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创设计与苏州传统手工艺的融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文创产业研究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文创设计与传统手工艺融合的案例展开研究并进行深入反思,以苏州为试验区,建构一个“苏式慢生活态”的理想愿景并提出相应策略,使手工艺能在活态化中传承,为文创设计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为地方政府在保护传统手工艺与发展文创产业的决策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文创设计;传统手工艺;苏式慢生活态;融合研究
  1 文创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融合实践
  现今,围绕文创产业与地方传统手工艺的融合,将传统手工艺活态化、永续性传承,国内外设计行业从业者与手工艺人都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与实践,形式的创新是多样的。本文选取了国内外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评述与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的设想与愿景。
  1.1 传统手工艺的解构与重组
  传统技艺的发展创新,离不开新模式的试验。位于杭州的From余杭融图书馆,由中国设计师张雷与几位国外设计师联合设计,除收藏图书外还藏有余杭当地传统手工艺中运用的600多种材料,试图对传统手工艺的技法、用料进行创新实验,利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设计,制作独特的产品。例如设计师利用余杭纸伞的工艺,将皮宣纸糊在伞骨上,在特定工艺下让宣纸变牢固,成为“飘”系列纸椅。传统材料、工艺的解构与重组,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也成为了传统手工艺活态化运用的一种新思路,通过再设计创造新价值。
  1.2 日本民艺的创新实践
  日本民艺运动的领导者柳宗理先生提出了“实用之美”理念,即手工艺之美与工业产品之美可以紧密结合。在他的影响下,日本近代设计与民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品牌间的联合,可以将传统技艺运用于更多的生活场景之中,拓展其运用的空间。西阵织面料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高定织物,过去为贵族阶层独享,现在主营的新产品包括丝绸、金箔或银箔制成的丝线。如今它被广泛运用于奢侈品牌迪奥、香奈儿等门店的墙面装饰上。此外,西阵织与丹麦品牌0e0联合开发的椅子,堪称现代家居设计与传统纺织技艺完美融合的产品;九谷烧代表了日本彩绘瓷器的最高水准,能美市长右卫门窑的第六代掌门慧悟先生尝试与生产商合作开发用九谷烧制作的自行车零部件,努力拓展九谷烧的应用领域;和伞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象征,在明治时期由于洋伞的涌入而开始衰退,京都“日吉屋”第五代掌柜西堀先生,积极思考将和伞伞骨的技术应用于灯具设计中,在灯具具备开合的结构后更加便于运输。传统技艺通过原创设计更好地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中,技艺的保存也是对传统生活习惯的一种延续。
  1.3 对于现实的反思
  通過对上述国内外融合案例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长期追求经济的发展,现有的融合思路过度集中于末端形式上的创新,容易导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这样的发展路径也缺乏全局性的考量。现阶段,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架构,从复苏一种地区性的慢生活形态出发,在一定的试验区域内展开实践,让传统手工艺由质朴向华丽转型,最终真正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2 “苏式慢生活态”愿景的建构思路
  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非遗技艺众多,苏扇、刺绣、缂丝、玉雕以及御窑金砖等技艺享誉海内外,对苏州对外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具有重大贡献。然而近年来,苏州传统手工艺同样面临技艺的永续性传承与转型升级问题,需要寻找新的思路。站在政府决策者的角度来看,要想将传统手工艺成功转型,真正融入人们生活,建议将苏州作为试验区域,考虑从复苏一种属于苏州的市井人文生活形态开始。意识形态的重塑,决定了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建构一种“苏式慢生活态”愿景,是对生活模式的重塑,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环境日趋浮躁的背景下,人们对现有生活状态的反应及对旧有生活形态的回望。无论是初到姑苏的游人还是本地民众们,皆可抱着一种度假的心态来体验感受苏州原本的模样,在这样的生活态里,融入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举措。相比急功近利地追求末端形式的创新,这样无疑更具有合理性与延续性。
  2.1 以日本和室生活形态为参照
  我们可以通过日本和室生活形态长期存续的例子,说明上述构想的合理性。和室作为日本传统的日常居住形态,源于中国汉唐时期的禅堂,传到日本后在长期发展中演变为如今的和室。和室生活形态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第一,家居生活的保留。从木构建筑、庭院到各式箱体家具与收纳物件、榻榻米,再到餐饮系统、书道、花道、茶道以及各式玻璃器、木器、漆器、金银器、陶器,各类具有浓郁日式风格的物件体系化地存在其中。第二,装饰的保留。和服是最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服饰,依婚、宴、丧、礼、春、夏、秋、冬等不同场合、季节而变化,同时,和服不同的面料质地也显示了织物清晰的档次划分。生活场域的存在,使各类物件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联结在一起,手工艺品也因此有了出路。
  2.2 愿景建构的过程
