明晰的建筑;6)基于保护保育原则和功能需求,改造现状建筑形式,整合建筑功能,确保公园景观安全可靠性;7)基于《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和规划范围内景点设置要求,设定配套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和布点距离,为游人提供服务;8)其他游憩设施与服务设施如雕塑、花坛、茶座、摄影部等依据各景点实际需要进行设置;9)依托生态造园的理念,结合公园整体设计要求,强调环境整体合一性以及安全可靠性。
  在公园这一特殊场所中,建筑首先不能破坏环境,其次应起到积极作用,体现建筑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公共服务设施建筑材料可选用钢筋混凝土、砖混、石材、木质等为主要材料,屋顶用坡屋顶覆以青瓦、砖瓦等自然协调统一的材质,形成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独具特色的本地民族建筑风格。通过以上优化设计,既要实现公园景观效果,更要注意安全性。
  4 结语
  开放式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既要满足城市公园建设需要,又要注意空间布局,综合考虑安全性、舒适性及自然和谐性,将安全设计理念融入细节之中,以此来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丽.高密度城市影响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6.
  [2] 唐妩妍.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更新设计[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8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