  在提出“苏式慢生活态”愿景后,便要开始思考如何将其落实并展开系统建构。在古城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可作为一个地区样本进行试验。平江路是古城范围内保存完好且极具苏式市井人文气息的一个街区,集聚了明清以来的名人故居、私家园林、茶馆、评谈博物馆、本土餐馆以及民风民俗展示场所等。人们身处这样的街区时,极易感受本地市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在平江路历史街区,可将特色民宿与酒店作为“苏式慢生活态”的营造与展示场所进行重点打造。当人们进入这些居住场所时,在生活的状态里穿着汉服、手执团扇、听曲品茗、题诗作画、品尝美食,以度假的方式感受并融入苏州的市井人文生活。身着的服饰与苏州刺绣、缂丝技艺关联紧密,把玩的团扇是苏州制扇工艺的典型代表,盛装美食的餐具也可以与精美的漆器产生联系。通过此类模式将传统手工艺生活化,还可利用“主题市场”的形式有效促进生产与交易活动的进行,使诸多末端创新的举措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相应体制机制的建立,以各种免税或优惠政策大力鼓励支持这样的创新试验。同时,在建构愿景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地方院校的合作,借助其人才资源优势,不断完善这一系统的建设。   3 愿景建构中的多方面思考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调查记录那些仍然残留的、与苏州市井人文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如桌、屏、茶具等,发现其品质较差或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原因,以此尋找设计新产品的可能性。同时,参照无印良品的成功经验,它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研究日常生活的“刚需品”上,触角已从日用品发展到餐饮、酒店、生鲜超市等,都是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展开。刚需品与地方文化要素如传统手工艺的结合,加之一定的价格优势,会使文创设计与手工艺的融合被更多人接受。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策略建议。第一,传统手工艺人应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通过品牌文化的宣传,向目标消费群体推广自身奉行的经营理念与倡导的生活方式,有效传播品牌的价值主张,同时研究将传统技艺运用于更多的生活场景中,拓展其运用的空间。第二,传统手工艺人应积极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设计机构、各大商业品牌合作进行研发,这样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与知名度,也为产品找到了可靠的销售渠道。第三,当下及未来任何愿景的建构都无法脱离互联网及诸多先进技术的支持。在江浙地区,数量庞大的中产阶层消费需求大、购买力强,对提高生活品质有较高的需要,未来有望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人群。通过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手工艺人及设计师及时掌握、预测此类人群的消费偏好,影响他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选择。数据将会成为新的商业模式、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会成为设计创新的辅助工具,例如将机器的图像识别分析与逻辑判断能力,运用到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的产品创新中;运用VR、AR技术与全息投影技术,能够以互动体验性更佳的方式,向年轻人介绍传统手工艺,进行新品展示与营销;3D打印技术有可能成为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手段,拓展苏州传统手工艺的运用空间,形成丰富的产品形态,同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4 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中,文创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苏州市政府着力打造以文化元素为产业驱动的新经济模式,传统手工艺作为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特色标签,与苏城细腻精致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文创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融合不仅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也是城市的文化创新、传统手工艺传承的重要举措。希望本文能为相关行业研究人员与地方政府决策者们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杭间.手艺的思想[M].青岛: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2] 美帆(日).诚实的手艺[M].武岳,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3] 向勇.文化产业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 查尔斯·兰德利(英).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杨幼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彰,男,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研究生,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从事文化产业创新研究。
  张婷婷,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交互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333.htm